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常說自己沒有準備好..大多發生在高中和國中..大學就幾乎很少人會一直講了..出社會就更少人會有這樣的表現,為什麼呢.
要了解學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慣說詞..要先從了解他們的環境開始..以高中生為例..高中生環境相較之下是單純許多..同學互動頻繁..多元性不足..被期待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成績''....
每天教師關切的就是成績..家長關切的也是成績..沒有其他可以表現自我能力除了成績以外(就社會價值觀而言),而成績也是一個立足點平等的評價標準..因此,對學生而言,考試成績常常變成許多人建立自我價值,形塑個人形象..表現個人態度最明確的關鍵點...
而學生在高國中時代,常常對個人生涯還不是很明確,對追求成績未必熱衷.但卻要因為成績而被評價..簡言之.是被動的學習者.真的很明確的要考好的,或是有目標的..不見得會講自己沒有準備好..
另一方面,高中教育制度,是比較封閉的環境,人與人每天相處,增加了比此相互評價的可能性,而國高中也正是發展階段注重群體認同的一個時期.因此許多人的一舉一動都會以群體觀感做為考量..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會說自己沒準備大概就可以看出一二了..
1.掩飾成就動機..為了避免被評價,避免被貼標籤,為了避免被人認為是不同群的..所以要低調..不敢太明顯的表現出自己想成功..
2.減少能力被否定的心理衝突..因為怕考不好,先給自己打預防針..減少別人對他能力不足的感覺..
3.塑造自己形象..一種可能是要表現自己是天才,不用什麼唸書也能得到好成績.,或是表現自己運氣好,減少自己成為注目的焦點..
4.真的沒有準備好..其實很大一部份是真的沒有好好準備,因為高中科目多,考試也多..要每一科都準備好,並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所以他會這樣講可能是自己覺得還沒有讀得很通透,不敢說自己準備好..而拿高分只是相對比自己同學表現好一點而已..
其實到了大學,這樣的情形就會慢慢減少..因為大學開始,每個人修的科目未必相同,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各自也有各自不同的表現領域,對於各自追求的領域就會表現出努力追求成就..而不會刻意的扭捏造作...除非有共同的大考試..例如預官或研究所,可能上述情形又會再度發生..
至於出了社會基本上沒有什麼考試了..而實際上也沒有什麼考試和分數的問題,當然大家也都認同出社會是要展現競爭力..,就自憑本事表現自己的優點..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