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大將生平(寫10個人)<15!!>

2008-07-04 2:37 am
吳國大將生平,thx!!!!!!!!!!!!!!!!!!!!!!!!!!!!!!!!!!詳細回答

回答 (1)

2008-07-04 3:03 am
✔ 最佳答案
吳大帝孫權(182年—252年),字仲謀。222年在金陵稱王,229年稱帝,建立吳國,即東吳,史稱孫吳。222年—252年在位。父孫堅,兄孫策。


孫權文武雙全,年少時經已有將帥之才,統率大軍之能力,故與之為敵的曹操也誇讚「生子當如孫仲謀」。


生平:

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茂才,任陽羡(今江蘇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隨父兄征戰。200年孫策死,孫權襲職,在張昭、周瑜等協助下,很快就穩定了局面。東漢王朝封他為討虜將軍,兼領會稽太守。從此,他實際上成為江東統治者。


208年,孫權領導的東吳軍事集團聯合劉備集團於赤壁打敗曹操軍隊,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213年正月,曹操再次親率大軍南侵,據《三國志》記載:「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謂『生子當如孫仲謀』」。


219年10月,擊敗駐守荊州地區的關羽軍團,成功收復被劉備集團佔據多年的戰略要地,封閉了蜀國的東南出口。


222年,在吳蜀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親自率領的復仇大軍,使蜀國的精銳部隊受到重創。此戰役後,蜀國停止了與東吳爭奪東南出口的戰鬥,兩國的邊境地區恢復和平。魏國立國後,向魏文帝曹丕稱臣,被曹丕拜為吳王,受九錫。


229年孫權稱帝。孫權稱帝後,設置農官,實行屯田,平定山越,設置郡縣,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在此基礎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230年,他派衛溫等航行到達夷州(據說為臺灣,但沒有直接的根據)。242年,他又派聶友等航行到海南島,加強了這裡和大陸的聯繫。此外,他還派人到朝鮮、越南、柬埔寨和南洋群島等地,共100多個國家,擴大了吳國的政治影響。


晚年的孫權「多嫌忌,果於殺戮」,使本已凸顯的內部矛盾更加複雜化,其身後的吳國最終淪落為黨爭劇烈、暴政盛行的黑暗王朝。


2008-07-03 19:09:01 補充:
孫策(175年—200年)字伯符

生平

孫策17歲喪父(191年其父孫堅於荊州中黃祖埋伏身亡),轉而率領父親舊部投靠壽春的袁術,為了據有部隊與領地繼而為父報仇,多次幫助在袁術答應下幫助作戰,但袁術多次反悔,最後終率領父親舊部渡江東,脫離袁術。
為了積蓄力量東山再起,孫策四處結交豪傑,先後與周瑜、張紘等相識。197年,孫策終於建立起了自己的武裝力量和根據地,得到了其他軍閥和東漢朝廷的認可。

2008-07-03 19:09:23 補充:
195年與劉繇對戰時,遭遇從山東前來拜見劉繇並任其斥候的太史慈,當時,太史慈一人面對孫策13騎,,孫策搶奪太史慈的手戟,太史慈搶走孫策的頭盔。後來,降服太史慈後,太史慈要求孫策給他60天,單人前往招降其他勢力,群臣皆不相信才剛投效的太史慈,孫策獨排眾議,相信太史慈,60天後,太史慈果然招降其他勢力歸來。

198年,東漢朝廷封孫策為吳侯,拜討逆將軍。

199年,孫策率軍大敗宿敵黃祖,為父報仇。

2008-07-03 19:12:15 補充:
周瑜 字公瑾

生平:
周瑜出身名門,族人曾經兩代出任朝廷要職太尉之位,父親周異也擔任過洛陽的縣令。190年,孫堅出兵加入討伐董卓聯軍,舉家遷徒至舒縣,周瑜與孫堅同年的兒子孫策成為好友,甚至提供自家南側的大宅給孫策一家人,同時拜謁孫策的母親,二人情如兄弟,共同生活起居。不過,周瑜叔父周尚就任丹楊太守,周瑜也一起跟隨。

2008-07-03 19:12:20 補充:
孫策喪父後,經過多年在袁術下打拚,終於能起兵發展,正要東渡歷陽入吳時,書信報知周瑜,周瑜立刻起兵響應,孫策高興的說:「我得到你,事可成了。」隨後幫助孫策攻克橫江、當利、秣陵、曲阿,打敗笮融、薛禮,將劉繇趕走,發展極快。後來孫策親自進攻山越,對周瑜道:「我以這班士兵奪取吳、平定山越就已足夠。你先還丹楊。」周瑜遂回師丹楊。

2008-07-03 19:16:18 補充:
魯肅 (172年─217年),字子敬,中三代人物。東吳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

魯肅出身于富豪家族,但祖輩無人出仕為官。他出生後不久,父親就去世了,由祖母撫養長大。董卓之亂時,賣掉土地,以財賑濟宗族鄉親和結交朋友。

2008-07-03 19:16:41 補充:
漢獻帝建安三年(198年),魯肅仕職袁術。同年與周瑜的相識,是從後者借糧開始的。當周瑜告貸時,魯肅送給了他儲糧的一半。遂二人結成摯友。周瑜勸說魯肅和他一起離開離袁術,投奔孫策。但魯肅到達江東後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沒有受到孫策的重視,很不得志。孫策死後,由周瑜重新引見,魯肅終于得到孫權器重。第一次見面時,孫權對十分贊賞魯肅,辭退其他賓客後,孫權留下魯肅,不拘禮儀地合坐在一張床上,邊喝酒邊談議國家大事。魯肅提出的對策是:割據江東,利用曹操無暇南下的機會,攻劉表以佔荊州,之後稱帝。

2008-07-03 19:17:06 補充:
在促成孫劉聯合抗曹中,魯肅起了決定性作用。建安十三年(208年),當時荊州的情況是,劉表新亡,政權內部分裂。為了防止早已對荊州虎視眈眈的曹操搶先,魯肅向孫權提議聯合劉荊抗曹。孫權了同意這個建議。但當魯肅趕到時,劉表兒子劉琮已降曹。于是魯肅在當陽找到逃竄中的劉備,並結識了劉備的謀士諸葛亮。亮也主張孫劉聯盟,遂二人同去柴桑(今江西九江)會見孫權,商談聯盟大事。時曹操聲言要與孫權決一死戰,孫權本來就想“擁軍在柴桑,坐觀成敗”,而對抗曹缺乏信心。但在魯肅堅決反對降曹下,孫權終于樹立了決心。這樣才有了後來的“赤壁之戰”。

2008-07-03 19:17:17 補充: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病逝。孫權任命魯肅為奮武校尉,接管原屬周瑜的軍隊。

建安二十年(215年),劉備佔據益州後拒絕歸還荊州。孫權一面命令呂蒙強行攻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一面命令魯肅守巴丘(今湖南岳陽),防備關羽增援。呂蒙陷三郡後,關羽果然南下,被魯肅堵住。魯肅以大局為重,為了說服關羽以維持聯盟,邀請關羽到約定地點會談。會談時,雙方各把兵馬安排在百步以外,魯肅只佩掛了一把單刀。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單刀赴會”。後來,由于劉備探知曹操欲攻漢中,慌忙遣使求和,而孫權也感到取勝把握不大,便同意媾和。

2008-07-03 19:17:48 補充: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7040202218

2008-07-03 19:19:31 補充:
甘寧

少年時豪俠仗義,後投靠劉表,又成為黃祖手下,在黃祖手下得不到重用。被周瑜、呂蒙推薦給孫權,向孫權提出了二分天下的構想,孫權十分器重他。甘寧在協助周瑜攻打南郡的戰役中表現十分活躍;荊州分爭時,關羽以精兵五千攻益陽,甘寧以數百人據水安營,羽軍不能進。

孫權對魏用兵,甘寧手持鐵練,身先士卒攻破了皖城;轉攻合肥,孫權、甘寧等千余人在逍遙津遭到張遼軍的奇襲,甘寧在肉搏戰中表現異常英勇,魏人為之奪氣。後曹操進兵濡須口,甘寧以百余步兵夜劫曹營,斬首數十級而還,曹營大亂。孫權贊之為“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

甘寧雖粗猛好殺,但是勇而有謀,文武雙全,輕財敬士,士卒無不樂為之用命。

2008-07-03 19:19:41 補充: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6042000776

2008-07-03 19:21:18 補充:
陸遜生平

二十一歲就被微辟為孫權手下,而同時他在江東亦擁有江東名士的美名,可見陸遜的非凡才能早在年少時已經為人所賞識,適當的行動、大膽的嘗試、獨到的觸角使他很快就躍升為大都督,而孫權亦把孫策的女兒許配給陸遜。由此可見孫權對其的重視以及器重。

這一年是黃武元年(222年),當年陸遜三十九歲,帶領五萬人馬去抵抗蜀國的大軍。這時,劉備正對吳國佔領了荊州以及關羽被殺的事而氣極敗壞,急於報仇的他,完全沒有一點冷靜考慮就攻打東吳。

東吳的將士心情和劉備相同,眼見蜀國大軍步步緊迫,一步一步的進攻,一日一日的接近,大戰將近,人人都摩拳擦掌,準備大戰一場。可是唯有大都督陸遜不同意。

2008-07-03 19:21:43 補充:
陸遜說:“這次劉備帶領大軍東征,士氣旺盛,戰鬥力強。再說他們在上游,佔領險要地方,我們不容易攻破他。要是跟他們硬拼,萬一失利,丟了人馬,這是非同小可的事。我們還是積蓄力量,考慮戰略。等日子一久,他們疲勞了,我們再找機會出擊。”

陸遜本是書生一名,如此年青就當上都督一職,對此部下的將軍早已憤憤不平,對於陸遜不同意出戰都認為這是因為他怕事,就更不滿意了。

因為將軍不聽命令,陸遜手按佩劍,嚴肅的對他們說:”我雖然是一名書生,但是受主上的命令,是因為我有一點長處可以稱道,就是能忍辱負重,各位其位,各負其職,怎能再推卸責任!令為軍中常制,不可違反了。”

2008-07-03 19:21:52 補充:
就因為陸遜令大眾將軍心服口服,加上其過人的洞察力,得知蜀軍的破綻,連燒蜀軍四十多個大營。劉備慌忙而逃,還幾乎全軍覆沒。

雖被陸遜大敗,但劉備仍對陸遜都極為欣賞,他就曾經去信陸遜希望得其戰事意見。

2008-07-03 19:22:44 補充:
凌統

生平

其父凌操為孫策大將,在征黃祖時戰死。204年,凌統十五歲,已有小名聲而被人談及,加上其父為孫營戰死,孫權便拜他為別部司馬,行破賊都尉,統領其父遺兵。後來隨軍攻擊山賊,孫權大破保的賊兵,先行回師,餘下萬多賊兵在麻,凌統與張異等人留下來攻打,不久順利攻克。

後來孫權再征江夏,以凌統為前鋒,與數十健兒共乘一船,時常先進,離開大軍數十里。駛到右江,斬殺黃祖將領張碩,擄獲其船隻、士兵,報告孫權戰勝,再引軍過兼道,水陸並進。其後孫權大將呂蒙打敗黃祖水軍,而凌統則攻克江夏,孫軍大獲全城。208年,孫權任凌統為承烈都尉,於赤壁之戰跟隨周瑜等大敗曹操,再乘勝進攻曹仁於襄陽,升為校尉。

2008-07-03 19:23:02 補充:
後隨軍攻皖,拜為盪寇中郎將,領沛相。215年,跟隨呂蒙奪取劉備的荊州三郡,回師後至益陽,駐守合肥,任為右部督。同年,孫權在合肥之戰中敗北撤退,魏將張遼等一路追殺到津北。孫軍因撤退時過於分散,各軍不能雙救,孫權被圍,凌統親率三百近兵衝入重圍,救出孫權。但撤退路上的橋已被敵軍所毀,孫權策馬過河,凌統回軍衝戰,阻擋敵軍,左右人馬已死,自己也身受創傷,殺死數十人,知道孫權已安全,便披甲潛行逃走。孫權見凌統回來,非常高興。但凌統卻悲痛自己左右人馬都死了,孫權對他說:「公績,亡者已矣,苟使卿在,何患無人?」孫權留並留凌統在同船養傷。後拜為偏將軍,以倍數增加其士兵。

2008-07-03 19:23:12 補充:
凌統認為山中之人大多壯悍,可以用威信、恩惠引誘他們投降,孫權便命他東討,並命各城凡凌統要求,皆先給予後報告, 募得精兵萬餘人。途中經過祖縣,並進入鄉寺,與鄉親舊友故恭敬盡禮,恩意極隆。後突然病逝,時年四十九歲。孫權知道後,立刻從床坐起來,哀痛不能制止,數日茶飯不思,說話時便會流涕,並命張承作了一編銘誄。

2008-07-03 19:25:11 補充:
丁奉(—271年),字承淵,廬江安豐人,三國時期東吳重要將領。

生平:少時以驍勇聞名,成為小將,曾屬於甘寧、陸遜、潘璋等人的帳下。多次隨隊徵戰,斬殺敵將、奪取敵旗,身受創傷,功績都成為冠軍。後升遷為偏將軍。252年,孫亮即位,被任免為冠軍將軍,封都亭侯。

2008-07-03 19:26:34 補充:
同年,曹魏派大將諸葛誕、胡遵等進攻東興,諸葛恪率軍抵抗。眾將認為:「敵聞太傅自來,上岸必遁走。」惟獨丁奉說:「不然。彼動其境內,悉許、洛兵大舉而來,必有成規,豈虛還哉?無恃敵之不至,恃吾有以勝之。諸葛恪繼續上岸,丁奉與將軍唐咨、呂據、留贊等由山向西行。丁奉說:「今諸軍行遲,若敵據便地,則難與爭鋒矣。如果敵人佔據合宜的陣並佔據徐塘。當時天氣寒冷、下雪,敵軍在舉行盛大的酒會,丁奉見他們前營兵少,對左右說:「取封侯爵賞,正在今日!」逐率兵解開護身重甲、穿上輕身鎧甲和頭盔,手持短兵器。敵人看見都大笑,不作防備。丁奉率兵突擊,大破敵軍前營。正好呂據等到來,魏軍潰敗。遷滅寇將軍,進封都亭侯。

2008-07-03 19:28:20 補充:
黃蓋的生平: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7081404997


孫堅的生平: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7080300902


收錄日期: 2021-05-01 23:29:3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703000051KK0206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