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知識+挑戰」為什麼法國國慶日會訂在1789年7月14日,即是法國民眾攻陷巴士底監獄的那一天?

2008-07-31 7:01 am
為什麼法國國慶日會訂在法國民眾攻陷巴士底監獄的那一天,而不是訂在路易十六被處死的那一天?

回答 (3)

2008-08-01 9:07 am
✔ 最佳答案
將法國國慶日定於七月十四日,是法國的第三共和政府,當時已是1879年,即攻陷巴士底監獄事件後足足九十年。
將攻陷巴士底監獄的七月十四日定為國慶,而不定於其他日子(例如樓主提出的處死法皇路易十六的一月二十一日),首先攻陷巴士底監獄的爭議性較少,及象徵性比較顯著。
首先巴士底監獄是法國皇室用來囚禁政治犯,著名啟蒙運動的思想家伏爾泰都曾被囚在巴士底,攻陷巴士底有反抗專制暴政的意義。此外,攻陷巴士底監獄也是法國人民反抗專制皇權的開端,也是由人民自發參與,動機比後來的事件純正,而且路易十六在巴黎市民攻陷巴士底監獄後向市民讓步,承認市民組成的新巴黎市政機關,視為法國走向君主立憲制度的開端。
至於法國大革命其他事件,爭議性就較大。例如後來法國共和政府處死法皇路易十六,不但觸發歐洲諸國向法國宣戰,法國國內的政治也因而走向極端,路易十六被處死後數月激進的雅各賓黨奪權,進行恐怖統治,大批視為是皇室貴族成員及有關連的人都被送上斷頭台處死,故後世法國人不是很多認同處死路易十六是正確的做法。
另一定立七月十四日為法國國慶日的原因,是當時法國第三共和想鞏固共和制度。
路易十六並非法國最後一位皇帝,在他被處死後,法國在之後七十多年出現了三個皇朝,五個皇帝,三個共和政府,皇朝與共和政府梅花間竹,不斷成立之後被推翻,而法國國內也分為共和派及保皇派兩大陣營,而共和派也分為激進及溫和兩支,而保皇派也有分為支持不同皇朝。
1870年,法皇拿破崙三世因為普法戰爭中被俘,他的皇朝被推翻了,法國成立了第三共和政府,但第三共和政府開首十分不穩定,首先要向德國投降並割地賠款,其次是巴黎市民不滿第三共和政府喪權辱國而在巴黎成立巴黎公社,結果被第三共和政府殘暴鎮壓。第三共和壓制反對的巴黎公社,不得人心,保皇黨也欲恢復君主制。
第三共和經過了最初數年的動盪,至1870年代末期政府開始穩定,法國國內支持共和政體的力量越來越大,1879年,共和派的溫和勢力在選舉中勝利,於是希望籍此團結國人及加強共和政府的認受性,故定立國慶日,同時也定立《馬賽曲》為國歌。
既然選擇國慶日是為了團結國人加強政府認受性,共和政府沒有可能選擇令保皇派反感,又令人民憶起共和政府一些陰間面的日子為國慶日,故一定沒有可能選擇處死路易十六的日子,攻陷巴士底監獄的七月十四日,是各方都較容易接受的日子,故以七月十四日為國慶日。
參考: 沈煉之:法國通史簡編
2008-08-01 5:11 am
不過其實距地都答到你想要的野~.~
2008-07-31 9:21 am
法國國慶日(巴士底日)是在每年的7月14日。以紀念在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眾攻剋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監獄,從而揭開法國大革命序幕。同時標誌法國的君主專制政體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君主立憲制,由三權分立輔之。
7月14日成法國國慶日的原因
7月9日國民議會宣布改稱制憲議會,要求制定憲法,限制王權。路易十六意識到這危及了自己的統治,調集軍隊企圖解散議會。7月12日,巴黎市民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支持制憲議會。次日,巴黎教堂響起鐘聲,市民與來自德意志和瑞士的國王雇傭軍展開戰鬥,在當天夜裡就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區。7月14日群眾攻克了象徵封建和君主專制統治的巴士底監獄(Bastille),釋放七名犯人,98人陣亡,大多是政治犯,取得初步勝利。
而在路易十五當政時期(1710年 - 1774年),由於人民極度不滿國王的統治,不斷遭到各種抨擊。這形成了啟蒙運動,湧現出了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狄德羅等一大批思想開明的人物,天賦人權(人人平等)、君主立憲、三權分立等思想應運而生,並且日益深入人心。
自由
法國大革命最大的影響,是令自由、平等、博愛精神永留於法國人民心中。此格言現在同樣成為法國精神的代表。
1798年通過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指出:「自由即所有人皆擁有的,做一切不傷害其他人的自主權。除了保障社會上其他人享受同樣權利外,此天賦的權利不應有任何限制。」「不自由毋寧死」(Vivre libre ou mourir)成為共和國的一個重要格言。

平等
平等指所有人視為同等,廢棄各人生來和地位的差別,只考慮各人對國家經費作出的貢獻。1793年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指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795年,平等的定義為「於法律面前,無論受法律保護者,或受法律懲罰者,人人皆平等。平等承認生來的差別,和不受遺傳影響的能力。」

博愛
1795年的法國憲法中,博愛即「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己所欲者,常施予人」的精神。
法國雜誌Esprit的哲學編輯Paul Thibaud說:「我們有多麼視自由和平等為權利,也多麼有義務以博愛去尊重他人。故此,這是道德的格言。」
縱然「自由、平等、博愛」是法國革命的原則,但它並沒有成為革命時期的口號。革命爆發時,巴黎鎮長讓-尼古拉巴什在巴黎的牆上塗上「自由、平等、博愛,或死亡」(法語:Libert, galit, Fraternit, ou la mort)。首次使用它的政治人物是羅伯斯庇爾[2],他在1790年的國會會議中的演說中,改編了巴什的標語[3]。在第二共和時期,這口號才確定為「自由、平等、博愛」,直至第三共和時期,它才被定立為官方格言。
波旁王朝復辟期間,這口號被摒棄,直至1848年才被後來成為國會中的人民代表,勒魯重新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被納粹德國佔領,維琪法國總統貝當把國家口號改寫成「工作、家庭、祖國」(法語:Travail, famille, patrie)。
二戰之後,較溫和的「自由、平等、博愛」版本被寫進1946年和1958年的法國憲法中,現在已成為法國的國家格言。
因此,法國民眾攻陷巴士底監獄的那一天是法國歷史上一個重大轉捩點,比路易十六被處死那一天更有劃時代的意義。所以,法國國慶日會訂在法國民眾攻陷巴士底監獄的那一天,而不是訂在路易十六被處死當天了。
參考: 自己對法國歷史的見識+維基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53:3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730000051KK0351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