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資料??

2008-07-16 9:08 pm
<1> 朝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生年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職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重要著作: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5)

2008-07-16 11:30 pm
✔ 最佳答案
李時珍Li Shih Chen(約1518年-1593年),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人,生於蘄州亦卒於蘄州。李時珍是中國明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醫學家、藥學家和博物學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綱目》是本草學集大成的著作,對後世的醫學和博物學研究影響深遠。



李時珍出身於一個世醫家庭:祖父是「鈴醫」;父親李言聞,號月池,也是當地名醫。由於家庭的熏陶,李時珍從小就喜愛醫藥。由於當時從醫者的社會地位不高,所以身為醫生的父親李言聞只希望他讀書應考以光宗耀祖,並不鼓勵他習醫。李時珍在14歲的時候不負父望順利的成為秀才,但是之後3次參加鄉試欲成舉人,都難以遂願,兼之他對醫學的濃厚興趣一直有增無減,於是決定棄儒從醫專心研究醫藥。



李時珍在30歲時成為當地名醫,楚王聽說後聘他為奉祠,掌管良醫所事務。1556年,經舉薦補太醫院之闕,李時珍在京師金陵供職了一年。辭職回家後,他在雨湖北岸構築新居,題名「紅花園」,並在此行醫。



在他行醫救人期間,他發現古代的本草書籍,「品數既煩,名稱多雜。或一物析為二三,或二物混為一品」(《明外史本傳》)。特別是許多毒性藥品,竟被認為可以「久服延年」,而遺禍無窮。李時珍多次上書朝廷要求重整醫書的資料,可惜並無回應,於是他便利用在良醫所和太醫院閱讀的大量醫籍和堅實的文史基礎,親自對中國歷代有關藥物學的著作進行了整理。



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於藥名混雜,往往弄不清藥物的形狀生長的情況。過去的本草書,雖然作了反覆的解釋,但是由於有些作者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而是在書本上抄來抄去在「紙上猜度」,所以越解釋越糊塗,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於是李時珍在徒弟龐憲、兒子建元的伴隨下,遠涉深山曠野,觀察和收集藥物標本。除了不辭勞苦到各地採藥及以自身試藥,他還遍訪名醫宿儒,併到處訪問漁夫、農夫等平民以搜集民間驗方。他首先在家鄉蘄州一帶採訪。後來,他多次出外採訪。除湖廣外,還到過江西、江蘇、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過。盛產藥材的江西廬山和南京的攝山、茅山、牛首山,估計也有他的足跡。後人為此寫了「遠窮僻壤之產,險探麓之華」的詩句,反映他遠途跋涉,四方採訪的生活。經過30年後,終於著成了《本草綱目》,後來又花了12年修訂三次。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李時珍逝世,葬於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東南2公里的雨湖之濱。(參看李時珍墓)1596年,也就是李時珍逝世後的第三年,《本草綱目》在南京正式刊行。此外他還著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瀕湖集簡方》、《三焦客難》、《命門考》、《五臟圖論》、《瀕湖醫案》等,除前兩種外皆失傳。
參考: me
2008-07-17 6:43 pm
李時珍是中國 明代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寫的《本草綱目》,對中醫學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李時珍的家庭世代行醫。當時,行醫是被人鄙視的行業。李時珍的父親雖然是位名醫師,但不願兒子也當醫師,希望他多讀幾年書,將來能做官。可是,李時珍在父親的潛移默化下,從小就對醫學有著濃厚的興趣,時時留意父親診病的過程,還暗中記下不少藥方。有一回,父親在醫治一個身患頑疾的病人時,想不出有效的藥方,李時珍輕聲地說出一個古代秘方。父親一聽,正是對症良方,於是便同意讓他學醫。
除了家學淵源之外,李時珍又跟隨名醫師鑽研醫理。後來,他一邊行醫,一邊博覽醫書,在醫學上的造詣日益精深。因為他在診治與用藥上常常有新發明,治愈了許多棘手的病症,所以名聲鵲起,很快就傳遍了大江南北,慕名求醫的人絡繹不絕。
據說有一次,安徽省一名產婦在分娩時昏迷不醒,當地醫師診斷她已死亡,吩咐她的家人將她埋葬。正好李時珍路過那裏,產婦的家人請求李時珍救治。經過仔細診察後,李時珍斷定這名產婦並非真的死亡,就在她胸部扎了一針。不久,這名產婦漸漸蘇醒過來,嬰兒也安然無恙地出世了。另一次,有個小孩子患了一種喜歡吃燈花的怪病。他每次聞到燈花的氣味,便哭著要吃。家人遍求名醫,屢治無效。李時珍診察後,斷定是肚子裏的寄生蟲在作祟,立刻給他治療,結果痊愈了。
李時珍平日非常體恤窮人,常常免費為他們治病。地方上傳染病猖獗的時候,他還贈藥給病人,因此很受人們愛戴。
李時珍一面行醫,一面研究藥物。由於學養深厚,思想敏銳,他發現舊的藥物書有不少謬誤,認為有必要對傳統的本草學,進行一次有系統的大修正、大補充和大總結。於是,他到處奔走,爭取朝廷重修《本草》,但是始終不能如願。為了不再耽誤重修本草學的工作,他毅然立下宏願——編寫一部綱目分明、內容可靠的藥物書。
李時珍為了編寫這部書,不但在替人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還不辭勞苦,親自到各地去考察、採訪,並搜集藥物、標本和驗方。他不怕山高路遠,不畏嚴寒酷暑,走遍了產藥材的名山。許多藥材他都冒險親自嚐一嚐,判斷它們的性能、味道和功用。他訪問了千百名醫師、農夫、漁民和獵人,從他們那裏學到了許多無法從書本上得到的醫學知識。
在編寫過程中,李時珍參閱了八百多種古代醫藥著作和有關書籍,所記的筆記也裝滿了好幾個櫃子。他從三十五歲開始,到六十一歲為止,花了整整二十七年的時間,不知熬了多少個長夜,傾注了多少心血,才完成這一部劃時代的巨著——《本草綱目》。
這部藥物學巨著,早已被譯成多國文字,流傳到世界各地,成為世界醫學史上一部偉大的著作。 HY
2008-07-17 4:07 am
醫聖李時珍





 

圖片參考:http://www.lai-obs.com/sbb/green.gif

出生年代
 

 
 
字; 東璧, 生於西元1518年, (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卒於西元1593年, (明神宗萬曆二十一年),享年75歲.
 

 
 
 
 

 

圖片參考:http://www.lai-obs.com/sbb/green.gif

出生地
 

 
 
湖北蘄州東門外瓦硝壩, 今之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
 

 
 
 
 

 

圖片參考:http://www.lai-obs.com/sbb/green.gif

背景環境
 

 
 
李時珍成長於世代業醫的人家, 雖然他的父親--當地名醫李言聞--一再要求他精研四書五經, 以期出人頭地, 結果是三次鄉試都落榜, 李時珍只好繼承家業, 走上了研習醫藥的道路.
經由父親的親授和實踐, 李時珍的醫術日益精進, 逐漸名聞遐邇, 明嘉靖年間封藩在武昌的楚王聘他為王府奉祠正, 掌管良醫所事務, 不久又推薦到京城, 在太醫院當御醫.
太醫院是岐黃名家聚集之地, 透過與各名醫的接觸共事, 大大豐富了李時珍的閱歷.同時, 浩瀚的皇室藏書, 道地的御用藥材, 更開拓了他的視野, 增長了見識, 這些都為他日後編寫"本草綱目"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圖片參考:http://www.lai-obs.com/sbb/green.gif

本草綱目
 

 
 
在長期的行醫過程當中, 李時珍發現以往的本草書有不少錯誤, 而且有些用藥經驗已不切實際, 於是立下了重修本草的宏願. 他研讀了大量醫藥專書, 並博覽子史經傳, 聲韻農圃, 醫卜星相, 樂府諸家等古藉. 李時珍並跑出書齋, 就藥物研究諸問題, 廣泛地向農夫, 魚民, 獵戶, 樵夫, 及民間醫生請益, 並躬親實踐, 深入實地作種種必要的考察, 他傾畢生的精力和心血, 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 並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完成"本草綱目"這部巨著, 在將近三十年期間, 前後三易其稿,當他最終編定完稿時, 已從生氣勃勃的青年, 變成髮蒼蒼的老人了.
本草綱目有系統地總結了明代以前的所有藥物成就, 全書近二百萬字, 共五十二卷.卷一卷二為本草序列, 卷三卷四為百病主治藥, 從卷五到卷十二, 將所收集的一八九二種藥物劃歸十六部, 六十類分述. 書中附方達一萬餘首, 插圖一千多幅, 每種藥物之下依次分為釋名, 集解, 正誤, 修治, 氣味, 主治, 發明, 附方等項,可謂條理清析, 內容完備.
本草綱目的巨大成就不僅表現在藥物學方面, 而且還旁及天文, 地質, 化學, 植物學等方面, 堪稱我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http://www.lai-obs.com/sbb/page6-2.htm
李時珍資料
參考: 天之心
2008-07-17 2:47 am
李時珍Li Shih Chen(約1518年-1593年),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人,生於蘄州亦卒于蘄州。李時珍是中國明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醫學家、藥學家和博物學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綱目》是本草學集大成的著作,對後世的醫學和博物學研究影響深遠。

2008-07-16 18:52:01 補充: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6%99%82%E7%8F%8D
2008-07-16 9:17 pm
人名。(西元1518~1593)字東壁,晚號瀕湖老人,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人。明代醫藥學家。官楚王府奉祠正。耗費三十年時光撰寫本草綱目一書,為包括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的醫學寶典。此外又著有奇經八脈考、瀕湖醫案等。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49: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716000051KK0107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