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中國與歐洲國家不同,沒有太多內海,但長江卻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河,故中國史上很多水師交鋒的地方都發生在長江及附近的支流湖泊之中,但海戰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1. 吳齊海戰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海戰發生在公元前485年的春秋時代,當時吳國聯同魯、邾等國攻齊,除了陸路進兵外,吳國水師從長江口出海,沿今日江蘇海岸北上欲在山東南部登陸攻齊,但被以逸侍勞的齊國海軍在黃海所敗。
2. 東晉孫恩、盧循起義
東晉末年,政治腐敗,五斗米道教主孫恩在浙江舟山群島聚眾起兵反晉,當時孫恩的起義軍以海軍船艦為主,不斷侵襲江浙沿海郡縣。孫恩的軍隊不斷與晉軍在海岸交戰,戰況不利時就退回海島,後來終被晉軍打敗,投海而亡。孫恩死後,其妹夫盧循聚集孫恩舊部,繼續與晉室作戰,更曾由江浙沿海路南下攻下廣州,但最終失敗。
孫恩是中國史上首個以水軍作反的民變領袖,被視為中國海盜的始祖。
3. 隋唐時代出兵高麗百濟
隋唐時代中國曾多次出兵攻打朝鮮半島上的高麗及百濟,戰事由隋文帝開始直至唐高宗時代才結束,中國多次都是水陸並進攻擊高麗及百濟,也發生過多次海戰。
公元612年,隋煬帝首次攻打高麗,大隋水師在大同江與高麗軍交戰獲勝。
公元648年,大唐多次派戰艦渡海攻高麗後返航,更擊敗欲偷襲大唐艦隊的高麗軍。
公元660年,大唐艦隊由蘇方定率領渡過黃海攻百濟,在熊津江口大破百濟軍。
公元663年,百濟王引日本軍來援抗唐,被唐將劉仁軌在白江口一役以三千兵大破日軍三萬。
4.白藤江戰役
五代十國時,南漢割據兩廣在南方稱王。最初南漢版圖仍包括安南(今越南),但唐亡後安南人己在脫離中國獨立的傾向。至五代中期(公元939年),安南地區的靜海節度使吳權自立稱王,南漢派兵討伐,並命水師由廣東出發攻打安南。吳權的軍隊卻乘輕舟向南漢水師挑釁,其實是引南漢艦隻入白藤江出海口,當南漢水師進入白藤江口後,潮退,南漢艦隻紛紛擱淺,吳權的安南水師乘機進攻,結果南漢大敗,也放棄了恢復安南的統治。
5.宋金陳家島之戰
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九月,金國皇帝完颜亮發兵60萬,分四路攻南宋。其中一路由蘇保衡為浙東道水軍都统制、完颜鄭家奴為副,率領水師十萬,戰船600餘艘,由山東半島浮海南下,企圖在杭州湾登陸,與陸上的主力軍夾擊南宋首都臨安。
當大宋得悉金人會從海路南下攻宋,浙西馬步軍副總管李寶自告奮勇,率戰船120艘、水師3000人,浮海北上,阻擊金国水軍。李寶水師抵石臼岛(今山東日照附近)时,巧遇前来投誠的金軍漢族水兵,得知金水師已經出海,泊陈家島(又名唐島,今山東靈山衛附近),與石臼島相距不遠。金兵兵力有十萬,数量上佔絕對優勢。但金兵不慣水戰,水手多由被征來的漢人擔任,李寶於是决定發動突襲。
十月二十七日,風向由北轉南,宋水軍戰船突然向金軍進攻,而金軍戰船的水手都是被迫征來的漢人。那班漢人水手遙見宋軍戰船駛來,便把金兵騙入倉內,令金兵疏於防範。因此,宋水師得以突然入金水師泊地,向金國戰船發射火箭火球,令金國戰船陷於火海當中,金兵受擊後方寸大亂,無力還擊,結果數百艘戰船被宋軍擊沉,十萬大軍只有三千被俘,其餘不是燒死就是溺斃,金人從海路侵宋的計劃也因而告吹。
2008-08-04 01:25:35 補充:
6.崖山海戰
南宋末年,元兵南侵,南宋首都臨安被攻陷,南宋的小皇帝趙昺在部分主戰派大臣、將領的支持下,向南撤逃。公元1278年南宋朝廷在元朝大軍的追逼下退到了廣東新會崖山一帶,宋軍元帥張世傑和丞相陸秀夫輔佐幼帝趙昺及二十多萬人馬駐扎於此,另有戰船一千多艘。元朝皇帝忽必烈命张弘範為主帥,率水、陸兵馬分海、陸兩路向崖山進逼。
崖山一带瀕臨大海,其南面有易守難攻的崖門水道,而且這一帶海域風平浪静,便於駐守,然而在大陸幾乎全部落入元軍之手的情况下,背海駐守無疑是一大失策,而且張世杰還犯下一個致命的錯誤,他下令將一千多艘戰船用鐵索相連,分幾排沿崖山排開陣勢,完全喪失了機動性。
2008-08-04 01:26:17 補充: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正月,元军在崖山東側偷偷登陸,將山上的宋軍行營兵寨悉數燒毀,並切斷了宋軍的淡水來源和糧草供應,迫使宋軍全部退至海上。宋军多次反攻均難以奏效,宋軍就此陷入了粮、水、柴斷绝的絕境,戰鬥力大降。此後,元軍從海上採取火攻,但宋军早有一些戰船上塗抹海泥,加上將士拼死抵抗,元軍並未佔到多少便宜。不過經幾次攻打,元軍迫使宋軍陣形收缩,元軍水師則佔據了崖門外海,與崖山上的元軍一起形成了對宋軍的海陸包圍。
2008-08-04 01:26:25 補充:
二月六日,元軍在統帥張弘範的帶領下順潮水北進,從崖山與湯瓶山之間的崖門水道向宋軍船陣展開攻擊,很快就套取了宋軍前陣共燒毁了宋軍幾十艘戰船。此时宋軍主帥張世傑在慌亂之下又下了一道錯誤的命令,將兩側戰船調往中軍,令宋軍陣形大亂。 午後,海面突降大雨,宋軍戰船趁着雨霧開始突圍,但僅有張世傑帶着十幾艘大船衝出元軍重圍,包括宋帝御船在内的宋軍大部被元軍越圍越緊,陸秀夫在絕望之下先逼妻兒投海自盡,然後自己抱着宋帝昺跳海而亡。逃出重圍的張世傑後來在陽江南面的海陵島附近遇上風暴,船翻人亡。
此役,元軍共燒毁、擊沉宋軍戰船200餘艘,繳獲800餘艘,俘虜宋軍二萬多人,宋軍戰死十萬人以上。
2008-08-04 01:41:04 補充:
7. 露梁海戰
露梁海戰為明朝萬曆年間中國為保衛朝鮮而與日本開戰的最後一場戰役。
1598年11月,日軍侵略朝鮮已告全面失敗,無心戀戰的日軍,由朝鮮南端的蔚山出逃,明軍分道進擊。加藤清正率乘船撤退。明軍由陳璘提督水師,副將鄧子龍、游擊馬文煥等皆由其統屬。以戰艦數百,分佈忠清、全羅、慶尚各個海口。就在日軍將領撤退之時,陳璘派遣鄧子龍偕同朝鮮名將李舜臣聯合出擊,在露梁海上截擊想援救小西行長的日軍援軍立花宗茂、島津義弘、小早川秀包、高橋統增、宗義智、寺澤廣高等部。
2008-08-04 01:41:51 補充:
鄧子龍年踰七十,仍然意氣風發,率三巨艦向日軍進攻,並自為前鋒,與日軍決戰。戰鬥時曾攜壯士三百人躍入朝鮮戰艦以救援,直前奮擊,日軍死傷無數。但其他戰艦卻誤擲火器於鄧子龍的戰艦,使戰艦起火,結果鄧子龍無路可退,壯烈犧牲。而李舜臣領兵來援,率龜甲船衝入敵陣,但卻被日軍包圍,結果不幸身中流彈而亡,他死前叮囑不許張揚,並把軍旗交給部下代為發號施令,以繼續戰鬥。
2008-08-04 01:42:11 補充:
隨後副將陳蠶、季金等領軍趕至,夾擊日軍,日軍則因為成功讓小西行長脫困而且戰且退。而得以逃脫登岸的日軍又為明朝所殲,而焚溺的日軍則以萬計。這時劉綎方進攻小西行長,並奪取橋寨,陳璘以艦隊一同攻擊,再焚燒日軍戰艦百餘艘。小西行長的友軍島津義弘引艦隊來援,陳璘亦將其擊敗,結果來援日軍只得揚帆退去,立花宗茂則作為殿後接應小西行長讓其餘日軍成功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