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要為隋代的速亡負上責任
帝認為高 已經依附太子,對自己不忠誠,開始對高 心存芥蒂。
楊堅聽信讒言的弱點,也堅定了他對高 的態度。何人進的讒言呢?當然是著名的獨孤皇后。獨孤皇后是西魏大將鮮卑大貴族獨孤信之后,與楊堅是結發夫妻。楊堅要通過獨孤氏,收攬宇文氏以外的鮮卑貴族,因此畏懼獨孤氏,讓她參與政權,宮中稱為“二聖”。楊堅的五個兒子都是獨孤氏所生。獨孤皇后在世人眼中是一個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默默支持丈夫的事業。但事實上,獨孤氏憑借自己的身份地位,對楊堅的施政指手畫腳。尤其是到了晚年,獨孤后屢進讒言,廢立太子也與她的堅持有關系。而高 結怨於獨孤后實出於一件小事。當初,文帝寵幸后宮妃嬪尉遲氏,獨孤后知曉后,趁早朝之際,將尉遲氏殺害。楊堅聞之,怒不可遏,但懼內的楊堅又不能將獨孤氏如何。他獨自騎馬跑入禁苑之中,高 等人在后面追趕, 大聲喊道:“陛下怎能以獨孤后一婦人而置天下於不顧呢?”文帝止步,認為言之有理,遂回宮,一切如故。高 的一句話,使文帝平靜下來,卻使得獨孤后勃然大怒,遂與 結怨。之后,她利用文帝對高的懷疑,頻頻在文帝面前進讒言,說:“高 在隨同漢王楊諒征討高句麗的時候,專橫跋扈,大權獨攬,根本不把統帥楊諒放在眼裡”,“高 與太子關系親密,怕是不利於陛下,若想廢勇,應先除 ”等。這些話,讓文帝對高 更加沒有了信任。
大工程。隋煬帝時期興建大工程的舉措主要有:建東都、修運河、筑長城。
楊廣初即位,就立刻下令擴建東都洛陽。因為長安的交通不夠便利,且農業規模也遠不及中原地區。擴建后的洛陽城氣勢恢宏、道路寬敞,極具大國的氣派。修建運河,也是煬帝即位之初便提出的,可見煬帝對這些大工程早有打算。運河的修筑分為幾個階段:大業元年(605年)下詔開鑿通濟渠、邗溝﹔大業四年(608年)修永濟渠﹔大業六年(610年)開江南河。這樣,南北貫通的大運河修筑完成了。修筑長城共兩次,一次在大業三年(607年),另一次在大業四年(608年)。
大排場。隋煬帝認為,作為大國的君主,做任何事都要有大國的氣派。他三游江都正是基於這種想法。楊廣在做晉王之時,就以揚州總管的身份在江都生活了十年,對江都頗有感情。即位后,他分別於大業元年(605年)、大業六年(610年)、大業十年(614年)三次游江都,第三次之后,就常住江都,並最后死在那裡。隋煬帝三游江都,每一次都是擺足了帝王的氣勢與排場。大業元年(605年)八月,煬帝開始了登基以來的一次南下江都。他所乘坐的船叫龍舟。龍舟分為四層,有六層樓高,上層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可以舉行朝會﹔中間兩層有100余間房子,供煬帝休息、娛樂之用﹔下層是宦官、宮女等近侍的住處。
大戰爭。戰爭可以顯示一個國家的實力與尊嚴,尤其在冷兵器時代。隋煬帝認為,大隋王朝國力空前,其它國家隻能對隋朝馬首是瞻、唯命是從,絕對不允許有任何形式的挑舋與背叛。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就是出於維護大國威儀的目的。高句麗,是當時朝鮮半島北部的一個政權,趁北朝末年、隋朝初年,中原戰亂不斷,北方突厥頻頻入塞侵擾的形勢,多次派兵侵入遼東地區,掠奪土地、人口。隋文帝就曾因此欲發兵討伐,后高句麗上表謝罪,文帝方才罷休。
煬帝征遼,維護了大國的尊嚴,但付出的代價相當沉重。在戰前准備階段,為造海船,就有三到四成民夫死亡,運輸糧草而累死、餓死、病死的民夫更是不計其數。第一次征高麗,隋軍兵士死傷大半,4萬海軍在平壤中埋伏,生還者僅幾千人﹔高句麗將詐降,大將宇文述被其所騙,30萬將士,僅有2700人得以生還。煬帝如此大規模用兵,導致國家財力枯竭、人民勞役繁重,土地無人耕種,青壯年勞力大量損失。這種戰爭勝了又有何意義?隻是隋煬帝窮兵黷武、好大喜功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他的大國夢想似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實現。 隋煬帝的大國夢,毀掉了大隋江山。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不管楊廣的主觀意圖是什麼?但他的所作所為,已經使得他喪盡了民心。人民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揭竿而起了!
隋煬帝的統治,激起了人民的強烈不滿。中原各地都燃起了起義的烽火。在短短的幾年間,北至山西、河北,東到山東、江浙,南抵嶺南,西達河西走廊,大大小小的義軍就有數百支。但這些起義軍,沒有統一的口號,力量相差懸殊,彼此之間又缺乏溝通、聯合。這些不足給了隋朝的腐朽統治以苟延殘喘的時間與可能。但與此同時統治集團內部也已不是鐵板一塊,而是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人們常說:堡壘往往從內部被攻破。隋朝這個堡壘正是由於統治集團內部的幾個“炸彈”而摧毀的。這幾個“炸彈”是:楊玄感、李密、李淵和宇文兄弟。他們舉起了反對隋煬帝的旗幟,並最終導致隋朝的滅亡。
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