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韓愈 - 雜說四 - 寫作背景,時代,年份,內容分析,手法,修辭

2008-07-15 12:37 am
求韓愈既雜說四 - 寫作背景,時代,年份(哩3個較急需)
目的,內容分析,手法,修辭(哩幾個有就有 冇就算喇)

回答 (2)

2008-07-22 10:36 pm
✔ 最佳答案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祖籍昌黎,人稱韓昌黎。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幼年早孤,由嫂撫養。25歲考中進士後,長期得不到任用,最初他在長安曾3次上書宰相請求擢用,但結果是“待命”40餘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經此挫折後,他不得不到汴州依附宣武節度使董晉。董死後又去依附武甯節度使張建封。仕途如此坎坷,加上當時奸佞當權,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這些都使他痛感明主難遇。就是在這種心情下,他大約於貞元十一一十六年(795—800年)間寫出了《馬說》。

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可這個命題本身就不合邏輯。因為存在決定意識,伯樂善相馬的知識和經驗,必須從社會上(或說自然界)存在著大量的千里馬身上取得,然後逐漸總結出來的。所以過去有人就認為韓愈這句話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義的。我們並不否認,從唯物主義原則來看,他這句話是錯誤的。但把它作為詩的語言,它卻是發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萬千的名言。因為世上有伯樂這種知識和本領的人實在太少了。於是作者緊接著在下文從正面點明主旨,一瀉無餘地把千里馬的無限委屈傾訴出來。正由於“伯樂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馬不僅找不到一個一般水平的牧馬人,而是“只辱于奴隸人之手”,受盡了無知小人的醃氣。更令人悲憤的是這些寶馬竟然成雙作對地一群群死於槽櫪之間,其遭遇之不幸、結局之慘痛真非筆墨所能形容。當然,結果更是死不瞑目,誰也不把這些有價值的神駿稱為千里馬,它們的死也自然是毫無所謂的了。“不以千里稱也”這句話,包含著這樣的意思:連同情它們的人都沒有,更談不上對它們的死表示遺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從文章表面看,作者說得已相當透徹;而實際上這裏面不知有多少辛酸痛楚還沒有盡情吐露,看似奔放而其內涵則甚為豐富,其實倒是含蓄不盡的(說他寫得婉約,或許讀者不能接受,可作者確實沒有把話說盡)。這真是抒情詩的寫法了。

作者著力刻畫“食(飼)馬者”與千里馬之間的矛盾,兩相對照,既寫出千里馬的抑鬱不平,也寫出不識真才者的愚昧專橫。千里馬在無人給它創造有利的客觀條件時,英雄無用武之地;或雖欲一展所長而有力無處使,甚至到了無力可使的程度。這樣,它連一匹普通馬也比不上,又怎麼能實現它日行千里的特異功能呢?因此它的待遇自然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馬”,而它的受辱和屈死也就更不足為奇,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了。不僅如此像這樣連“常馬”都比不上的千里馬,由於不能恪盡職守,還會受到極度的責難和懲罰,往往被無辜地痛打一頓(“策之不以其道”,打得它不合理),當然在待遇上也就更加糟糕了(“食之不能盡其材”)。表面看“食馬者”不是伯樂,不懂馬語;骨子裏卻蘊涵著懷才不遇的人面對那些愚昧專橫的統治者就是申訴也無用這一層意思。

文章寫到這裏,作者似乎還覺得不夠解渴,於是又接著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層的刻畫。這不僅使文章更生動深刻,也表現出作者的感情更為憤激了。作者並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有眼無珠,反而讓他面對著這匹千里馬不懂裝懂,發出了仿佛悲天憫人般的慨歎:“天下無馬!”意思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面還是自以為不錯的,他並非不想選拔人才,並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既無處可尋覓,也無地可安插:“天下哪里有真正的人才啊!”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毛病,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踐得不成樣子的千里馬,卻對它發出了“天下無馬”的慨歎,認為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駑駘之輩。這不僅是絕妙的諷刺,而且也是極其嚴峻猛厲的誅心之論。文章寫至此已經水到渠成,作者這才站出來點題,用“嗚呼”以下三句作結,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對矛盾(“無馬”是先天的自然缺陷,“不知馬”則是後天人為的犯罪)尖銳地擺出來形成一個高潮,極盡沈鬱頓挫之致。古人說蹙萬里長江於尺幅之中,這種凝聚濃縮的手法正是韓愈一支筆經過千錘百煉的結果。我們固然不能不為作者起伏回蕩、感慨悲涼的情緒而傾倒,卻又不能不為他簡潔洗煉的筆墨所欽服。
2008-07-15 2:24 am
我想要多d寫作背景
例如: xxxx年 xxx發生d咩事 在上者做了xxxxxxxx 平民xxxxx(困苦/開心) 於是韓愈作了雜說四 批評當時的xxxxx 讚許xxxxxx。
我想要咁樣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50: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714000051KK0186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