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但學了一年多的佛法,都沒發現這個「微」字義理
小乘的阿含,甚至否定一切微玅的觀念、術法。
大乘裡面有講到「妙法」,不太確定「微妙」是否等同? 似乎有點差異!
妙,述說的似乎是會心的念頭轉境。
佛經雖有「微妙」名詞連用,但「微」字義理似乎沒有展現出來? 或著說「微」字的理解儒釋道有所差異故
儒道家對微,非常重視!
儒家防杜一切可能的禍害微端、慎獨
道家則要以此身此心「入微」、「顯微無間」
佛教則是「微塵」義
有沒有可以對『微妙』的題目,就佛法發表看法呢?
更新1:
道佛之間的互相看法就不提了,書上道佛辯論很多,時代至今提出來大概都不會相容。 →執見執得,以果追因。 雖然修道人對於因果、果因,的確是執之在手(巽),存乎一心。是因應變化而妙執而非死執。 「執」跟佛的「執礙」定義不同,「執」是五行六親中的一環,如同「施」亦是一環耳,環環相扣。 →以道充佛 個人意見是以「教理比較」的觀點討論,畢竟冒誰充誰,都是一個瞋因。 所以才會提出,儒釋道對於「微妙」各自觀點。 佛之「微妙」→法界性 ,妙法→如上乾下兌履卦,善履、無住、不處也。 微法、妙法兩者定義上的確有差異 「無上甚深微妙法」→??
更新2:
風中燈 的見解很典型,如果不排斥其他國學,甚為可觀!
更新3:
修煉道心,本來就是於複雜體系中 思想的互相碰撞、論存辯證,正反面的、融合互斥的、異同的 才會融會貫通而層層悟入「真賾」 不然我們關起門來造車 何必隨緣往而極深研幾、入微玄妙 說真的! 要修道真 要有廣修億劫、砥礪紅塵的決心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