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相對溼度」的定義很簡單,就是把實際的水蒸氣密度,拿來和該溫度下的飽和水蒸氣密度做比較。
打個比方,假設 25℃時,某體積的空氣最多可以容納100個水蒸氣分子,但是實際上只有50個水蒸氣分子,那麼,「相對溼度」就是(50 ÷ 100)× 100%=50%。這種狀況下,空氣還可以再容納 50個水蒸氣分子,因此,晾晒的衣服就比較容易乾了!所以,我們可以說空氣是比較乾燥的!
相反地,如果實際上的水蒸氣分子已經有 90個了,相對溼度是 90%,那麼,因為只能再容納 10個水蒸氣分子,溼衣服也就不容易變乾,因此,空氣就是比較潮溼的。
相反地,如果實際上的水蒸氣分子已經有 90個了,相對溼度是 90%,那麼,因為只能再容納 10個水蒸氣分子,溼衣服也就不容易變乾,因此,空氣就是比較潮溼的。
相對溼度的最大值是100%,這種情況下,水分都不會再蒸發,溼掉的東西也不會變乾。對人體來說,最舒服的相對溼度是 60%~70%,比這數值高,會覺得溼悶難耐(因為汗液不容易蒸發);比這數值低,則容易造成皮膚乾燥龜裂(因為皮膚水分容易散失)。
所以100%的相對溼度只是說空氣中的水氣達到飽和,並不是會因此像是在水裡面一樣或是絕對會降雨喔
但如果參考上文,可能會有以下的情況:
下大雨,但溫度高,還有很多空間,而且雨不定會被蒸發。
沒有下雨,但溫度不高不低(因為溫度太低水不能被蒸發),春天時,參考水的一個特性─空氣流速越快,水蒸發得越快,所以對岸風會蒸發大量水氣而把濕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