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李鄭屋古墓
是興建李鄭屋村時發現的。墓中的物品,據考證是中國漢代的遺物,這證明大約二千年前,已有中國人在九龍半島一帶活動。
三楝屋
位於荃灣市中心,是一座四方形的圍村,約二百年前由陳氏族人蓋建。1980年時由於發展荃灣新市鎮,三楝屋的居民都搬走了,1981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宋王臺公園
宋代時,元兵南下,帝罡、帝昺二人流亡到九龍城附近居住,但很快又避難到大嶼山的東涌。後人為紀念二人,便在附近的石上刻上「宋王臺」三字。日佔時候,巨石被炸倒,幸好沒有完全炸碎,後來餘下的石塊被安放在現在的宋王臺公園裏。
東涌古堡
位於大嶼山東涌,建於清代。古堡內的主牆上有清代鑄造的六枚大砲。是當年鎮守香港的重兵器。
張保仔洞
張保仔是清末一個海盜,擁有武裝帆船千艘以上,隨眾達四萬多人。1810年張保仔接受政府招降,改名張寶。張保仔洞就是他藏寶的地方,現已成為香港的旅遊區,遊客到長洲,必會到此遊覽一番。
青山禈院
又名杯渡寺,位於屯門,相傳是紀念一千多年前晉代一位高僧杯渡禪師,他曾在這裏居住。到民國初年重建時才改為「青山禪院」。
吉慶圍
九百多年前,宋代一位姓鄧的官員,來到新界錦田定居,後來他的子孫在錦田建造了吉慶圍,這座圍村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圍村的連環鐵門是該村的古蹟,鑄於清代康熙初年,鑄工精良,至今不秀蝕。`
曾氏大屋
位於沙田紅梅谷,原名叫山下圍,因為村民皆姓曾,所以也叫作曾氏大屋。由於大屋仿照中國古堡式圖則興建,而且留存許多古畫、石刻等,因此,港府決定列為文物,供人遊覽。
香 港 法 定 古 蹟
香 港 的 歷 史 遺 蹟 遍 布 香 港 、 九 龍 及 新 界 各 處 , 反 映 了 本 地 5,000 多 年 的 中 國 傳 統 及 150 多 年 的 殖 民 地 歷 史 。 以 下 列 出 多 個 容 易 前 往 的 重 要 歷 史 古 蹟 。 附 有 *標 記 的 古蹟 不 開 放 予 公 眾 參 觀 ; 至 於 香 港 禮 賓 府 , 則 會 於 每 年 指 定 日 期 開 放 數 次 。
九 龍
殖 民 地 建 築
香 港 天 文 台 ( 尖 沙 咀 ) *
前 九 廣 鐵 路 鐘 樓 ( 尖 沙 咀 )*
前 九 龍 英 童 學 校 ( 尖 沙 咀 ) *
尖 沙 咀 前 水 警 總 部 ( 尖 沙 咀 ) *
中 式 建 築
李 鄭 屋 漢 墓 ( 深 水 )
九 龍 寨 城 南 門 遺 蹟 ( 九 龍 城 )
前 九 龍 寨 城 衙 門 ( 九 龍 城 )
新 界
中 式 建 築
荃 灣 三 棟 屋 村 ( 荃 灣 )
舊 大 埔 墟 火 車 站 ( 大 埔 )
荃 灣 海 壩 村 民 宅 ( 荃 灣 )
廟 宇
大 埔 文 武 二 帝 廟 ( 大 埔 )
離 島
遠 古 遺 址
長 洲 石 刻 ( 長 洲 )
香 港 島
殖 民 地 建 築
都 爹 利 街 石 階 及 煤 氣 路 燈 ( 中 環 )
舊 赤 柱 警 署 ( 赤 柱 )
舊 最 高 法 院 外 部 ( 中 環 ) *
香 港 大 學 本 部 大 樓 外 部 ( 薄 扶 林 ) *
舊 三 軍 司 令 官 邸 ( 中 環 )
前 法 國 外 方 傳 道 會 大 樓 ( 中 環 ) *
舊 上 環 街 市 ( 上 環 )
梅 夫 人 婦 女 會 主 樓 外 部 ( 中 環 ) *
中 區 警 署 ( 中 環 ) *
前 中 央 裁 判 司 署 ( 中 環 ) *
域 多 利 監 獄 ( 中 環 ) *
香 港 大 學 大 學 堂 外 部 ( 薄 扶 林 ) *
香 港 大 學 孔 慶 熒 樓 外 部 ( 薄 扶 林 ) *
香 港 大 學 鄧 志 昂 樓 外 部 ( 薄 扶 林 ) *
香 港 禮 賓 府 ( 中 環 ) *
聖 約 翰 座 堂 ( 中 環 )
中 式 建 築
柴 灣 羅 屋 ( 柴 灣 )
舊 灣 仔 郵 政 局 ( 灣 仔 )
廟 宇
銅 鑼 灣 天 后 廟 ( 銅 鑼 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