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和京劇的分別? (20點)

2008-08-11 8:19 pm
粵劇和京劇的分別?

粵劇和京劇起源分別、內容不同。

謝謝大家!!

回答 (2)

2008-08-11 11:58 pm
✔ 最佳答案





粵劇的起源
粵劇(又名廣府大戲)是廣東地區主要戲曲種, 源流上溯明嘉靖年間,明清兩代已見傳演,最初的演唱語言是戲棚官話,後來漸漸演變成粵語。粵劇在廣西、香港和澳門最常見,而且十分流行。
粵劇融合了中國其他戲曲,例如弋陽腔、崑腔等。清朝末年,粵劇開始出現廣州方言,因為文化人想利用粵劇作為宣傳革命的途徑,所以為了令廣州人更容易明白,於是加入大量廣州話。粵劇早期多在戲棚內演出,戲棚內設置神像、安放神壇供奉神明。香港的戲棚大多在神誕和佛誕演神功戲,以供奉神明和酬神等。




圖片參考:http://library.thinkquest.org/04apr/01272/history/images/photo(1)_t.jpg

戲棚

京劇的起源與發展
京劇的前身是徽劇(徽調)、漢劇(楚調)、昆曲、秦腔、京腔,並受到民間俗曲的影響,可說是聚百家表演藝術於一堂,而發揚光大之。京劇約於清光緒年間(一說道光年間)形成於北京,迄今約有二百年。

其前身為徽劇,通稱皮黃戲,同治、光緒兩朝最為盛行。道光年間,漢調進京,被二黃吸收,形成徽漢二腔合流。光緒、宣統年間,北京皮黃班接踵去上海,因京班所唱皮黃更為動聽,遂稱之為"京調",以示區別。其後因上海梨園整個被京班所掌握,於是正式稱京皮黃為"京戲"。民國十七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後,北京改名北平,京劇改稱"平劇"。

京劇自形成至今,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 約自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至清光緒六年(1880)左右,為京劇孕育形成期。

(二) 約自光緒六年(1880)至民國六年(1917)左右,為京劇發展成熟期。

(三) 自民國六年(1917)左右起,京劇發展趨於鼎盛,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才因日本侵華關係,由盛而衰。
(四) 自民國二十七年(1938)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左右,由於抗日和國共之爭影響,產生盛衰的不同情況 。
(五) 1942至1967年間,共產黨為了讓政治口號、思想,廣泛、深入各地,將京劇改革,使京劇有了一段特殊的發展。
(六) 自民國七十八年(1989)起,兩岸逐漸展開的文化交流活動,帶動了平(京)劇的新發展。

京劇的形成和逐漸成熟,主要是徽劇和漢劇得以溶匯於一堂,而又能在北京這個歷史都城多方面繼承古老戲曲藝術傳統的機會。一是藝術家革新、創造的才能和他們始終不脫離民間演出,因而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和支持;二是由於宮廷貴族的愛好,「上有好者,下必甚焉」,這些帝王公侯們為京劇發展提供了優越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支持,並對藝術質量提出較高的要求,促進演唱技藝的提升和舞台藝術的規範化。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1.gif


2008-08-11 15:59:41 補充:
更多詳細資料可到
粵劇︰http://library.thinkquest.org/04apr/01272/history/hist_origin.htm
京劇︰http://www.kk.gov.tw/onweb.jsp?webno=3333333340
參考: thinkquest+kk
2008-08-11 8:28 pm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
粵劇的起源於中國民間齊言民歌的興起,最早可上溯先秦的《詩經》,但這是中國全部板式變化體戲曲如京劇、粵劇,以及詩讚類戲曲如上海越劇、黃梅調的共同起源。
中國齊言體民歌,發展至中古時代,即魏、晉和唐代,達到空前的高峯,更形成了一代的文學體式──唐詩。這些講求平仄,秩序井然的齊言體民歌,在唐代佛教寺廟的俗講表演中,不但形成說故事的內容,也加入了節以木魚的節拍特色。可是,由於長期處於社會低層,加上受外來音樂影響的宴樂〔或稱燕樂〕,在唐代一直為統治階層所欣賞,所以並沒有很大的發展。而由宴樂發展出來的詞樂,歷經唐宋,更形成了律分宮調的戲曲。
乾隆年間,廣東一帶比較安定,商貿發達。佛山更是商幫薈萃,因此娛樂要求而更加興旺,吸引百多個外省戲班來廣東演出。這些外江班主要來自江西、湖南、安徽、姑蘇等地。他們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合作在廣州創建「粵省外江梨園會館」。而本地班在他們的集中地-佛山成立了「伶人報賽之所」的戲班同業組織——瓊花會館。另外粵西「下四府」(指高州、雷州、廉州、瓊州四府)的演戲活動都很頻繁,每年的關帝、天妃、冼夫人一類神誕,均有「演戲迎神」的習俗。當地的粵劇鄉土味道比較重,朴實剛烈,則重坐功、打功、絕技,以近距離對打為主,強調力量;風格保守,保留不少粵劇古老排場及傳統表演程式。這些傳統排場多取材自於古典文學作品。因此,慢慢形成南派粵劇的特色。北派粵劇的功架則參考京劇,動作注重美感,強調大開大合,以遠距離對打為主。南派對打向右方攻擊,被稱右把子;而北派對打向左方攻擊,被稱左把子。
京劇又稱京戲,是中國戲曲曲種之一。京劇是十九世紀中期,融合了徽劇和漢劇,並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弋陽腔等藝術的優點,在北京形成的。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得到了空前的繁榮。京劇的腔調以西皮和二黃為主,主要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來自中國南方的四個徽劇班三慶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稱為四大徽班)陸續來到北京。第一個進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黃」聲腔為主的「三慶」,由於其聲腔及劇目都很豐富,逐漸壓倒了當時盛行於北京的秦腔。許多秦腔班演員轉入徽班,形成徽秦兩腔的融合。隨後,另外三個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來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劇逐漸衰落,昆劇演員也多轉入徽班。
清朝道光年間(1828年前後),湖北演員進京,帶來了漢調(楚調、西皮調),許多漢調藝人,加入徽班,與徽班與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與二黃合流,形成所謂的「皮黃戲」。此時在京師里形成的皮黃戲,受到北京語音與腔調的影響,有了「京音」的特色。
後來由於他們經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這種帶有北京特點的皮黃戲叫做「京戲」,也叫「京劇」。又由於京劇在京師的迅速發展,使其藝術水平在中國戲曲中名列前茅,後來在全中國流行,近代學者齊如山甚至認為京劇是中國傳統戲劇的精華,所以京劇也被稱為「國劇」。


收錄日期: 2021-04-15 23:48:3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811000051KK0093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