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腹痛--証名。辨証首先要注意寒熱,虛實,氣血。
從部位辨,痛在大腹,多屬脾,
胃;痛在臍腹,多屬大小腸;
痛在臍下正中,多屬膀胱與腎;
痛在臍下兩側,多與肝經有關。
從狷邪辨,有寒,熱,濕,食積,蟲積,氣滯,瘀血等不同。
現代觀點:
如肝膿腫可通過膈神經的聯系而產生右肩,背部疼痛。
腹痛的原因甚多,從臨床實際,可將腹痛分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兩類:
急性腹痛的臨床特點是起病急,病情重和變化快。
內,外,婦產和兒科等疾病均可出現急性腹痛,其屬外科范圍者臨床上習稱 "急腹症"。
慢性腹痛的特點是起病緩慢,病程長及病因多。
問診要點:
腹痛發生的時間,起病的緩急,腹痛的部位,性質,程度,與飲食的關系,緩解因素及伴隨症狀,是陣發性還是持續性。
要問清腹部外傷,手術史,吐,便蛔蟲史及以往類似之腹痛史,并詢問患者的年齡,職業,生活習慣及藥物治療情況等。
對生育年齡婦女,要問月經,婚姻及生育情況。此外,還詢問腹外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肺炎累及膈胸膜時,鉛中毒等)所引起的腹痛。
----------------------------------------------------------------------------------------
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部位發生的疼痛。
【病因】
腹痛的發生﹐常與外感時邪﹐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及素體陽虛等因素有關。
外感時邪﹕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其性凝滯收引。寒邪侵襲﹐脾胃運化失健﹐氣血流行滯澀﹐則可引起疼痛。如《素問‧舉痛論》說﹕"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若寒邪不解﹐鬱而化熱﹐或暑邪濕熱中阻﹐邪氣壅滯于內﹐脾胃運化失調﹐腸道傳導失司﹐腑氣不通﹐亦可引起腹痛。如《素問‧舉痛論》說﹕"熱氣留于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干﹐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
飲食不節﹕暴飲暴食﹐傷及脾胃﹐食滯內停﹔或恣食甘肥辛辣之品﹐或食入餿腐不洁之物﹐致濕熱穢濁滯留腸胃﹔或過食生泠﹐遏阻脾陽﹐也能影響脾胃之健運﹐使氣機失于調暢﹐腑氣通降不利﹐而發生腹痛。
情志失調﹕情志怫鬱﹐懮思惱怒﹐肝失絛達﹐氣血鬱滯﹔或肝氣橫逆﹐乘犯脾胃﹐肝脾失和﹐氣機不暢而為腹痛。
陽氣素虛﹕素體陽虛﹐脾陽不振﹐運化無權﹔或真火不足﹐寒從內生﹐氣血不能溫養臟腑﹐而致虛寒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