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經濟???香港昔日的經濟和現在的經濟情況是怎樣的?
香港昔日的經濟和現在的經濟情況是怎樣的????
開埠前香港的經濟:
主要行業:..............................................................................................
經濟特色:..............................................................................................
今日香港的經濟:
主要行業:..............................................................................................
經濟特色:..............................................................................................
回答 (3)
✔ 最佳答案
五年級do功課??
開埠前香港的經濟:
主要行業:漁【龍】業
經濟特色:出口香
今日香港的經濟:
主要行業:服務業
經濟特色:轉口貿易
二次大戰前:
----------------
- 農業 (元朗稻米)
- 捕魚業
- 海產加工
- 貨物轉口 (主要是英國商行的橋頭堡)
二次大戰、中共成立後 - 大量中國資本家南遷到港
----------------------------------------------------------------------
- 農業 (稻米+蔬菜)
- 捕魚業
- 輕工業 (紡織、金屬、食品加工)
- 造船及維修 (黃埔船塢)
- 貨物轉口 (主要是英國商行的橋頭堡)
- 建築業。(修橋補路)
六十年代末---八十年代中葉
---------------------------------------
- 輕工業 (紡織、玩具、電子、眼鏡、印刷業)
- 貨物轉口 (國際)
- 建築業。
- 飲食業。
- 傳媒及電影業。
九十年代中業---現在
-----------------------------
- 通訊業。
- 服務業。(產品設計、物流)
- 貨物轉口 (國際)
- 旅遊業。
特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經濟逐步起飛,社會面貌出現很大改變。而當時渡輪是唯一連接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的交通工具,灣仔碼頭是當時比較繁忙的碼頭之一。
在早於二十年代,香港政府已發展灣仔。六十年代,更致力移山填海工程,提供今日多棟政府大樓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用地。
1953年,石硤尾木屋區發生大火,其後香港政府在原地興建七層高的H型徙置大廈,安置災民,開始了政府負責興建公共房屋的時代。
1973年,政府提出 “ 十年建屋計劃 ”,成立新界拓展處,銳意發展的沙田,迅速由瀕臨海邊的低窪農地發展為一個新市鎮。
戰後香港是個年輕的社會,嬰兒出生率高,街頭巷尾總是街童處處。由於經濟環境較差,父母多要為口奔馳,加上遊戲場所缺乏,孩子們必須懂得照顧自己和自得其樂。
在五、六十年代貧窮家庭的父母多外出工作,身為哥哥姊姊,要負責照顧弟妹,從而反影互相幫助及手足情深的情景。
父母要出外幹活,又不能留下子女不顧,於是就出現這種 “ 同心合力 ” 的場面,小孩也可以幫上一點忙!
小孩子為了賺點生活費,經常聯群結隊,跑到街上為人擦鞋,可謂年紀小小出來找食!
有很多窮人住在簡陋的木屋,燒飯和吃飯都在屋外的簷下,蓆地而坐享受片刻的溫馨
踏入21世紀,香港的資訊科技和經濟改革一日千里,交通四通發達。本港亦有一個自由貿易的港口,歡迎世界各地的企業家來本港投資和貿易。在教育方面,本港 的學生可享有九年免費教育;在福利方面,本港老人家可享有社會福利處發放的綜緩金等……失業人士,政府就增加就業機會和培訓等措施。對比下的舊香港,可算 是兩個世界的分別。
收錄日期: 2021-05-03 13:06:2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717000051KK0300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