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姓羅的問題(20分)

2008-08-06 12:14 am
羅的姓氏由來??
同姓的名人??
在<<百家姓>>中第幾???
資料來源??

回答 (4)

2008-08-06 12:24 am
✔ 最佳答案
排名: 26
姓: 羅
由來: 起源於古代羅國,是由國名而來的姓。羅國是周武王消滅商國後分封的異姓諸候國,在春秋時又被楚國滅亡。羅姓還有兩支是少數民族改過來的,一支形成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河南洛陽後,將鮮卑族的叱羅姓改為羅姓;另一支形成于唐代,唐代時西突厥可汗斛(HU)瑟羅進入中國,後來又改為“羅”姓。羅國發展到24世萬通當政時,被楚國消滅,萬通與小兒子蒼噩逃到襄陽,也就是現在的湖北,而他的大兒子逃到四川,後遷居江西南昌。唐昭宗執政時,有兩支羅姓分別遷往廣東大埔,興寧。另外據有關資料說,羅國被滅亡後,羅姓有的從滇東,滇南遷入湄南河下游,加入泰族;還有的遷入貴州東部。在隋以前,除上述地區以外,羅姓還分佈在今天的山西,陜西,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浙江,江蘇等省的一些地方。唐代時,有一部分姓羅的在福建安家落戶。自清代開始,有一些羅姓人曾多次向台灣遷居,還有一些人遷往印尼等國家。羅姓在歷史上曾涌現出許多傑出人才。西漢有大商人羅裒(POU),隋代有羅藝,唐代有文學家羅隱,詩人羅鄴,羅虬,元代有醫學家羅天益,元末明初有小說家羅貫中,明代有哲學家羅欽順,學者羅洪先,羅汝芳,清代有畫家羅聘,曲藝作家羅松窗,太平天國將領羅大綱,近現代有考古學家羅振玉,植物生物學家羅宗洛杉,語言學家羅常培,中國無產階級學家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傑出的領導人羅榮桓.羅瑞卿,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模範軍羅盛教。羅姓在當今中國是第20大姓。
2008-08-06 5:39 pm

罗姓祝融之后 望出豫章长沙
  关于罗姓的来龙去脉,历来许多有关姓氏学的古籍,都有十分详尽的考证,譬如: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指出:“祝融之后,ㄆ姓国,初封宜城,徙枝江,周末,居长沙,汉有梁相罗怀,襄阳记有罗蒙。”
  《姓氏考略》:“世本,熊姓,广韵,本自颛顼末胤,受封罗国,子孙以为氏,望出豫章,长沙。”
  《通志氏族略》:“罗国之后,一曰祝融之后。”
  《魏书》:“破多罗氏,斛瑟罗氏,叱罗氏,皆改为罗氏。”
  从以上这些记载看来,罗氏是源自火神祝融氏,祝融氏名黎,是颛顼帝的儿子,祝融的后裔,到了周朝的时候,被封于宜城,称为罗国,当时的宜城,就是现在在湖北省的襄阳,在汉代曾被置为宜城郡。后来,由于该地为楚国所有,于原地另置鄢国,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于枝江(今湖北省枝江县),至周末定居于湖南长沙,最后还繁衍到现今江西的南昌一带,成为长沙和南昌两地的望族。
  唐代的《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曾经提到罗氏是一个“ㄆ姓”国,所谓“ㄆ姓”,就是历来姓氏学上用以表示源自祝融氏的一个古姓,据《说文通训定声》的记载,鄢、郐、路等姓,都是古时的ㄆ姓国,则论起家世渊源来,罗氏与这五个姓氏,自然也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了。
  始封于周朝初年的罗国,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子孙才“以国为氏”的?根据史书的记载,其始封于宜城,是在周武王得天下后大行封建之时,到了距今约2200年前的春秋末期,宜城为当时的强楚所并,子孙失国南迁,才开始以罗为姓的。
  经过漫长的奋斗,罗姓人士在秦汉之际开始崭露头角,当时以迄于三国,南北朝时期,在史书上出现的罗姓名士,绝大多数都是襄阳、长沙和豫章三个地方的人,譬如,三国时曾任蜀汉为太子舍人的罗宪是襄阳人,晋朝曾任武陵太守的罗企生是豫章人,晋室再迁以后深受桓温器重的襄阳太守罗友也是襄阳人。由此可见,当时的罗氏仍然主要繁衍于长江南北岸的湖北、湖南和江西一带。
  汉末三国鼎立时期以四川为主要地盘的蜀汉,也出现过不少姓罗的名人,除了上述那位罗宪外,还有一位曾经谏公孙述归汉的成都名士罗衍,以及曾以计破益州刺史李特之叛的名将罗尚等。这种情形,自然也是罗氏播迁四川的有力说明。
  隋唐二代,对于罗氏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一方面人才辈出,大放光芒;一方面则逐渐自两湖和豫章向全国各地播迁,终于成为了一个大姓。
  南方的罗姓人士,实在不难找到自己家族的来龙去脉。但大致说来,福建的宁化,应该是罗氏在南方的播迁中心,从晋室南迁以后,姓罗的人士就已零落到达该地开基,而于唐明皇以后大举南迁。后来广东和台湾等地的罗氏全都是来自该地。元代的罗贯中,大名鼎鼎,他所著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历来最畅销的古书之一。




羅氏


074






歷史來源

「羅」源出 ;
一 ;出自「妘」姓,以國名為氏。據《通誌.氏族略.以國為氏》所載,周代有羅國,初封宜城(湖北宜城縣),徙枝江。春秋時被楚國所滅。周末居長沙,國人以原國名「羅」為氏。
二﹕相傳古帝祝融的後代。
三﹕唐朝西突厥可汗斛瑟羅入中國,其後以斛瑟羅為氏,後改姓「羅」氏。
四﹕為鮮卑族複姓所改。據《魏書.官氏誌》所載,南北朝時,北魏有代北複姓「破多羅」氏,隨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定居中原,代為漢姓「羅」氏。
五﹕清代皇族愛新覺羅氏中有改姓「羅」,後代亦稱羅氏。望族居豫章郡(江西南昌)。
六﹕據《後漢書.南蠻傳》及《華陽國誌》載「板楯七姓」有羅氏。


 
 











家族名人

羅貫中
名本,以字行,號湖海散人,元末太原人。生平事蹟不詳。工曲,善為通俗小說,著名的有《三國志通俗演義》、《南北史通俗演義》、《隋唐兩朝志傳》、《說唐》、《殘唐五代史演義》、《粉妝樓》、《三遂平妖傳》等。
























地望分布

江西豫章郡,湖南長沙郡。



羅姓現今排26位
HY
2008-08-06 4:38 am
(1)羅的姓氏由來??
(1)起源於古代羅國,是由國名而來的姓。羅國是周武王消滅商國後分封的異姓諸候國,在春秋時又被楚國滅亡。羅姓還有兩支是少數民族改過來的,一支形成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河南洛陽後,將鮮卑族的叱羅姓改為羅姓;另一支形成于唐代,唐代時西突厥可汗斛(HU)瑟羅進入中國,後來又改為“羅”姓。羅國發展到24世萬通當政時,被楚國消滅,萬通與小兒子蒼噩逃到襄陽,也就是現在的湖北,而他的大兒子逃到四川,後遷居江西南昌。唐昭宗執政時,有兩支羅姓分別遷往廣東大埔,興寧。另外據有關資料說,羅國被滅亡後,羅姓有的從滇東,滇南遷入湄南河下游,加入泰族;還有的遷入貴州東部。在隋以前,除上述地區以外,羅姓還分佈在今天的山西,陜西,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浙江,江蘇等省的一些地方。唐代時,有一部分姓羅的在福建安家落戶。自清代開始,有一些羅姓人曾多次向台灣遷居,還有一些人遷往印尼等國家。羅姓在歷史上曾涌現出許多傑出人才。西漢有大商人羅裒(POU),隋代有羅藝,唐代有文學家羅隱,詩人羅鄴,羅虬,元代有醫學家羅天益,元末明初有小說家羅貫中,明代有哲學家羅欽順,學者羅洪先,羅汝芳,清代有畫家羅聘,曲藝作家羅松窗,太平天國將領羅大綱,近現代有考古學家羅振玉,植物生物學家羅宗洛杉,語言學家羅常培,中國無產階級學家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傑出的領導人羅榮桓.羅瑞卿,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模範軍羅盛教。羅姓在當今中國是第20大姓。

(2)同姓的名人??
(2)唐代有文學家羅隱,詩人羅鄴,羅虬,元代有醫學家羅天益,元末明初有小說家羅貫中,明代有哲學家羅欽順,學者羅洪先,羅汝芳,清代有畫家羅聘,曲藝作家羅松窗,太平天國將領羅大綱,近現代有考古學家羅振玉,植物生物學家羅宗洛杉,語言學家羅常培,中國無產階級學家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傑出的領導人羅榮桓.羅瑞卿,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模範軍羅盛教。

(3)在<<百家姓>>中第幾???
(3) 26

(4)資料來源??
(4)http://big5.chinataiwan.org/gate/big5/2006.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5270482/Uzhanglx/A245313.html
2008-08-06 4:10 am
羅姓是中國的一個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75位。望族居豫章郡(江西南昌)。

歷史來源 「羅」源出 ; 一 ;出自「妘」姓,以國名為氏。據《通誌.氏族略.以國為氏》所載,周代有羅國,初封宜城(湖北宜城縣),徙枝江。春秋時被楚國所滅。周末居長沙,國人以原國名「羅」為氏。

二:相傳古帝祝融的後代。

三:唐朝西突厥可汗斛瑟羅入中國,其後以斛瑟羅為氏,後改姓「羅」氏。

四:為鮮卑族複姓所改。據《魏書.官氏誌》所載,南北朝時,北魏有代北複姓「破多羅」氏,隨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定居中原,代為漢姓「羅」氏。

五:清代皇族愛新覺羅氏中有改姓「羅」,後代亦稱羅氏。

六:據《後漢書.南蠻傳》及《華陽國誌》載「板楯七姓」有羅氏。

七:賴羅傅宗親會則據說前揭一、賴姓出自賴國,也為楚國併吞;部份賴國人民為逃難,賴姓改姓為羅姓、傅姓。


[編輯] 羅家十二句詩
江西出祖昌齡公 移居福建耀榮宗

長男尚古崇古次 唯有尚立第三中

寧泰任新根葉茂 志明興旺廣昌隆

秀周遷徙程鄉地 季亮移居落豐湯

谷賢生子分州縣 谷榮生擺並彥章

彥邦興寧生洪德 彥章法號三六郎


[編輯] 名人
羅通 唐朝初年名將
羅貫中(羅本)
羅香林
羅雄才
羅策群
羅昌儒
羅珠
羅志年
羅明燏
羅隆基
羅榮桓
羅本立 - 前中華民國參謀總長
羅大佑 - 台灣歌手。
羅志祥(小豬) - 台灣歌手、節目主持人、演員。
羅福助
羅文嘉
羅時豐
羅百吉
羅吉鎮 - 台灣民歌手。
羅芳伯
羅善慶 - 為愛新覺羅後裔,馬來西亞玻璃市加基武吉開發者。
羅嘉良 - 香港男演員/男歌手。
羅若安 - 香港無綫電視新聞主播兼記者。
羅莽


收錄日期: 2021-04-16 22:57: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805000051KK0196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