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遼人立國之前稱為契丹,契丹一族,早在南北朝時期出現。
契丹一名意為『鑌鐵』,本居於遼河上游,有說契丹為南北朝時代漠北最大遊牧民族柔然的支族,又有說是鮮卑的別族,但有史家考證,早期契丹人為『游動的漁獵民族』,與匈奴突厥等草原遊牧民族生活習性完全不同,也不屬於東胡鮮卑系統。早期的契丹人,只是在遼河流域一帶草原沼澤間過著漁獵生活的弱小民族。
契丹人最早出現在史書,是始於公元388年的北魏時代。五胡亂華時漠北最大民族鮮卑紛紛入侵中原,新的民族開始在漠北出現,契丹也在此時出現。當時契丹處於鄰近北魏邊境,可謂處於強鄰之間,除了南方的北魏,也要面對北方最大的遊牧民族柔然,以及後來興起取代柔然的突厥。而契丹東面的高麗也在此時大盛,威脅契丹。當時契丹的生存的方法是內附南方的中原政權,所以早期契丹是長期內附北魏、北齊以及後來統一中國的大隋,但契丹人雖內附中國,但卻不少侵擾中國邊境,中原王朝也曾多之討伐契丹。
至唐代,契丹與中國的關係非常反覆。在唐初高祖年間,契丹人多次侵擾大唐邊境,但後來在唐太宗年間內附大唐,大唐在契丹境內置松漠都督府,並任契丹酋長窟哥為都督,並賜窟哥李姓,但之後契丹武則天在位時因受大唐營州都督壓迫,契丹酋長李盡忠領契丹各部反唐,一度大敗十七萬唐軍,並屠略幽州,後來契丹終被唐軍所敗,餘部歸附東突厥。
至唐玄宗時,契丹酋長失活見東突厥轉衰,率眾附唐。此後契丹人也曾多次叛唐,而契丹內部也出現多次紛亂,以至實力轉衰,至唐玄宗天寶年間,安祿山坐鎮幽州,多次攻擊契丹,不但令契丹不成為自己的後患,不少契丹武將也加入安祿山陣營。安祿山平定契丹後,才安心在范陽起兵反唐。
契丹被安祿山攻伐後轉衰,一直至唐末痕德謹可汗在位時國力才有起色,而繼任痕德謹可汗的耶律阿保基,更協助契丹打敗南鄰的強敵--盧龍節度使劉仁恭,當時中國已進入五代十國紛亂時代,中國各地割據勢力皆爭取契丹的支持,而不少漢人因中原戰亂而北逃入契丹,耶律阿保基建立『漢城』安置這批漢人,後來他得到這批漢人及自己的部隊支持,吞併契丹各部,更仿中國帝制改元稱帝,建立大遼。
至於遼國滅亡後契丹人的去向如下:
遼被金滅後,契丹餘族可分為兩大支。一支由族人耶律大石率領,逃至今日新疆及中亞一帶,擊潰當地的維吾爾等部族,建立西遼國。百多年後,蒙古成吉思汗一統蒙古各部,其中在蒙古西部的乃蠻部被成吉思汗所滅,乃蠻太陽汗的兒子屈出律投奔西遼,並受西遼王直魯古重用,並將女兒嫁給他。但屈出律反而聯合乃蠻舊部及中亞國家花剌子模一同入侵西遼,結果西遼國被屈出律與花剌子模瓜分滅亡,不久成吉思汗大軍攻打屈出律及花剌子模,西遼舊地盡歸蒙古汗國所有,而西遼遺民在戰亂中死得七七八八,有部份餘民跑到今日伊朗南部建立短暫的起兒漫王朝,但不久滅亡,餘民與中亞其他民族同化。
至於另一支契丹人,則被金人安置在遼東,金人多次對契丹人迫害,契丹人也多次起義反金,後來蒙古人一統漠北,開始南侵金國,金人怕契丹人聯合蒙古人,決定要安排每戶契丹人居於兩戶女真人之間,此舉令契丹人極為不滿,契丹人耶律留哥領導族人作反,耶律留哥聯結蒙古抗金,被成吉思汗封為遼王。後來耶律留哥領族人歸附蒙古,而契丹將士也協助蒙古人東征西討。
另外一世居燕京的契丹皇族之後耶律楚材,因精通各項學術而名滿天下。成吉思汗攻陷燕京後立即召見他,並任他為重臣。耶律楚材成為蒙元立國的功臣之一。
但契丹一族在元初以後就不再出現,有傳是因為契丹人隨蒙古人東征西討,不是戰死就是散落亞洲各處,與當地人同化。
經過近代史家的考證及DNA測試,現時居於內蒙古北部大興安嶺、嬾江流域及呼倫池一帶的達幹爾族,已確定為契丹的後人,他們的祖先極可能一班被蒙古人安排守邊的契丹戰士。而雲南施甸縣內有一個稱為『本人』的族群,也證實父系血統與契丹人相近,相信當年契丹戰士曾協助蒙古人平定大理,契丹戰士之後定居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