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作品大概內容《急》

2008-07-09 3:29 am
巴金作品大概內容,其中兩樣就得了。

回答 (1)

2008-07-09 5:18 am
✔ 最佳答案
1.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在早期創造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巴金以自我經歷爲題材描述了封建家庭制度對青年的戕害,反映了青年探索人生價值、追求理想和信仰過程中的抗爭與痛苦。這些作品鼓舞了當時的青年從不公正和不合理的秩序中解放的勇氣,爲他贏得了文學聲譽。這三部曲又有“小紅樓”之稱,代表封建勢力的高老太爺、馮樂山、陳姨太和高克明三兄弟;代表新生勢力的高覺慧、覺民和琴,及代表中間派的高覺新、李瑞玨和梅。這些典型形象不但反映了五四後老一輩所面臨的衝擊和新一代所面對的矛盾,作者還藉著這些人物去抒發自己對封建制度的不滿。作者以描寫舊派人物的衰落、新派人物的勝利和中門派人物的無奈,間接地抒發了對封建社會的批判、對革命思想的讚賞和對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的同情。

巴金寫作<家>的其中一個目的,是為了要「宣告一個不合理的制度(封建家長制)的死刑」。 所以作者在<家>中有意地描寫高家上一代的沒落,更把高老太爺這個封建制度的象徵判處死刑。高老太爺在高家擁有無上的權威。這種權威賦予他實行專制式統治的權力,也直接或間接地製造出高家所發生的所有悲劇。高老太爺平日愛以衛道者自居,喜歡勸告子孫要「教孝戒淫」,反對一切新事物。在他道貌岸然的外表背後,我們可以看見高老太爺生活的荒唐無恥。例如,他到垂暮之年仍玩小旦、娶了一個滿身俗氣的陳姨太,更與那些所謂孔教會的朋友發梨園榜等等。高老太爺這個形象正正代表了封建制度僵化和腐敗的本質。由於高老太爺是高家大家業的創造者,他能操控著整個公館裡的人的命運。所以他是全家所敬畏的神,沒有人可違抗他的意志。高老太爺最大的心願是能把大家庭的興盛能延續下去。在書中描寫有關新年的一段裡,作者描述了高老太爺的希望:「他從前怎樣苦學出身,得到功名,做了多年的官,造就了這一份大家業,廣置了田產,修建了房屋,又生了這些兒女和這許多孫兒、孫女和重孫,一家人讀書知禮,事事如意,像這樣興盛發展下去,再過一兩代他們高家不知道會變成一個怎樣繁盛的大家庭。他這樣想著,不覺得意地微笑了。」 高老太爺的願望正代表封建社會統治者來所追求的「美麗理想」;而為了達成「四代同堂」這個目標,高老太爺不惜把高家子孫的人權和自由犧牲掉。例如當學業成績名列前矛的覺新從中學畢業時,高家長輩竟逼綴學進一家商業公司事務所當一名小職員,學習打理高家的產業;又例如當高老太爺知道覺慧參予學生對抗軍人的運動時,竟把他軟禁在家中,反映了封建家長制的專制獨裁和不合理。另外,巴金又以高家長輩對子孫婚事的態度,說出封建制與婚姻戀愛問的衝突。在高老太爺的眼中,他的兒孫都是他的私產,而僕人更加是任人控制的工作機器。為了維持高家的名聲,他以婚姻作手段,去勾結社會上的權貴,比如他不理覺民與琴的愛情,下令他與馮樂山的姪孫女成親;強把與覺慧相戀的丫環鳴鳳送給六十歲的馮樂山做妾,以致她投湖自盡;又迫另一個丫環婉兒去頂替鳴鳳作馮氏的「泄慾工具」。這一連串的悲劇,正控訴著封建禮教對年輕生命的摧殘。

雖然封建家長制對年輕人有著諸般折磨,但卻包庇著上一代的種種腐朽。覺慧的三叔是個迂腐的衛道者,四叔克定亦經常出入於「金陵高寓」;而五叔克定更討了妓女「禮拜一」為姨太太,甚至把妻子的金飾賣掉還債。此外,高家平日對農民的剝削、對下人的任意打罵、虐待和他們在新年時用花炮燒玩龍燈的人的行為,都顯示出封建家庭的種種內患,這是促使高公館衰落的重要原因。巴金在<家>的尾聲時判處高老太爺「死刑」,更有極強的象徵意義。高老太爺是給他的不肖子克定活活氣死的。高家「克」字輩的荒淫和腐敗正代表著封建社會的本質,這是導致由高老太爺所象徵的封建制死亡的原因。高老太爺在臨死前忽然擱置了覺民的婚事,向叛逆者讓步,但這並不表示他有任何的覺悟。高老太爺所以對覺慧他們展示出最後的寬容,其實是因為他認為他的兒子都不能承繼他的事業,於是反過來希望他的孫兒能把這個封建大家庭維持下去。他到臨終的一刻仍然覺得覺慧他們走的是條歪路,並囑咐他們「不要忘記揚名顯親」,這是一種垂死的制度的掙扎,而隨著下一代的克安、克定他們在父親屍骨未寒時已開始展開明爭暗鬥,我們可以看到舊式的封建家庭就正式崩潰了。然而,作者對封建制否被徹底毀仍存有懷疑的態度。巴金在<家>的結尾中寫到高家長輩因害怕正在懷孕的李瑞玨的血光會沖犯己死去的高老太爺,所以把她遷到城外,使她難產而。瑞玨的悲劇,証明了封建制只是表面地死去,但其實質仍存在於現實生活之中,荼毒國人的靈魂。
因為太長,只寫了一部《家》,如果你用,可以再自行縮寫。


參考: 自已


收錄日期: 2021-04-24 09:35: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708000051KK0263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