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君之見:古時只僅「將帥」與「將率」之稱,並無「將軍」之稱;後因象棋出現,才有將軍一詞出現。 本人看法: 《史記》已有「將軍」一詞,如李廣列傳四十九稱為〈李將軍列傳〉,西漢已有「驃騎將軍」一官位。 所以在西漢武帝司馬遷作《史記》時,已有「將軍」之名,即是「軍事將領」的稱呼。 所以,東漢許慎作《說文解字》,不可能不知有此一詞,只是《說文解字》是以「單一之字」來解說造字及音義的書,沒有論及此一詞語。 至於音讀為何?「將」單字作「率領」之意,根據《說文解字》「从寸,醬省聲」段玉裁注:「即諒切」來看,是唸去聲。 《康熙字典》則平聲去聲皆有「將帥」之意。而皆未有「將軍」一詞之音讀。 是以本人觀點: 「將」單字不論是動詞的「率領」之義,或是名詞的「率領之人」,皆讀去聲;而「將軍」一詞,如讀去聲,即成為「動詞」意義的「率領軍隊」,為了表示名詞意義的「率領軍隊的軍事官員」,區別起見,才讀為平聲。「將軍」是一種「稱呼」義,與單字「將」作為「率領者」之名詞義不同。如同「元帥」也是一種稱呼一般。 ~~~~~~ 至於象棋玩法稱要吃掉對方主帥時,呼喊「將軍!」,「軍」是名詞,並沒有「殲滅」之義,有此義者仍在「將」字,如人喊「我要將囉!」,動詞在「將」字。 本人對象棋之發明與演變及遊戲規則之典故等,未有詳考,不便評論,僅認為遊戲時之呼語,不足為此題目所問「將軍」一詞之訓解。 ~~~~~~ 謹陳所學以論述之,以待大學教授級精通文字義訓之方家賜教! 生活禪齋主(中國文學碩士)評述
答「乖乖」君: 據《戰國策》/秦書之《齊助楚攻秦》:「楚因使一將軍受地於秦。」可見已有「將軍」之名,意指軍事將領。 《戰國策》乃記錄周朝西周至東周各國史事之書,至西漢劉向始編訂成書。《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戰國人)用「將軍」一詞,亦多所見之。所以,「將軍」之名稱應是自戰國時候沿用而來之語詞。
至於象棋,觀其「楚河漢界」之所設,應是漢朝之後的產物。姑不論象棋之發明時代如何,就以一個「常理」來判斷,請問是「博羿之遊戲」來領導語言呢?還是現實中之「實事」來領導「博羿遊戲」之語言呢?一個漢朝朝廷「大將軍」之官名,是參考沿用古制呢?還是會用「博羿遊戲」的呼喊來命名呢?又:象棋之呼喊從何而來,語言若不取諸現實,難道下棋之人無中生有乎? 是以「將軍」之名,指陳「軍事將領」之「官位稱呼」,應是自戰國時代沿用至今的。至於讀音之由,則有待方家確證也。
據「遠流出版公司」1994年初版十三刷之《辭源》474頁:「將軍:官名。春秋時諸侯以卿統軍,故卿通稱將軍。鄭以詹伯為將軍,見《國語》晉四。晉魏舒為中軍帥,也稱將軍。見《左傳》昭二十八年。戰國時始為武官名,而卿仍有將軍之稱。如趙藺相如位上卿,廉頗稱之為將軍。見《史記》本傳。漢置大將軍、驃騎將軍,位次丞相;車騎將軍、衛將軍,左、右、前、後將軍,位次上卿。(以下述晉、南北朝,以至明清各代將軍一職之演變,此從略。)
答「乖乖」君之問: 《辭源》「將軍」之「將」讀第一聲。 「乖乖」君之問:「帥、將領又跟將軍同義,音卻不同。」 答:蓋「將帥」或「將領」,乃是一種職位或職務之「統稱」,「將軍」則是一種專有之「官名」,故並非完全同義。宜其讀音有別也。 如同「元首」為國家領導者之統稱,而各國或稱「總統」,或稱「國王」,或稱「天皇」一般。
「乖乖」君之意見1:「另就說文它說講的的確是念去聲......因為裡面也說「古無是說也。」 此處需留意:今用之《說文解字》為清段玉裁注解之本子,故所貼之圖中,大字者為《說文解字》之原文,大字下之許多小字,乃段注之文。故於引用時,需標為「說文段注」以為區別──此方是嚴謹之知識討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