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有幾多種?

2008-07-16 2:41 am
槍有幾多種?
來福槍,步槍,手槍,機槍......
咩系來福槍?
全自動,半自動,非自動(?)有咩分別?
手槍又分幾多種?比較出名既有咩?左輪,黑星?

回答 (2)

2008-07-16 2:53 am
✔ 最佳答案
手槍(英語Handgun或Pistol)是能單手握持發射的小型槍械。多用於近戰和自衛,一般有效殺傷距離約50米,通常使用低威力的手槍子彈。


左輪手槍或轉輪手槍(Revolver),是一種屬手槍類的小型槍械。其轉輪一般有5到6個彈巢,亦有高達10個彈巢,子彈安裝在彈巢中,可以逐發射擊[1]。轉輪為了配合多數人使用右手的習慣,多為向左擺出,因此中文常稱為「左輪手槍」,其實原文名稱意為「轉輪手槍」,與左右實無任何關聯。

優點
* 射擊準確度較半自動手槍高。
* 故障排除迅速,在射擊時子彈如出現不能擊發時,雙動式只需再次扣動扳機,就可以擊發下一發子彈,避免了在戰鬥中火力出現突然中斷的危險。
* 由於在射擊過程中無自動手槍的排彈殼、套筒往復運動等動作,穩定性高,較適合執行特殊任務的場合。
* 操作簡單,學習過程須時較短。
* 對彈藥選擇性低,可以使用同口徑的半自動手槍或衝鋒槍彈藥。
* 因為除了中折式構造的類型外,一般因為較堅固而適合使用高膛壓的超音速子彈,所以有較多的大威力子彈選擇。
* 安全性較高,因除固定彈倉式構造者,都無需要保險機構,更可以在擊錘對準的「第一發」彈巢不預裝子彈,徹底杜絕走火的危險。
缺點
* 子彈裝彈數少,大部分的轉輪手槍一次最多填裝6至7發,遠低於大部分的半自動手槍。
* 因一般來說槍管與轉輪間有空隙,以致於射擊時無法使用消聲器。
* 重新填裝子彈時間較久。
* 不能像半自動手槍以後座力實行自動裝填的效果。
* 因為轉輪是圓型的並且包括了中間的軸部,所以厚度較半自動手槍為大。



半自動手槍(Semi-automatic pistol)/自動裝填手槍(self-loading pistol)是指可自動裝填、半自動發射的手槍、有時又稱自動手槍。一般的半自手槍指可以自動裝填、單發射擊,用可折式彈匣供彈,有空槍掛機裝置,彈匣可攜帶6-15發子彈,部分型號甚至可裝20發子彈。是現代軍、警、民用的主流手槍。

優點:
* 子彈能與衝鋒槍及衝鋒手槍共用
* 彈匣容量較大,雙排彈匣的型號可達十多發
* 後座力較小而且射擊時較舒適
* 射速較快
* 因為機匣密封,所以能夠使用消聲器
缺點:
* 結構較為複雜
* 保養較難
* 需要多從保險機構以降低走火危險


全自動手槍(machine pistol)、常被稱為衝鋒手槍、突擊手槍、機關手槍,是一種類似衝鋒槍用途,可全自動發射的手槍。衝鋒手槍以彈匣供彈,可連發或三發點放,但尺寸和普通手槍相似,亦可單手射擊。1932年著名的毛瑟C96手槍可算是第一種衝鋒手槍被廣泛使用的代表。


衝鋒槍(Submachine gun,SMG),一般泛指輕型的連發槍械,舊譯手提機槍或手提輕機槍[1]。衝鋒槍的英文寫法是「Submachine gun」,意為「替代性機槍」,衝鋒槍的設計者對這種武器的共同設計訴求-「輕便」及「全自動射擊」。原因是他們認為世界上第一支衝鋒槍是協約國義大利的Villar-Perosa(簡稱V.P. 或 Mod.1915),採用雙槍管設計,發射手槍子彈,裝有兩腳架但沒有槍托,外表和當時的路易斯機槍(Lewis machine gun)相近。

機關槍(Machine gun),簡稱機槍,是種全自動,可快速連續發射子彈的槍械,通常分為輕機槍、通用機槍、重機槍等幾種,口徑20毫米以上的機關槍叫「機炮」(autocannons)。
機槍為了滿足連續射擊的穩定需要,通常備有兩腳架及可安裝在三腳架或固定槍座上,主要發射步槍或更大口徑(12.7mm/14.5mm)的子彈,能快速連續射擊,以掃射為主要攻擊方式,透過綿密火網壓制對方火力點或掩護己方進攻。除了攻擊有生目標之外,也可以射擊其他無裝甲防護或薄裝甲防護的目標。

散彈槍,是指無膛線(滑膛)並以發射散彈為主的槍械,一般外型和大小與半自動步槍相似,但明顯分別是有較大口徑和粗大的槍管,設有準星或標尺,口徑達到18.2毫米。散彈槍舊稱為獵槍或滑膛槍,現在的有時又被稱為鳥槍。

卡賓槍(Carbine),原意騎兵步槍,又稱馬槍、騎槍。卡賓槍的槍管介於手槍與步槍之間,子彈初速略低,射程略近的輕便步槍。構造和普通步槍基本相同,它的名稱來源於英文「Carbine」的譯音。

2008-07-15 18:54:07 補充:
瓦斯槍(Gas Gun﹞是一種以燃燒瓦斯代替火藥作為動力的槍械,一般為外型仿造制式槍械的模型槍,子彈是塑膠BB彈,有不法份子用鋼珠彈造成重大傷害。更進一步,一些製造精密的瓦斯槍容易被不法份子改造成非法槍枝。手槍有效射程50公尺,步槍100公尺。
瓦斯槍在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的生存遊戲中經常被使用,後逐漸為更輕便的電動槍所取代。

2008-07-15 18:54:18 補充:
而在古語中英語的rifle和中文「步槍」概念有所不同,前者是泛指「有膛線槍械」,後者是指由「步卒所用的火銃」。但現在習慣來說兩者都是指步兵所使用,要以肩托著來發射的,有膛線的中型槍械。

原始有膛線槍械出現於十六世紀義大利,把起源於中國發明的突火槍和火銃等無膛線槍械改良而來,經過火繩槍、燧發槍的演變,才逐步發展成為現代步槍,而無膛線槍械後來發展成散彈槍。

2008-07-15 18:54:30 補充:
突擊步槍(Assault rifle-AR)概念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當時德國根據戰術需要,提出降低步槍彈的威力,縮短射程,使步槍和衝鋒槍合而為一,希特勒為這種自動步槍起了「暴風雨步槍」(德文:Sturmgewehr),這個名字意思為「突擊步槍」。從1960年代開始,突擊步槍漸取代半自動步槍,成為大部份國家軍隊的制式步槍。

2008-07-15 18:54:51 補充:
狙擊步槍指在普通步槍中挑選或專門設計製造,射擊精度極高、射程遠達500米以上、可靠性好的專用步槍。軍事上主要用於射擊對方的重要目標(如指揮人員、車輛駕駛員、機槍手等)。狙擊步槍的結構與普通步槍基本一致,區別在狙擊步槍裝有精確瞄準用的瞄準鏡;槍管、扳機與槍托均經過特別加工,精度非常高;射擊時多以半自動方式或手動射擊。

2008-07-15 18:54:55 補充:
反器材步槍(Anti-materiel rifle,又稱反物資步槍),是一種專為破壞軍用器材及物資的步槍,破壞效果高於狙擊步槍。反器材步槍普遍採用大口徑高破壞力的彈藥,子彈和狙擊步槍子彈外型相似,但口徑較大,通常以.50 BMG子彈為主。
反器材步槍的設計來自一戰的大口徑反坦克步槍。但由於現代坦克裝甲保護力極高,不易擊穿,於是大威力步槍的用途亦有所改變。傳統大威力步槍多是手動槍機,其精度只能射擊固定目標或很顯眼的裝甲車輛,實際難以擊中遠於一般狙擊步槍射程外的有生目標。

2008-07-15 18:55:04 補充:
反戰車步槍是專門設計出來擊穿車輛裝甲的步槍,當然它最主要的攻擊對象就是戰車。這種步槍從戰車剛出現的時代也同時投入戰場,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失去效用為止,因為隨著車輛裝甲愈來愈厚,單一士兵所能攜帶的實心彈頭已經無法擊穿它們。
至此,反戰車步槍被後來的錐形裝藥(shaped charge)武器取代,例如最為人所知的「Bazooka」。
參考: wikipedia
2008-07-16 6:16 am
自己去商務買本"輕武器字典"黎睇,$88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49: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715000051KK0232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