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終止對台售武, 美國人[轉性] ?

2008-07-24 2:55 pm
馬英九口中的[不武], 是[備戰才能止戰], [能打才能不打].
美國現在突然宣佈停售軍備給台灣, 理由是:-
海峽二岸的局勢已緩和, 軍事衝突[非常,非常不可能].
(一) 你認為美國人為何忽然[轉性]??
1) 北京之壓力?
2) 朝鮮核問題上美國和中國交換條件?
3) 美國在吊馬英九胃口, 給他造成不安全感, 今後更靠攏美國?
(二) 如你是馬英九, 你會怎辦 ??


回答 (5)

2008-07-24 6:13 pm
✔ 最佳答案
美國總統要換屆,所以不賣武器給台灣的是布殊,而不是新任總統,到新任總統上台後,又會再出售武器給台灣,正如樓上所說,吹呀!
其次是,今天美國需要中國的幫忙,亦即有求於中國,所以才給中國些好處。如若伊拉克、阿富汗的戰事已完全結束,中東局勢又已平穩,那美國就會繼續出售武器給台灣,而不用看中國的面色做人。
再來,這是一個假設。因當年說要出售給台灣的武器,美國是已沒有生產線,必需向國外訂購。而外國,有生產線的國家,因與中國有龐大的經濟利益,所以不接美國的訂單,因不想為了短期的利益而失去長期與中國的良好關係。記著,在國際政治環境中,只有利益而沒有盟友,說為你兩肋插腰,那是騙人的。所以說不賣武器,可能就是這些她自己沒有或訂不到的武器,說出來,台灣不會生氣(因為還得靠這個乾爸保護),中國又開心,多好。
2008-07-24 10:32 pm
中台開戰, 在沒有第三者介入下, 閣下估計台灣可以『生存』多少天? 論軍力, 論武備, 台灣根本全無勝算。想當年, 蔣中正遷台後, 經休養生息及大張軍備後, 便以其子蔣經國為三軍總司令反攻大陸, 但一經接戰, 台軍便於短短期間兵敗如山倒, 經此一役, 蔣公深知要重奪神州大地已再沒可能了, 按以當時大陸的閉關自守狀況下, 仍有如此軍力瞬間擊退台軍, 更遑論今日連美國也忌憚三分之軍力了。
所以話, 今日美暫停售軍武予台, 最重要的是馬英九之上任, 他要全力攪好與國內關係, 不想在與美購武方面得罪國內, 若仍是扁扁在位, 想情況會是如何? 人家不買, 美國只可稱『海峽二岸的局勢已緩和』作停售之下台階了, 你估以美國今時今日的經濟狀況, 不想多賣軍備能多賺點外匯嗎? 而且軍火生意利錢那麼高, 並今日不賣, 明天便過時了, 所以不要抬舉美國真的是那麼清高, 那麼深明大義了, 只不過是得不到的葡萄是酸的而已!
2008-07-24 8:29 pm
美國實際上己經走上了窮途末路皆段, 次案危機足以令美國步入衰退期,更甚者或是滯脹期, 美國現在突然宣佈停售軍備給台灣衹是援兵之計, 幾佰億美元生意及日後昂貴的保養費點會咁容易放棄呀 !! 這應該是美國大選前為争取選票的一種把戲 ! 任何一方當選總统後便會馬上改變主意了! 甚麼北京施壓,朝鮮核問題妥協, 吊馬英九胃口都不會是,看著嘲吧 !
美國人民己經享盡榮華富貴多年, 因為刮盡全世界貧苦國家利益, 包括中國大陸, 美國人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工以極低廉的價錢定購貨品多年, 國民亦可無需付任何首期便可以購買超級豪宅用數拾年按揭分期付款, 按完又可以加按, 終於爆出次按風暴, 禍及全世界出現金融危機. 美國現在更不顧國際道義, 不停減息貶低美元作大幅減債, 中國又被美元大幅貶值及次按損失撥備, 損失極大,因為全世界最重要的石油及主要食品都用美元結算, 美元大幅貶值令到它們的價格大幅標升, 令貧苦國家人民苦不堪言!! 美國人的民主假面具己被撕破 !! 美國的民主魔鬼面具原是用來欺騙世界及弱勢社群的利器吧 !! 愛慕美式民主的人快醒覺吧 !!!
2008-07-24 8:19 pm
我想,除了要討好中國,令中國協助解決其它國際問題外,還有一個原因。
台灣和大陸的關係緩和,更有可能在不久將來「統一」。
台灣的武器,「統一」後極可能落在大陸手上。這對美國十分不利。
以後,除非賣垃圾,常規,或落後的軍事設備,否則美國是不會賣給台灣的了。(垃圾,常規,或落後的軍事設備,台灣亦不想買)

2008-07-25 11:56:06 補充:
luckyman360d 的角度應該很重要!支持!
2008-07-24 4:50 pm
美國人正一係大姦九和攪屎棍,專問蝦蝦霸霸,扮曬國際警察和大哥大。你估佢地唔想買武器給臺灣呀!又有錢揾又可以破壞臺海關係。
最重要的是政治問題,今年是美國大選年,布殊一定想自己友選到總統,但係中國現在的影響力在國際社會上極大,如果買武器給臺灣,激怒中國,在中東(伊朗)、北韓做手腳,點着個火頭就唔掂。等送選到之後,立刻變面買武器給臺灣,吹呀?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51:2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724000051KK0039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