不久前參與了一基督教會的聚會,心中有些疑問

2008-08-13 6:02 pm
不久前,在路邊遇到一位摩門教傳教士,聊了一下,之後我有去參加他們的聚會,感覺還滿好的,以後可能也會常去。


研讀的好像是新約聖經和摩門經,並且他們的教堂絕對不會出現十字架或是耶穌的雕像,聽說在全球都有這種教會,在台灣各地的稱作某某支會

http://www.lds.org.tw/family/unit_list.htm

我有問裡面的一些長老(傳教士)為什麼會加入這個教會?
他們回答道:因為我知道這個教會是真正存在的
或是他們發現這個教會是真正存在的

對這句話有個疑問,現在有許多的教會似乎都是信仰耶穌,像天主教會、真耶穌基督聖教會還有很多不太熟悉的教會等,傳教士告訴我:在過去神賦予人類權柄,接受權柄的人是"先知"有一段期間神沒有賦予人們權柄,也就是沒有先知,那段期間稱為"大判教期"有許多的教會就在那時候誕生的,而近期又出現了先知才把他們的教會建立起來;這樣說起來似乎他們的教會才是真實的,但是在實際上他們口中的真實有其他涵義嗎?是不是感受到更深層的東西之類的。

這個的教會確實名稱是基督教會還是摩門教會?

他們的信仰是耶穌嗎?有時候弟兄姊妹們分享或祈禱完會說"奉主耶穌之名,阿門",雖然如此他們的教堂為什麼不放耶穌雕像或十字架?
更新1:

和平之子 先生/小姐 關於你提供基督教和摩門教的比較表,我覺得不太正確,雖然我不太了解他們的教義,就基督教的論點而言,提供的資料都是有依據的,而摩門教提供的論點似乎跟我所了解得有一點衝突。 例如這句: 人遵行摩門經的教訓,不必悔改,不必接受耶穌的寶血救恩和聖靈的重生,就可以成為神。 我去他們教會上課時他們反而強調人都會犯錯,只要能夠悔改就會得到救贖之類的。

回答 (5)

2008-08-14 12:34 am
我贊同以上5人的說法~~~
因為摩門教再我們基督徒眼裡是異端~~也就是異教~~
如果她們說聖經跟摩門經有衝突以摩門經為主,那我想請問一下~~摩門經和聖經到底哪個有受過聖靈的感動寫出來的??是聖經比較古老還是他們的摩門經ㄋ?
之前我們的教友一樣遇過摩門教,可是在他們辯論之下我們教友就用聖經裡的話語來回答他,反而那摩門教徒越問越多還一直辯解但是因為他不是牧師 長老 執事之類的聖經熟讀很多所以就不跟他口舌之爭了。
雖然看似他辯論辨輸了但是這代表什麼~~表示說我們真正相信基督的人是不可做偽善的人~~明明聖經不懂還要硬掰,而且為什麼他會問這多問題?只要是有關神的事和神的話都在聖經裡面這不是擺明了他們摩門經是由聖經裡面擅自竄改的嗎?
我之前上受洗班有上過不能亂改神的話(聖經)做這樣是就是違背上帝的律法,我個人覺得這是褻瀆神的事情。
我勸你到別的教會巷基督教改革宗長老會....等等樓上有一個人有說到你可以去他所說的教會只要你能像神回改他會寬恕你ㄉ
^^願神與你同在~~
參考: 自己和教會的牧師、長老、輔導的教導
2008-08-14 12:33 am
基督教與摩門教之異同


摩門教於一八三○年四月六日,在美國紐約州的費特(Fayette)成立,創立人是
Joseph Smith(1805~1844)。他十四歲時,自稱有二位天使向他啟示基督教的各
宗派都是墮落的。十八歲時又說,Mornoi向他顯現,指示他摩門經的金片——
「烏陵和土明」,此金片是用埃及文、希伯來文、亞述文和阿拉伯文綜合寫成的,
他將之譯為英文(他不懂中東文字,如何翻譯是個大問題),於二十五歲時出版,
名為「摩門經」。一八四三年推行多妻主義。一八四四年遭依利諾州州長下令逮
捕下監。不久,死在監牢裏。該會後由木匠Brigham Young領導,因地方群眾反
對多妻,及謬講聖經真理,他與門徒就遷至猶他州鹽湖城。一八七七年楊氏去世,
遺下妻子十七人。但多妻主義(1807~1898)被其繼任人Wilford Ivoodruff於一
八九○年廢止。

  摩門教的傳教者向世人介紹他們的信仰時,都使用聖經,並稱自己是基督
徒。這利用基督教的名譽和聖經去欺騙人的行為,是魚目混珠,冒名頂替的勾當。
一旦進入摩門教,卻只強調「摩門經」和「教義與聖約」兩書。他們不敢將摩門
經與聖經的真理作全面的比較,雖名為「末世聖徒基督教會」,但與聖經所啟示
的基督寶血所救贖的信徒、所建立的教會毫無關係(左表是基督教與摩門教基本
信仰的差異比較)。因此,從基督教的聖經真理來看,摩門教的教導是異端邪說,
是一種不能叫信徒得赦罪救恩,得永生的人為宗教。

基 督 教:
新舊約聖經為神所啟示的,是信仰唯一的基礎
摩 門 教:
「摩門經」、「教義與聖約」二書為信仰最高的權威

基 督 教:
神是靈、是獨一的真神(約翰福音四章23~24節,十七章3節)
摩 門 教:
神有與人類接觸的物質身體。有數不清的神祗;相信多神論

基 督 教:
人未出世前不存在
摩 門 教:
人未出世前是靈界的活物

基 督 教:
亞當受造前、犯罪前已有生兒育女的能力(創世記一章26~28節)
摩 門 教:
亞當夏娃犯罪後才有生育的能力。犯罪是好的事

基 督 教:
人是受造的。接受基督的重生,可得神的生命,作神的兒女,但不是神自己(約
翰福音一章12節,三章3、5節;羅馬書八章14~16節)
摩 門 教:
人遵行摩門經的教訓,不必悔改,不必接受耶穌的寶血救恩和聖靈的重生,就可
以成為神

基 督 教:
人是倚靠基督寶血赦罪的救贖,因信神福音的大能得救、稱義(羅馬書三章24~
26節,一章16~17節;希伯來書九章12~14、22節)
摩 門 教:
人是倚靠遵行「摩門經」和「教義與聖約」兩書的教訓而得救,不是信靠基督寶
血的救贖,不信基督寶血赦罪的救恩

基 督 教:
基督是唯一道成肉身,唯一彰顯父神榮耀形像的(約翰福音一章14~18節;希伯
來書一章2~3節)
摩 門 教:
靈界的所有神祗都可以道成肉身

基 督 教:
耶穌再來是結束物質的天地,而實現屬靈(非物質)的新天新地,就是新耶路撒
冷。新婦和新郎是信徒與基督完全的合一(啟示錄二十一章1節~二十二章6節)
摩 門 教:
耶穌再來時,要在美國密蘇里州的獨立城,建立千禧年國度的首都,名為錫安城

基 督 教:
一夫一妻制度,為要得虔誠的後裔(創世記二章24~25節)
摩 門 教:
提倡多妻主義,教會高級職員的資格之一,是最少三個妻子(此例已廢除)

基 督 教:
洗禮是作主耶穌的門徒,與主合一,順服主的領導過一生的日子,是為主作見證
的心願及表記(馬太福音三章15~17節,二十八章19節;羅馬書六章3~6節;
哥林多前書十章1~2節)
摩 門 教:
洗禮必須由摩門教的祭司施洗才有功效。摩門教徒可代替已死的親人受洗,使死
了的親人得救

基 督 教:
重生得救的信徒,有聖靈和主耶穌住在心中,教導信徒明白真理、遵行真理,過
得勝引誘、試探的生活
摩 門 教:
沒有這真理。信徒只須靠自己的努力去遵行「摩門經」、「教義和聖約」兩書的教
訓,但事實上無人能行

基 督 教:
信徒在世的生命、財富、才幹、兒女都是神所託付的,所以要忠心管理、使用,
並向神負責
摩 門 教:
沒有這教訓。信徒的責任是履行二年傳道的義務和十分之一的奉獻

基 督 教:
相信基督再來,身體復活,進入永恆與基督合一
摩 門 教:
沒有這教訓

基 督 教:
信徒在世最高目標,是按神的旨意而活,對未信者作見證,引導他們同得基督寶
血的救恩
摩 門 教:
為摩門教而活。遵行摩門經的教訓,引人歸入摩門教
參考: 中華5:0荷蘭
2008-08-13 11:56 pm
來這裡問這個教會
會有的現象不外乎
1.反對者的否定
或是2.該教會教友的說明
不知者應該更不可能提供答案了
其結果是可想而知
在這裡你很難找到真正的答案....

所以要找答案還是要靠你自己
建議你將問題仔細詢問該教會的傳教士或教友
到你完全明白他們的意思
再進一步審慎評估
你也可以自己祈禱
畢竟有關「神」的問題
問 神比問人有意義多了吧....?
2008-08-13 7:15 pm
你好, 雖然我是香港人, 但是還是想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摩門教會在香港也有人「傳道」, 但在我自己跟認識的大部份人眼中, 它算是一個「邪教」。為什麼用上這麼的一個形容詞, 其實是相對於一般主流的教會而言, 它的傳道方式跟教義的解釋均比較「獨特」, 而用上「邪」這個字眼是因為世界上各地均有關於這個教的負門報導, 你可以搜尋一下, 例如歛財等等。

如果你真的對「聖經」有興趣的話, 我建議你可以去天主教的教會(天主教沒有分支, 只有梵蒂岡的教廷), 或不同的基督教教會, 如浸信會等。

如果你只是對宗教信仰有興趣, 你可以嘗試去認識不同的宗教, 如佛教、道教、回教等等。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 我在天主教的教會學校就讀, 從幼兒園到預科畢業, 約十五年的浸淫, 卻從來沒有讓我相信, 到現在二十多歲, 仍未有一個宗教可以打動我。在我的觀念裡, 宗教其實是導人向善的, 但是每一個宗教都曾經與其他宗教發生衝突, 在「大愛」的前題下,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是我不明白的地方, 也是我沒有辦法相信任何一個宗教的原因之一。

說了這麼多, 好像都沒有直接回答你呢, 見諒啊.
參考: ME
2008-08-13 6:51 pm
他們並不認為耶穌是完全的神

天主教和部分基督教則認為耶穌是完全的神和完全的人

他們認為的先知是不斷受到啟示
所以先知的話就是神的話
我舉個例子
一開始他們的先知說要一夫多妻是神的啟示
後來又說不要一夫多妻
也說是神的啟示...
自己想吧!

而大多的基督徒都認為聖經的啟示已是完全的


收錄日期: 2021-04-24 09:55: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813000016KK0295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