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我記憶中好像做過類似"中國名勝"的專題,好像做了有關萬里長城和故宮,圖片自己找!!!至於資料就如下:
萬里長城-----
根據歷史記載,從戰國以來,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最早是楚國,為防禦北方游牧民族或敵國,開始營建長城,隨後,齊、燕、魏、趙、 秦等國基于相同的目的也開始修筑自己的長城。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著名大 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姚,東至遼東,綿延萬餘里,遂稱 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萬里長城是公元前7世紀開始修建的。當時,中國北方諸侯割據,他們為了防御鄰近諸侯的侵襲, 在各自的領土上先後築起了一段段防衛牆。 與此同時,燕、趙、秦三個諸侯國的北方,又與少數民族中以遊牧為主的匈奴族為鄰,為了防御匈奴奴隸主的騷擾,三國各自都在他們的弱方修築 了長城。到了公元前3世紀秦始皇統一了中國,把一段段的長城連結起來, 成了現在萬里長城的基礎。後來經過歷代增建,及到明朝,就修成了現在 的這個樣子。它東起渤海灣的山海關,經河北、北京、山西、陝西、內蒙古、寧夏到甘肅的嘉峪關,穿過崇山峻嶺,山澗峽谷,綿延起伏,長約 12000多華里,因而名萬里長城。
在古代交通運輸工具極其落後的情況下,修建如此巨大的工程,實在 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特別是它不是一般的土牆,而是整齊的條石和結實的青磚砌築的。有人計算,如果把長城所用的磚、石和土方,築成一道厚2米、高4米的圍牆,可以環繞地球一周。不用說燒製這些磚石,就是把它們通過崎嶇的山間小路送達修建工地,已經是一項十分龐大的工程。因此,遊覽長城的人莫不為先民的偉大氣魄和堅毅精神所感動。
長城由關隘、城牆、城台和烽火台四部分組成。關隘一般都建在形勢險要之處,居庸關就是一個突出的代表。居庸關和八達嶺附近的長城,城牆平均高7.8米,最高達14米,城牆的外側一般都選建在陡峭的山崖上,以增加攻城的困難。每隔不遠,便有一座拱門,稱“券門”。守城士兵由此上下。城牆頂闊達5.8米,可容五馬並騎。城台是每隔300至500米的一組高出牆頂的方形建築,是巡邏放哨的地方。烽火台專門傳遞軍情。規定舉一煙鳴一炮表示來敵100人左右;舉二煙鳴二炮,來敵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 舉三煙鳴三炮....如此傳遞,千里之外的軍情可以在幾個小時之內使朝廷了解。
萬里長城,以它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和悠久的歷史著稱於世,被列為世界奇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訪問中國的旅遊者,莫不想前往登臨,一睹長城的雄姿。 遊覽長城,公認最理想的地方是北京郊外的八達嶺。出北京往西北方向,汽車行駛約1小時多,便到達海拔1000多米的八達嶺。萬里長城的居庸關雄扼八達嶺的山口。
長城有極高的旅游觀光價值和歷史文化意義。現在經過精心開發修复,山海 關、居庸關八達嶺、司馬臺、慕田峪、嘉峪關等處已成為馳名中外的旅游勝地。 蹬高遠眺,憑古懷幽,古戰場的金戈鐵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長城与埃及的金 字塔,羅馬的斗獸場,意大利的比薩斜塔等同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是中華民族 古老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結晶,象征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和民族精神。
故宮---
歷史:
北京故宮為明成祖朱棣於西元1406年基本上是在元朝大都皇宮的基礎上開始建設的,設計師為木匠出身的蒯祥,西元1420年正式落成,從1420年落成到1911年清帝遜位的約五百年間,共有明清兩代二十四帝在故宮生活過。明朝初期有殿宇1630余座,清朝乾隆時期有殿宇1800余座,現存殿宇約2631座;紫禁城各宮殿樣式圖細畫至[寸],自康熙起雷氏家族代代測量、繪製典藏到民國初年。
故宮在辛亥革命之前被稱為「紫禁城」。它的名字來自「紫微星垣」,中國古代星像學家把天上的星星分為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等。其中三垣指紫微星垣,太微星垣和天市星垣。紫微星垣居於正中,據傳皇天上帝的居所(紫宮)就在紫微星垣中,人間皇帝自稱「天子」便仿皇天上帝居所的名字用其「紫」字為紫禁城。
宮殿建築:
北京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四周為寬52米的護城河。城牆高12米,底濃10米,頂濃6米至7米。有四門,正南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玄武門(神武門)。現玄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相傳一共有9999.5座屋,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而此「間」並非現今房間之概念,此處「間」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