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怠惰』而無法「靜心」,對【佛教】而言要如何約束自我呢?

2008-07-19 7:20 pm
有時人很容易因煩腦或壓力等等因素導致『怠惰』的問題(←意味某些關係使得其懶散而不做任何事或不想努力),導致一直無法「靜心」下來(←做任何事情時,如:讀書、工作等等自己份內之事),當此問題面對【佛教】,有何辦法能夠讓自己“清淨”自我本身的心中壓力(煩腦之事)或“約束”自我(檢點自己懶散問題)呢?(←如何抗拒周遭環境或對於人、事、物的誘惑)
更新1:

~ 感謝各位大德的回答,個個回答都很不錯,實在很難選出最佳解答。為了公平起見,將採取投票選出最佳解答,謝謝。 ~

回答 (13)

2008-08-03 8:56 am
怠惰是人的通病,我也有這樣的毛病,在修行上更是如此,常給自己找藉口拖延怠惰。

先以世間法來處理,我自己是以不斷的“自我催眠”,或叫“自我提醒”,每天早上醒來盥洗的時候,對著鏡子裡的自己不斷提醒、打氣。空下來的時候,也默默對自己提醒、打氣。

如以佛法來說,我學的是生命能,不是佛教(我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但和佛教的理論幾乎完全相近。我們需要每天靜坐,以往是早上坐一次(20~30分鐘),從幾個月前起我已經早晚各坐一次,最近還想中午再加一場(因怠惰尚未如此進行)。

靜坐也是禪定的一種方法,可以增加定力,定力增加,內心自然清淨,你講的「靜心」問題,也當然迎刃而解。
2008-08-02 7:35 pm
路不走沒辦法到達
苦不受沒辦法消除

其實我是高二生
關於靜不下心
這一直都是我的問題

而我會選擇看大愛台
或是看一些有啟示性的書
週邊又是適合讀書的好環境

這樣就夠了
重點不是讓律法來約束你
而是你自己可以用靜思語或是座右銘
來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我並不覺得人是動物
需要他人鞭策才可以制住自己

關鍵還是在自己
肯不肯多花時間想一想呢
2008-08-02 3:33 am
善知識

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少成若天性 習慣成自然

對治方法是用三個月至半年時間學習並落實弟子規因為弟子規是倫理道德教育

凡是有違背弟子規的心理行為自己一定要承認是錯的 是違背自性德行 一定要把它改正過來百分之百落實弟子規於日常生活中處事待人接物上

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弟子規 令諸弟子規 念念增長不容毫分 不善夾雜 諸惡永斷 圓滿弟子規就能克服五欲六塵 煩惱習氣

福慧雙修 南無阿彌陀佛


參考: 淨空法師講記
2008-07-26 6:02 am
在佛法裏有五力,信.進.念.定.慧.
要有信心自己能處理問題,才能產生精進力,而後有正念,再來有恆心與定力,繼而生起智慧.
清淡飲食能幫助心清淨,少食亦能有幫助.做瑜珈也有效.靜坐觀呼吸是佛最讚歎,最好的方法.
2008-07-21 4:15 pm
DEAR:

『怠惰』、『懶散』都是我們的習氣。在佛家又作【煩惱習、餘習】。由於我們的思想及行為經常生起的習慣、習性。習氣所以如此重,是無量劫以來所累積的通病,的確要把戒持好是不容易的,但是不把戒持好,心地必將放逸,因放逸而造業,因造業而感召痛苦的果報,乃至沉淪於生死的深淵。

戒持就是對治我們的貪瞋癡,貪瞋癡滅,心則清淨,若心清淨,所在之處,皆為淨土,其心若不淨,皆是穢土,淨穢在心,不在國土,發心向佛道,是生淨佛國土。

凡夫在因地修行,必須願力堅強,心要稟持持戒的重要性,畢竟,持戒可以令凡夫由生死的此岸到達解脫的彼岸,持戒能由煩惱的此岸可到達清淨的彼岸,持戒能由流轉的此岸到達還滅的彼岸,持戒能由凡夫的此岸到達聖者的彼岸。

同樣的理由,如果不能持戒,那將會繼續不斷的流轉生死,感召無量痛苦的果報,始終於六道往返不休,於三界沉溺永無止息。

【煩惱】煩惱由心境對立,因而感召苦受,六根對六塵生六識,六識是分別外境,由七識對分別之境產生執好執壞,於是引生種種煩惱,而且性質不一樣,痛苦的差別自然不同,若欲斷除(淨化)煩惱,應由七識執著淨化成平等性智,或以般若智慧透視七識執著當下無自性空,七識空性,不生執染,那麼,前五、六識與後八識也就自然淨化解脫,一切煩惱則不得由生。

煩惱是自作自受的果報,既是自作,理應自解,自己知病本所在,對症下藥,無不痊癒;若不自解,由他人解縛,終不得解。當知煩惱本不縛人,解從何生?無縛無解,煩惱從何而來?

每個人都有業障,業障的確有輕重之別,由無量劫以來廣造諸惡所得之果報,業障重因而念佛的話,的確不容易念得下去,不念佛還好,越念妄想越多,念佛之心定不下來,這位仁者請注意!當我們真正要下功夫念佛之際,妄想就緊跟著而來,佛號念得不堅實,這是初步念佛的功夫,是正常的現象,要繼續加倍努力佛號增加,提起悲心而念,佛號由心起,由口而念,句句入耳,聽得歷歷分明,達成心到、口到、,耳到,如此三到共成一心,即有攝伏妄想之功,日久純熟,念佛功力自然得力,即能念得三昧現前。

維摩詰經云:『若有縛則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是為入不二法門。』

念佛根本意趣,就是要達到一心不亂為宗。使清淨本性顯露而已!念佛的原理很多,古大德常令我們參究: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是不二的,不是離開能念之心另有所念之佛,也不是離開所念之佛另有能念之心;更進一步說,能念之心即是所念之佛,所念之佛即是能念之心,能念所念不二,當下能所不一不二,一心現前,這就是所謂念佛三昧。

凡夫在因地學佛的過程,道心往往不易堅固,如空中的羽毛,隨風飄動,無有定處,時冷時熱,這是很正常的情況,若遇到這種現象,更應該抖擻精神勇猛精進,凡夫在因地修行是應該帶有勉強的意願,因為懈怠的習氣已經無量劫以來就本有了,若不帶勉強的意志力,始終易被懈怠之心所蒙蔽,因而不得自知,甚至知而無法前進。

我們在修行學佛的歷程,應該在正見方面先矯正,若能正見人生與宇宙的真相之後,必能從行為方面逐漸改善,日益淨化與昇華。

華嚴經云:『無量無邊眾生發菩提心,難得若一若二住不退轉。』

雜阿含經云:『若人生世間,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地獄。』


煩惱就是菩提樹、共勉,祝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2008-07-19 11:41 pm
世間皆以行為做標記
有為才有記
人會累
當你疲累之時,如果仍惦記著那些價值觀
又怎麼能好好的休息呢
2008-07-19 9:24 pm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努力的目標是甚麼?

再者,你要說服內心自己

最後,你要尋找種種方法來完成想達到的目標


菩薩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來完成目標

自己安排時間與精神,(布施)

為自己訂下一定的標準(持戒)

克服其中的寂寞與難耐(忍辱)

用成就來一次次擊破內心的迷惑(精進)

使自己能夠從陌生轉成習慣(禪定)

最後就可以融入貫通(智慧)

祝福你用六度精神來調伏煩惱 , 阿彌陀佛
2008-07-19 8:06 pm
要常提醒自己要守規矩 佛家戒律

要有安貧守道 惟慧是業 的操守觀念
參考: 地基
2008-07-19 7:56 pm
嚴格對待自己

嚴格會感覺到痛苦

痛苦的同時 感受力比較強烈

再透過反省

沒有嚴格對待自己的反省 都會跑出一大堆藉口

在靜心的時候 保護自己合理化的藉口 就會不斷出現

實際上 一點進步也沒有

做吧 嚴格對待自己

滿足貪懶的慾望 那有關於慾望的部分 就會被慾望牽引

就好像找藉口的人一樣 不會覺得自己在找藉口 的習慣

食不求飽 居不求安 敏於事 甚於言 就有道而正焉

如何對對付懶

戒 定 慧
信 願 行
參考: 大退
2008-07-19 7:28 pm
其實你的問題是很難有一個正確或者完整的答案
我想當你遇到這方面的問題
也許你可以就先讓自己休息一下
讓自己冷靜下來也許在這段時間你會領悟到一些道理自然很容易放鬆下來
佛理裡面的確有很多方法教導我們處理事情的智慧
但是不是一下兩下可以學習的來也許有人一被子也學習不來
很多市情其實學習市著放開放下 好與不好都接收下來
所謂今世果 是前世因 看的開後自然可以很容易的繼續走下去不被事情影響 相對如果一直在意下去 自己也部會快樂 心緒也會受影響 快樂不快樂都是一天 嘗試的去選擇想要的生活跳開現有的 無法改變的結果 去面對下個挑戰 比較直得


收錄日期: 2021-05-01 17:42: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719000016KK0328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