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勁人請入......................

2008-07-03 2:59 am
一蹴即就,點解
高處不勝寒,點解
置若罔聞,點解
源頭活水,點解
逄其欲,點解

回答 (1)

2008-07-03 3:06 am
✔ 最佳答案
1.一蹴即就(唔知)

2.高處不勝寒
注音一式 ㄍㄠ ㄔㄨˋ ㄅㄨˋ ㄕㄥ ㄏㄢˊ
通用拼音 gao ch  b  sheng h n 注音二式 g u ch  b  sh ng h n
原指高地之寒意令人無法承受。今多用以比喻有權勢或地位高的人,則知心朋友愈少而孤獨寂寥。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3.置若罔聞
注音一式 ㄓˋ ㄖㄨㄛˋ ㄨㄤˇ ㄨㄣˊ
通用拼音 jh h ru  w ng w n 注音二式 j  ru  w ng w n
相似詞 置之不理、置之度外、充耳不聞 相反詞 
雖有耳聞,卻好像沒有聽到一樣不加理會。明˙朱國楨˙湧幢小品˙卷九˙閣臣相搆:「當中書言時,沈宜厲聲力折,只因心中惱他,置若罔聞。」七俠五義˙第五十九回:「丁大爺只管盤詰,北俠卻毫不介意,置若罔聞。」

4.源頭活水

不得、那裡有。宋˙辛棄疾˙西江月˙醉裡且貪歡笑詞:「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何以能夠。宋˙朱熹˙觀書有感詩二首之一:「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答應、應允。如:「許可」、「允許」。左傳˙閔公二年:「及密,使公子魚請,不許。」董西廂˙卷六:「雖然昨夜見許,未足取信。」
奉獻、給予。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聶政傳:「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許人也。」宋˙陸游˙觀長安城圖詩:「許國雖堅鬢已斑,山南經歲望南山。」
允諾婚事。如:「許配」、「許嫁」。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其女尚幼,未許字人。」紅樓夢˙第六十四回:「把我二姨兒許給皇糧莊頭張家,指腹為婚。」
稱讚。如:「稱許」、「讚許」。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相信。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趙岐˙注:「許,信也。」
期待。如:「期許」。孟子˙公孫丑上:「夫子當路於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宋˙陸游˙書憤詩:「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處所。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宋˙梅堯臣˙魯山山行詩:「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
表示約略估計的數量。如:「些許」、「少許」。後漢書˙卷七十一˙皇甫嵩傳:「赴河死者,五萬許人。」唐˙柳宗元˙至小邱西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國名。周時所分封的諸侯國,姜姓,後滅於楚。故址約在今河南省許昌縣東。
地名。即今河南省許昌縣。
姓。如漢代有許慎。

可能。如:「或許」、「也許」。樂府詩集˙卷四十六˙清商曲辭三˙無名氏˙懊歌十四首之二:「撢如陌上鼓,許是儂歡歸。」
這麼、如此。如:「許多」。宋˙蘇軾˙次韻答文與可見寄詩:「世間那有千尋竹,月落庭空影許長。」宋˙朱熹˙觀書有感詩:「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表示疑問,相當於「何」、「什麼」。唐˙杜審言˙贈蘇綰書記詩:「知君書記本翩翩,為許從容赴朔邊?」

語尾助詞,表示感嘆之義,相當於「啊」。唐˙韓愈˙感春詩四首之一:「三杯取醉不復論,一生長恨奈何許!」
ㄏㄨˇ h(04978)

5.逄其欲(不知)


收錄日期: 2021-04-29 00:55:1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702000051KK0237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