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白駒過隙(音quick)意思 「白駒過隙」之「隙」,典源作「郤」,「郤」通「隙」。白駒,駿馬。隙,縫隙。「白駒過隙」指快馬從縫隙一下子就奔馳過去。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出處 語本《莊子.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 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類悲之。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意思 (諺語)像蜈蚣或馬陸這種多足的蟲類,即使截斷其身軀,亦能支持身體而不倒。後用來比喻人、事雖然衰亡敗落,但在一段時間內,尚能維持興旺繁榮的假象。出處 文選˙曹冏˙六代論:「夫泉竭則流涸,根朽則葉枯;枝繁者蔭根,條落者本孤。故語曰:『百足之蟲,至死不僵。』扶之者眾也。」亦作「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半部論語治天下意思 比喻未出全力就能辦好事情。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宋初趙普再相,人們說他山東人,所讀只有論語而已。太宗因此問他,他回答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平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
傍人門戶(音:旁人門護)意思 比喻依靠別人,不能自立。出處 宋˙蘇軾˙東坡志林˙卷十二:「吾輩不肖,方傍人門戶,何暇爭閒氣耶?」紅樓夢˙第一○九回:「邢姑娘是媽媽知道的,如今在這裡也很苦,娶了去雖說我家窮,究竟比他傍人門戶好多著呢?」亦作「傍門依戶」。
篳路藍縷(音:不路南呂)意思 篳路,以荊竹編製的柴車。篳路藍縷指駕柴車,穿破衣,以開闢山林。後比喻創造事業的艱苦。作「蓽路藍縷」、「蓽露藍簍」、「篳路襤褸」。出處 語出左傳˙宣公十二年:「訓之以若敖﹑蚡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孔穎達˙正義:「以荊竹織門謂之篳門,則篳路亦以荊竹編車,故謂篳路為柴車。方言云:『楚謂凡人貧,衣破醜敝為藍縷。』藍縷謂敝衣也」。
髀肉復生意思漢末時代,劉備寄住荊州多年,因見自己久不騎馬,大腿上的肉已經長了出來,於是發言感嘆。後用以比喻或自嘆久處安逸,壯志未酬,虛度光陰。或稱為「髀肉之歎」。
出處 語本三國志˙卷三十一˙蜀書˙先主傳˙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變生肘(音走)腋(音亦)意思 比喻禍亂發生在身邊。或作「禍生肘腋」、「事生肘腋」。
出處語本三國志˙卷三十七˙蜀書˙法正傳:「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彊,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
別無長物意思 長物,多餘的東西。別無長物指除必備事物之外,空無所有。後形容家貧或生活儉樸。出處 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恭)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
兵貴神速意思 軍事行動要求迅速,以免貽誤軍機。出處 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皆是汝等遲緩軍心,遷延日月,有妨大事!豈不聞『兵貴神速』乎?」明˙張鳳翼˙紅拂紀˙第二十七齣:「靖聞兵貴神速,且明日支干大利,就起兵前去。」
不為五斗米折腰意思 不願為微薄俸祿卑躬屈膝的諂媚奉迎。後比喻人品清高淡泊。出處 語本晉書˙卷九十四˙隱逸傳˙陶潛傳:「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歎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其餘後補。趕時間走
2008-07-30 23:52:20 補充:
1. 按兵不動 ~ 出處 :《荀子.王制》
具具而王,具具而霸,具具而存,具具而亡。用萬乘之國者,威彊之所以立也,名聲之所以美也,敵人之所以屈也,國之所以安危臧否也,制與在此,亡乎人。……誠以其國為王者之所,亦王;以其國為危殆滅亡之所,亦危殆滅亡。殷之日,案以中立無有所偏而為縱橫之事,偃然案兵無動,以觀夫暴國之相卒也。案平政教,審節奏,砥礪百姓,為是之日,而兵剸天下勁矣。案然修仁義,伉隆高,正法則,選賢良,養百姓,為是之日,而名聲剸天下之美矣。權者重之,兵者勁之,名聲者美之。夫堯、舜者,一天下也,不能加毫末於是矣。
2008-07-30 23:52:39 補充:
2. 百感交集 ~ 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衛洗馬初欲渡江,形神慘悴,語左右云,見此芒芒,不覺百端交集。亦作百感交集。
3. 百聞不如一見 ~ 出處 : 《漢書.卷六九.趙充國辛慶忌傳.趙充國》
時充國年七十餘,上老之,使御史大夫丙吉問誰可將者,充國對曰:「亡踰於老臣者矣。」上遣問焉,曰:「將軍度羌虜何如,當用幾人?」充國曰:「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然羌戎小夷,逆天背畔,滅亡不久;願陛下以屬老臣,勿以為憂。」上笑曰:「諾。」
2008-07-30 23:53:54 補充:
4. 班門弄斧 ~ 出處 :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據《全唐文.卷五七七.柳宗元》引)
況宗兄握炳然之文,以贊關石,廌冠銀章,榮映江湖,則嚮時之美談,必復其始。某也謂予傳卜氏之學,宜敘于首章,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
2008-07-30 23:54:08 補充:
5. 抱薪救火 ~ 出處 : 《戰國策.魏策三》
華(陽)軍之戰,魏不勝秦。明年將使段干崇割地而講。孫臣謂魏王曰:「魏不以敗之上割,可謂善用不勝矣,而秦不以勝之上割,可謂不能用勝矣。今處期年乃欲割,是群臣之私而王不知也。且夫欲璽者,段干子也,王因使之割地;欲地者,秦也,而王因使之受璽。夫欲璽者制地,而欲地者制璽,其勢必無魏矣。且夫姦臣固皆欲以地事秦;以地事秦,譬猶抱薪而救火也,薪不盡則火不止。今王之地有盡,而秦之求無窮,是薪火之說也。」
2008-07-30 23:55:03 補充:
6. 杯弓蛇影 ~ 出處 : 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九.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
《管子》書:「齊公出於澤,見衣紫衣,大如轂,長如轅,拱手而立。還歸,寢疾,數月不出。有皇士者,見公語,驚曰:『物惡能傷公!公自傷也。此所謂澤神委蛇者也,唯霸主乃得見之。』於是桓公欣然笑,不終日而病愈。」予之祖父郴,為汲令,以夏至日詣見主簿杜宣,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於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攻治萬端,不為愈。後郴因事過至宣家,闚視,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
2008-07-30 23:55:47 補充:
郴還聽事,思惟良久,顧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侍徐扶輦載宣,於故處設酒,盃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甚夷懌,由是瘳平,官至尚書,歷四郡,有威名焉。
2008-07-30 23:56:07 補充:
7. 不寒而慄 ~ 出處《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義縱》
義縱自河內遷為南陽太守,聞寧成家居南陽,及縱至關,寧成側行送迎,然縱氣盛,弗為禮。至郡,遂案寧氏,盡破碎其家。成坐有罪,及孔、暴之屬皆(奔)亡,南陽吏民重足一跡。而平氏朱彊、杜衍、杜周為縱牙爪之吏,任用,遷為廷史。軍數出定襄,定襄吏民亂敗,於是徙縱為定襄太守。縱至,掩定襄獄中重罪輕繫二百餘人,及賓客昆弟私入相視亦二百餘人。縱一捕鞠,曰「為死罪解脫」。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栗,猾民佐吏為治。
2008-07-30 23:56:26 補充:
8. 不入虎穴(音月),焉(音煙)得虎子 (要埋讀音) ~ 出處 : 《東觀漢記.卷一六.班超傳》
(竇)固又遣與從事郭恂俱使西域,鄯善王廣禮敬甚備,後更疏懈。超謂其官屬曰:「寧覺廣志意薄乎?此必有匈奴使來也。」召侍胡詐之曰:「匈奴使來數日,安在?」侍胡具服。超悉會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不探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驚怖,可殄盡。鄯善破膽,功成事立也。」眾曰:「善。」遂將吏士往奔虜營。超手格殺三人,斬得匈奴使屋類帶副使比離支首及節,明日乃還告郭恂,恂大驚,既而色動。超知其意,舉手曰:「掾雖不行,班超何心獨擅之乎?」恂乃悅。
2008-07-30 23:57:02 補充:
9. 不學無術 ~ 出處《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
贊曰:「霍光以結髮內侍,起於階闥之間,確然秉志,誼形於主。受襁褓之託,任漢室之寄,當廟堂,擁幼君,摧燕王,仆上官,因權制敵,以成其忠。處廢置之際,臨大節而不可奪,遂匡國家,安社稷。擁昭立宣,光為師保,雖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學亡術,闇於大理,陰妻邪謀,立女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顛覆之禍,死財三年,宗族誅夷,哀哉!」
2008-07-30 23:57:35 補充:
10.不遺餘力 ~ 出處《戰國策.趙策三》
秦攻趙於長平,大破之,引兵而歸。因使人索六城於趙而講。趙計未定。樓緩新從秦來,趙王與樓緩計之曰:「與秦城何如?不與何如?」樓緩辭讓曰:「此非人臣之所能知也。」王曰:「雖然,試言公之私。」樓緩曰:「……今臣新從秦來,而言勿與,則非計也;言與之,則恐王以臣之為秦也。故不敢對。使臣得為王計之,不如予之。」王曰:「諾。」虞卿聞之,入見王,王以樓緩言告之。虞卿曰:「此飾說也。」秦既解邯鄲之圍,而趙王入朝,使趙郝約事於秦,割六縣而講。
2008-07-30 23:58:04 補充:
王曰:「何謂也?」虞卿曰:「秦之攻趙也,倦而歸乎?王以其力尚能進,愛王而不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必以倦而歸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歸。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攻以資之,是助秦自攻也。來年秦復攻王,王無以救矣。」……因發虞卿東見齊王,與之謀秦。虞卿未反,秦之使者已在趙矣。樓緩聞之,逃去。
2008-07-30 23:58:18 補充:
11.不自量力 ~ 出處 :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回》
東海役臣句踐,不自量力,得罪邊境。亦作自不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