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講野會漏口(20分)
我有時講野會 " 我我我......" 咁 停下停下咁
點可以更正??
究竟係咩原因會咁呢??
回答 (3)
漏口又稱為口吃,大多數小童在學習語言階段,都會有口吃。當過了這階段後說話仍不順暢時受到別人嘲笑,心情便會緊張急躁,說話便會結結巴巴,長期這樣便會形成口吃。這種口吃情況只是生理上問題,而不是發音器官疾病。
另外,有些小童去模倣口吃的人說話腔調,結果自己也有口吃。所以父母若知道你學口吃一定會鬧。
再者,當小童學習說話階段時,若週圍環境有口吃的人,都會無意中倣效而口吃。
所以對口吃的人要有正確引導,千萬不要取笑或訓斥。要進行先短後長、先慢後快地鍛練講話,只要加以鼓勵而給予信心,口吃是可糾正而變成正常。
口吃其實係有得改善
不過有好多方法
我睇過電視,有方法話
''講野時個口含住一d東西,例如'話梅'等"
咁樣會令你口齒講野比個粒野kick住,冇咁漏口
------------------------------------------------------------
然而,我亦上網幫你check過
有專家講,可能會好d,[部分copy了出來]請看下面:
[成因]
她指出,口吃的成因較複雜,基本上可區分為表達能力弱、說話速度快、口部機能協調不當、心理因素等4大類。她解釋說,表達能力弱的人,往往會出現說話無以為繼,不知怎樣將事情完整表達出來,因而需要半途停下來,重複字句或做一些小動作,以便爭取時間去想一想,該怎樣繼續說下去。至於說話速度快的口吃者,他們並非不懂表達,而是過於心急,未及組織便希望盡快把說話說完,但這卻隨時會變成「因快而漏」,一些重要或很想說的字眼語句,便會在匆忙中被漏掉,需要重頭再覆說一次,甚至多次。如此一來,無故窒停、語句重複的口吃徵狀,便明確展露人前,並成為說話的習慣。
她又指出,先天性口部肌肉協調比較弱的人,由於口部肌肉弱,或大腦的協調功能較差,以致無法有效協調和控制嘴唇、牙齒、舌頭的活動,說話發音不清楚,但當事人愈想咬字清晰,愈是說得不流暢,因而出現口吃。不過,口吃的成因,還是心理因素居多,言語治療師需要找出導致患者出現口吃的心理障礙。
--------------------------------------------------------------------------
改善:
打拍子改善流暢度
秦蓁指出,治療口吃,主要在於改善說話的流暢度,一般是因應患者的個人問題和口吃特徵進行處理,沒有特分類。例如對於說話速度快的口吃者,要求他們自覺減慢說話速度是很困難的,因此,先讓患者透過錄音知悉自己的問題所在,再做一些例如打拍子、數1、2、3、4等簡單訓練,讓他們的口與手的節拍逐漸配合,則說話的速度也將得到控制。
至於另一個可以改善流暢度的治療方法,是「聆聽」。她介紹說,「要求患者一直聆聽和重複我的說言話,先數數目,再讀文章,讓他跟著我的說話速度、節拍,再沒有『窒』位;然後由他自己讀,開始學習自我控制說話聲線和速度,逐步解決流暢度問題。」
角色扮演提升表達能力
口吃行為的最大特色是多變性,會隨著溝通對象、環境和時間而產生變化,不少患者也未能完全掌握自己的症狀和情況。她說,透過角色扮演,可以讓患者認清自己的問題,以及當中的徵結,從而對症下藥地採取糾正治療或訓練。她舉例說,「有些人開會做presentation有困難,可能是因為事前準備功夫不夠,這可以多練習幾次。但若是因為怕面對陌生客戶,或因有上司在座而緊張,這就可找多2、3位同事,事先一起做Role-Play,然後再不斷加人,務求令患者消除對接觸陌生人或在上司壓力陰影下所形成的不安情緒,提升表達能力。同時,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可以輕易找出問題的核心所在,包括『窒』了多少次、『窒』位所在、說話的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以及說話的速度等,再據此尋求解決的方法。」
她又說,在日常生活中,一旦發覺自己流露出口吃的徵狀時,例如語句中斷窒停、字眼重複,或者有一些握拳、貶眼等小動作時,「應即停下來,深呼吸,想清楚自己要講甚麼,然後才再開口。否則只會愈講愈窒,令情況更嚴重。」
言語流利3要素
連貫性:話語沒有中斷或猶豫。
語速:在單位時間內講出的字詞的個數,對於中文普通話來說,正常的語速在每分鐘240個字左右,英文
則為每分鐘170個詞,這比口吃者的平均語速每分鐘120個詞顯著要高。
言語的輕鬆程度:除了身體輕鬆程度,口吃者的心理輕鬆程度也比正常人要低得多。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46: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703000051KK0040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