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愚見以為:南宋、鄭樵的《通志 、二十略》,更像現代的百科全書呢!
參考:
躲進深山苦讀的鄭樵
鄭樵是宋朝有名的歷史學家,他十六歲那年,因為父親去世要守孝三年,為免白白浪費三年時間,他決定躲進深山一邊守孝,一邊讀書。這三年裏,他鑽研過天文、歷史、生物,掌握了各方面的學問。三年過去,他感到自己的學問仍然不足夠,於是繼續在深山,直住了三十年。往來他把自己的一生所學,寫成了一本本的書,留給後人。
http://www.ofps.edu.hk/subact/pmold/page10.htm
《通志》—南宋著名史家鄭樵晚年所撰,完成於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此書總輯群書之史,全書二百卷,是一部紀傳體通史。內容分為紀、傳、表、志,本紀,本紀(記三皇五帝至隋) 十八卷,世家三卷(只記周代),列傳(周到隋)一百零八卷;載記八卷,四夷傳七卷,年譜四卷,略(遠古至唐)五十二卷,合計二百卷。是一部直通古今社會現象、橫通古今自然現象的通史,一掃「斷代史」—割裂歷史,使人無法了解歷史發展的的弊病,達到了「會通」的原則。
鄭樵此書乃仿通史體例,所以包羅較廣。除了「二十略」外,鄭樵也特別注重年譜(表)的編修。他以《史記》為例指出年譜的重要性說:「《史記》一書,功在十表。猶衣裳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源。」他認為年譜要簡明扼要,不必記載細碎的資料,甚至譏笑范瞱、陳壽等人不作年表而令人遺憾。因鄭樵參考的史著,除了《史記》外大多沒有年表,故《通史》的年譜唯以史記所著之表作參考,再加一補充,如他補充了春秋至隋代正史的不足。
比外,雖然《通志》中亦有記載上古至唐各代典章制度的沿革演變,而且亦為書中的精要所在,但其並不像《通典》,《通考》之專錄典章制度,除了典章制度之書外,它當中還有「紀」有「傳」,如「帝紀」和「四夷傳」等。此外,鄭樵把歷代典章制度、學術文化,分門別類地加以記載,逐一闡述其源流演變,並提出不少新見解,這對於研究有關問題,是極為有用的。
《通志》的資料非常豐富,而且編纂審慎,鄭樵有意集天下之書為|一書,因此必須有完整及系統的編修理念。他以深厚的學術基礎,從經學入手,批判漢儒治經的繁瑣及宋學的主觀臆說,代之以務實的考訂,對於禮樂制度、文字源流,以至昆蟲草木,都細心研究,考正糾繆。其細心程度,非一般學者可比。例如他認為遠古無稽的傳說,並非信史,所以在《三皇記》闕而不書;又在《年譜.序》指出,即使司馬遷《表》中記錄史記年由「共合元年」開始,亦有值的商榷之處;他甚至說:「《詩》、《書》可信,然不必字字可信。」可見鄭樵雖然抄錄舊史,但並不盲目,而是經過審慎研究的。
其記載歷朝文化發展情況的《二十略》亦為史家所看重,取材廣泛,包括氏族、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禮、謚、器服、食貨、藝文、圖普、金石、災祥、昆蟲草木、選舉、刑法、樂、職官、校x,內容非常之豐富。特別是其中的氏族、六書、七音、都邑、昆蟲草木五略,乃鄭氏獨創,前史所無,實屬珍貴。鄭樵對此亦十分自負,他說:「凡二十略,百代之憲章,學者之能事盡於此矣。」
內容的剪裁方面,《通志》卷軼浩繁,大抵本紀、列傳、世家、載紀都是匯集前史,沿用舊文,稍家節略而成,新意不多。主要的優點是克服了斷史前後相不因依,彼此重複的毛病,刪去了舊史上許都重複的列傳,根據新材料補正了正史上的缺漏,新立了一百多人的傳。
思想方面,鄭樵在《通志》中,反對陰陽五行災祥說,把陰陽五行稱為「妖學」或「欺天之學」,指出國不可以任在於真實地記載歷史,因而反對修史時任意褒貶的作風,並指責這種做法乃是「妄學」或「欺天之學」。此等觀念,在當時來說是相當進步的。
鄭樵留心歷史發展,重視「會通」,他在《上宰相書》說:「水不會於海,則為濫水,途不通於夏,則為窮途。天下之理,不可以不會,古今之道,不可以不通因為這理念,他重視寫作「博通」的「通史」。所謂「博」,是指研究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地理甚至天文等各方面的社會變化的複雜關系。至於「通」,則指歸納歷史事實,尋求社會發展變化的脈絡。他為「能博能通」才能貫串成有系統的典籍,《通志》正是這種主張的實踐。
總括而言,本紀傳部份的內容,雖大多襲用舊史,但因作者取捨史料,注意選擇,且能融會貫通,自成體系,並創作了史學價值極高的「二十略」,故其對後世的學者甚有參考價。因此,張舜徽撰「中國歷史要藉介紹」時將《通志》列入「百科全書式的通史」以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將其列入「別史類」都是確有道理的。
http://hk.geocities.com/scgchihist/bd.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