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知識+挑戰 」鉛筆的名字

2008-07-12 6:53 pm
眾所周知,鉛筆的外殼是木制,
筆芯是石墨,完全與鉛無關。
但為何又叫鉛筆呢?

回答 (3)

2008-07-21 7:36 pm
✔ 最佳答案
1564年,在英格蘭的一個叫巴羅代爾的地方,人們發現了一種黑色的礦物--石墨。由於石墨能像鉛一樣在紙上留下痕跡,這痕跡比鉛的痕跡要黑得多,因此,人們稱石墨為“黑鉛”。那時巴羅代爾一帶的牧羊人常用石墨在羊身上畫上記號。受此啟發,人們又將石墨塊切成小條,用於寫字繪畫。不久,英王喬治二世索性將巴羅代爾石墨礦收為皇室所有,把它定為皇家的專利品。用石墨條寫它既好弄髒手,又容易折斷。1761年,德國化學家法伯首先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用水沖洗石墨,使石墨變成石墨粉,然後同硫磺、銻、松香混合,再將這種混合物成條,這比純石墨條的韌性大得多,也不大容易弄髒手。這就是最早的鉛筆。直到18世紀末,世界上還只有英、德兩國能夠生產這種鉛筆。因此,拿破崙•波拿巴發動了對鄰國的戰爭後,英、德兩國切斷了對法國的鉛筆供應,因此,拿破崙•波拿巴下令法國的化學家孔德在自己的國土上找到石墨礦,然後造出鉛筆。但法國的石墨礦品質差,且儲量少,孔德便在石墨中摻入粘土,放入窯裏燒烤,製成了當時世界上既好又耐用的鉛筆芯。在石墨中摻入的粘土比例不同,生產出的鉛筆芯的硬度也就不同,顏色深淺也不同。這就是今天我們看到鉛筆上標有的H(硬性鉛筆)、B(軟性鉛筆)、HB(軟硬適中的鉛筆)的由來。
   給鉛筆套上木杆外套的任務是美國的工匠門羅來完成的。他先造出了一種能切出木條的機械,然後在木條上刻上細槽,將鉛筆芯放入槽內,再將兩條木條對好、粘合,筆芯被緊緊地嵌在中間,這就是我們今天使用的鉛筆。
   古代希臘、羅馬曾有用鉛金屬製成類似鉛筆的鉛棒。這種筆多製成錐形,利用鉛與其他物體摩擦而留下鉛的痕跡,用以劃線做標記。14世紀時,歐洲出現類似現代的鉛筆,荷蘭畫家曾用以在紙上繪畫。義大利人曾使用鉛和錫的混合物製成鉛棒,用於繪畫和書寫。1565年在德國人C.格斯納的藏書上有用鉛筆繪製的圖解,並記載有“為了製圖和筆記,人們用鉛及其他混合物製成筆芯,然後附上木制的把柄,進行劃線……”的文字。同年英國開始以石墨為筆芯手工制出最原始的木杆鉛筆。1662年在德國紐倫堡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家鉛筆廠──施德樓鉛筆廠。1761年德國人F.卡斯特在紐倫堡市創建了法泊•卡斯特鉛筆廠,採用硫磺、銻等作粘結劑與石墨加熱混合製造鉛芯,使鉛筆製造技術前進了一大步。1790~1793年,法國N.J.康得首次採用水洗石墨的辦法,使石墨的純度提高,並用粘土將石墨粘結製成筆芯,此法被稱為康得法。1793年建立康得鉛筆廠,為現代鉛筆工業奠定了基礎。
    中國1932年在香港九龍建立第一家大華鉛筆廠。其後相繼建成北平中國鉛筆公司和上海華文鉛筆廠,均為半成品加工廠。1934年在上海建立中國標準國貨鉛筆廠,開始自製鉛芯和著手研究採用國產原料製造鉛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哈爾濱、北京、天津、濟南、大連、福州、瀋陽、蚌埠等10多個城市陸續建成年產 1.5~2.5億支較大規模的鉛筆廠。
2008-07-13 2:42 am
網友 hkqql 在 2006-06-22 對“鉛筆的筆芯是由哪種物質製造”一題的答案已經非常清楚。

摘重點:“由於鉛在岩石或牆壁上書寫時,會有黑色痕跡,因此在古希臘及羅馬時代,人們使用鉛作為繪圖及寫字工具。中國古時,書寫於絹帛及紙上,若有錯誤,則以鉛粉塗改,所以古文中確有「鉛筆」一詞,但與現代的鉛筆不同。”

“十五世紀時,石墨礦被發現,當時的人並不知道石墨的成分,就稱石墨為「黑鉛(blacklead)。大約在1492年,英國開始有人使用石墨製成的筆,就稱為鉛筆。一直到1779年,科學家才知道石墨是碳的一種形式。」 由石墨研磨成粉後,與黏土混合,再灌入兩片半圓型的木管中製成,近年也有塑膠製的筆桿上市。”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62201253

可見古代的「鉛筆」係唔同依家的「鉛筆」嘅。古代的「鉛筆」并沒有木制的外殼,有木制外殼的「鉛筆」係到1779年知道石墨是碳的一種形式之後,將石墨研磨成粉,與黏土混合,再灌入兩片半圓型的木管中製成「鉛筆」。

之所以叫「鉛筆」,不叫「石墨筆」,係因為初時的人並不知道石墨的成分,就稱石墨為「黑鉛(blacklead)。所造成的結果。
2008-07-12 9:01 pm
的確由木製,內裡是石墨。但改用石墨前,是用鉛來製造。

鉛筆起初生產時,是用鉛來製造,那些畫畫的人,很喜歡把筆頭放到口裡,久而久之,就會中鉛毒,因此,人們就改鉛為石墨。


收錄日期: 2021-04-23 21:47:3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712000051KK0062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