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人士的定義

2008-07-16 7:20 am
在香港有什麼條件才被稱作『中產人士』?

回答 (1)

2008-07-16 10:45 pm
✔ 最佳答案
中產的定義眾說紛紜,全球沒有統一標準,收入是其中一個指標。按民間團體「中產動力」定義,在香港個人月入 1 萬 5 千元至 3 萬元,或家庭入息 2 萬 5 千元至 5 萬元,為「中產階層」。其次是參照學歷水平、穩定職業和消費模式,也有論者認為是從事腦力勞動的白領或專業╱經理等管理階層。 一向以來,香港中產相信透過自身的努力而攀升社會階梯的遊戲規則,這亦是中產的價值所在。 中產堪稱為自由開放、自力更生的完美化身,不過有時亦顯得塗脂抹粉。「炫耀性消費的享樂主義文化近年在中產階層蔓延,腕上的勞力士名表、身上 LV 名牌手袋,成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為了換取別人尊敬的目光,他們被迫花心思營造貴族形象。」 呂大樂在《中產好痛》指出,香港中產曾被標籤為「政治冷感」,至九七後的金融風暴,中產陷入「負資產」及裁員減薪的困境,在對特區政府失望下,他們重新發現政治。23 條立法更觸動他們害怕失去自由法治的政治神經,驅使他們於 03 年 7 月 1 日大舉走上街頭;民間智庫如「三十會」、「中產動力」等組織亦相繼成立。看到這裡,你會認為自己是中產嗎?不如以日常消費模式作一個測試。你是否服裝品牌 ZARA、Uniqlo 及 H&M 的常客?是否貪其設計品味讓人感覺高檔,而售價卻只是一般名牌的 1/5?原來,ZARA 一年可以賣出 4 萬件衣服、每 1.5 天就在地球上開一間分店。而用日本設計、中國製造的 Uniqlo,一年也可大賺 3,000 億日圓。因為這些企業看準了「中產下流化」的大市場。 最近,政府統計處的資料顯示,香港貧富懸殊有惡化跡象,家庭收入兩極化。根據統計處《2006 年中期人口統計簡要報告》,中等入息家庭的數目由 96 年的 61.2% 減至去年的 55%,顯示本港中產正在減少。 被繙譯成多種語言的暢銷書《下流社會》,深刻地分析一種「M 型社會」的發展過程,形成高收入階層與低下層增多、中間層則低落的 M 型化——中產階級的流失。「下流人」(特指 30 至 35 年齡層)的生活,雖未至於捉襟見肘,但收入與心態同步沉淪,無論是溝通與生活能力、工作、學習和消費積極性都偏低,看不見未來。 書中指出,在全球化、集團化、科技化的衝擊之下,專業人才不管怎麼辛勤工作,賺到的最大利潤還是回到「企業」本身。這個企業如同信仰一樣聳立在員工的內心,他們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新貧階級」,依舊為公司賣命。 面對新經濟出現帶來的衝擊,苦無出路的中產是否應看一本投資攻略?坊間開始流行「自助」、「自救」及應變的書籍,多少反映了民眾心態的轉變。例如,《Who Moved My Cheese》一書廣受注意,因它導引向積極應變:不要滿足於現況;對身邊事物的變化,不再問是否合理、公平、公義,二話不說,只從應變策略的方向去想。 網站「中產部落」有網友發表意見:「愈是低收入中下階層的人,他們追求奢華的傾向就更明顯。現在許多人明明所得下降了,但是消費品味卻比過去都要來得高,連小小 MP3 播放器,都寧願捨棄便宜輕巧的產品,而去買價格貴上 3 倍的 iPod,他們追求的是一種『迷你奢華』(Mini Luxury)。」 此外,強調知識、個性、創意的「BOBO 族」,也許亦能帶來新思維。《BOBO 族:新社會精英崛起》這樣介紹這群中上階層精英分子,「從樸素的外表上,更可能無法判斷出哪位是 BOBO 一族。他們願意花費更多的時間來研究全套的釣魚設備,願意花大力氣在自家的草地上修剪一個上午的灌木叢」,提出不以物質、金錢衡量階級身份的價值觀。從歷史發展來看,「中產」的定義跟社會環境和結構的演變是密不可分的。「追溯到封建時代,布爾喬亞(bourgeoisie,即資產階級)處於王室貴族與農民之間,屬社會的中層;到了 19 世紀資本主義社會,王室沒落,布爾喬亞成了社會的上層。一些被稱為『小資產階級』(petit bourgeoisie)的小型獨立生產者和自由專業者,則成了中產。」(《BOBO族:新社會精英崛起》)本地社會學者呂大樂認為:「從經濟、文化和政治等取向定義何謂『中產』(middle-class),但這些因素卻是流動不定的。」(《香港中產階級處境觀察》)根據他的分析,本地中產階級的到來,是在 70 年代中後時期。二戰後,經濟快速發展,香港轉型為財經中心,增加了大量專業、經理及管理人員職位,為當時的年輕人提供向上流動的機會,令不少低下階層的戰後嬰兒能晉升至中產。


收錄日期: 2021-04-11 16:38:1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715000051KK0340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