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帝罪行解釋 要條條到要詳細解釋

2008-07-02 9:44 pm
朕以涼德承嗣丕基,十八年於茲矣。自親政以來,紀綱法度、用人行政,不能仰法太祖、太宗謨烈,因循悠乎,苟安目前,且漸習漢俗,於淳樸舊制日有更張,以致國治未臻,民生未遂,是朕之罪一也。

  朕自弱齡即遇皇考太宗皇帝上賓,教訓撫養,惟聖母皇太后慈育是依,大恩罔極,高厚莫酬,惟朝夕趨承,冀盡孝養,今不幸子道不終,誠悃未遂,是朕之罪一也。

  皇考賓天時,朕止六歲,不能衰經行三年喪,終天抱恨,帷事奉皇太后,順志承顏,且冀萬年之後,庶盡子職,少抒前憾,今永違膝下,反上廑聖母哀痛,是朕之罪一也。

  宗皇諸王貝勒等,皆系太祖、太宗子孫,為國藩翰,理應優遇,以示展親。朕於諸王貝勒等,晉接既正東,恩惠復鮮,以致情誼睽隔,友愛之道未周,是朕之罪一也。

  滿洲諸臣,或歷世竭忠,或累年效力,宣加倚托,盡厥猷為,朕不能信任,有才莫展。且明季失國,多由偏用文臣,朕不以為戒,反委任漢官,即部院印信,間亦令漢官掌管,以致滿臣無心任事,精力懈弛,是朕之罪一也。

  朕夙性好高,不能虛己延納,於用人之際,務求其德於己相侔,未能隨材器使,以致每嘆乏人。若舍短錄長,則人有微技,亦獲見用,豈遂至於舉世無材,是朕之罪一也。

  設官分職,惟德是用,進退黜陟不可忽視,朕於廷臣中,有明知其不肖,刀不即行罷斥,仍復優容姑息,如劉正宗者,偏私躁忌,朕已洞悉於心,乃容其久任政地,誠可謂見賢而不能舉,見不肖而不能退,是朕之罪一也。

  國用浩繁,兵餉不足,然金花錢糧,盡給宮中之費,未常節省發施,及度支告匱,每令會議,即諸王大臣會議,豈能別有奇策,只得議及裁減俸祿,以贍軍需,厚己薄人,益上損下,是朕之罪一也。

  經營殿宇,造作器具,務極精工,求為前代後人所不及,無益之地,糜費甚多,乃不自省察,罔體民艱,是朕之罪一也。

  端敬皇后於皇太后克盡孝道,輔佐朕躬,內政聿修,朕仰奉慈綸,追念賢淑,喪祭典禮概從優厚,然不能以禮止情,諸事太過,豈濫不經,是朕之罪一也。

  朕性閑靜,常圖安逸,燕處深宮,御朝絕少,以致與廷臣接見稀疏,上下情誼否塞,是朕之罪一也。

  人之們事,孰能無過,在朕日御萬幾,自然多有違錯,惟肯聽言納諫,則有過必知。朕每自恃聰明,不能聽言納諫。古雲,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朕於斯言,大相違背,以致臣士緘然,不肯進言,是朕之罪一也。

  朕既知過,每自尅責生悔,乃徒尚虛文,未能者改,以致過端日積,愆戾逾多,是朕之罪一也。

  太祖、太宗創垂基業,所關至重,元良儲嗣,不可久虛,朕子玄燁,佟氏妃所生也,年八歲,岐嶷穎慧,克承宗祧,茲立為皇太子,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即皇帝位。特命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臣,伊等皆勛舊重臣,朕以腹心寄托,其勉天忠盡,保翊沖主,佐理政務,而告中外,咸使聞知。

回答 (2)

2008-07-07 8:05 am
✔ 最佳答案
這一段是清世祖順治帝(章皇帝福臨)的“遺詔”,世稱“罪己詔”。
正史【清史稿 卷005 世祖本紀二】是說(福臨),丁巳,崩於養心殿,年二十四。
內容如下:
順治帝自謙以微薄的德行承継帝位,已經18年了,自從親政以來,紀綱法度、用人施政,都不能循依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定下的法度,得過且過,苟安於目前,而且逐漸習慣漢人的習俗,於淳樸的舊制日有改變,以致國家治理不好,民生未能改善,是我的一條罪。
我自小,得到太宗皇帝(皇太極)的寵愛,教導訓鍊撫養,特別是聖母皇太后(孝莊皇太后)的養育教誨。恩重如天,高厚無法酬報,只望能夠朝夕在跟前,以盡孝養。現今不幸未能完成盡兒子的責任,至誠的心意還沒能如願,這也是我的一條罪。
父皇過身之時,我才六歲,不能夠守行三年喪,終天覺得遺憾。只有侍奉皇太后,使她得以順心開顏,且冀望他日萬年之後,可以得盡做兒子的職責,稍可抒解先前的遺憾。現今要先離去,反而讓母親哀痛,這也是我的一條罪。
宗室諸王貝勒等,都是太祖、太宗的子孫,是國家的依靠,理應該優遇,以展示親情。我對於諸王貝勒,接觸既不多,恩惠更加少,情誼分离,友愛之道未能周全,這也是我的一條罪。
滿洲諸臣,有的歷世盡忠,有的累年效力,應該加以倚託,讓他們能夠做好其職務分內的事。我不能信任,有才能不能施展。而且明朝之所以失去國家,主要是偏用文臣。我不以為戒,委任漢官,即使是部院印信,間中也讓令漢官掌管。以致滿臣無心工作,精力懈弛,這也是我的一條罪。
我素有的秉性爱强,不能夠虛心接納意見。在用人的時候,只求他的才德合乎自己,不能因才而用,以致每每感歎不夠人用。如果可以捨短錄長,則人有些少的技能,也可以得以見用,怎麼會導致舉世無才,這也是我的一條罪。
設官分職,惟德是用,官吏的升降,不可以忽視。我對於朝廷臣子,明明知道他不對,沒能當場即罷斥,仍然還是優容姑息。例如劉正宗這人,偏袒徇私性急嫉妒,我心中早就清楚地知道了,但還是容他久任政地。可謂見賢明而不能升任,見不肖而不能罷退,這也是我的一條罪。
國家費用浩大而繁多,軍隊的給養和費用不足。而金花錢糧,盡給了宮中作費用,未嘗能節省開支。直到經費開支出現缺乏,每每令諸王大臣會議,不能夠另有奇策,只能用裁減俸祿,用以滿足軍餉。厚己薄人,益上損下,這也是我的一條罪。
籌畫營造雄偉的宮殿,造作器具,必须極其精工。無益的地方,耗費非常多。仍然不自省察,没有體會百姓的艱辛,這也是我的一條罪。
端敬皇后對於皇太后克盡孝道,輔佐我本人,內政繼承發揚先人的德業。我敬奉母后的旨意,追念賢能善良,舉行隆重喪禮儀式,過份隆重優厚。不能夠以禮止情,所有事情做得太過,漫无限度不合情理,這也是我的一條罪。
祖宗創業,未嘗任用過中官。而且明朝亡國,也是因為任用宦官。我明知其弊端,不以為戒。設立內十三衙門,委用任使,同明朝沒差別。致使營私作弊,更是超越往時,這也是我的一條罪。
我的個性沉溺于安閒寧靜,常常貪圖安逸,閒居在深宮之中,絕少臨朝。致使我稀疏接見廷臣,上下情誼閉塞不通,這也是我的一條罪。
人在辦事情,那能沒有過失?我在一天辦那麼多事,那能一無錯漏?只有聽人家的話接納規勸,則有錯誤必定知道。我每每自恃聰明,聽不進別人的規勸。古語說:『會做買賣的人把貴重的東西深深收藏起來,有崇高的品德的君子,外表看來像傻子一般。』我和這話,差别很大。以致於臣工們緘默,不肯進言,這也是我的一條罪。
我既知道有過錯,每每自我嚴加責備好生懊悔。但乃舊是白白地注重一些不切實際的文字,未能省悟改過,過失天天累積,罪過愈來愈多,這也是我的一條罪。
太祖、太宗開創的基業,所關至為重要。大善至德的儲君,不可以長期空在哪裡。我兒子玄燁,是佟氏妃所生的,幼年聪慧而有天才,能夠繼承宗嗣,現在立為皇太子。即刻遵循典章制度,守孝二十七日,除喪後即任皇帝位。特命令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臣。他們都是功勳舊重臣,我以真心誠意寄託。望誓力忠誠,看守輔佐年幼的君主,协助治理行政事務。佈告中外,讓所有人都知道。」
以上解釋,如有不妥請予指教。
願知識共享!
2008-07-03 4:30 am
順治出家一事,一段時期裡曾是清初宮史的一大疑案。人們傳說清朝入關后的第一代皇帝福臨,在自己心愛的董鄂妃去世後,悲傷過度,看破紅塵,遁入空門,出家當和尚了。這件事不像太后下嫁“攝政王”那樣复雜,但問題很難辯解。

很難辯解的理由之一,就是順治皇帝喜歡寺廟生活,喜歡當和尚。順治帝6歲即位,24歲去世,在位18年。他一生中十分信奉佛教,與當時著名高僧玉林琇、木陳 、茆溪森等過往甚密。

順治帝多情善感,身體羸弱,時值青春年齡,放縱情欲,因此神經衰弱嚴重。他曾對木陳 說:“我睡覺時只能單人獨室,不能与人同床。臨睡前,必須讓所有的人都出去,若聽到一絲氣息,就一夜睡不著。睡早了也不行,必須熬過半夜,困極了,才能一覺睡著。”

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愛妃董鄂妃病逝,這使順治帝精神陷入崩潰而不能自拔。他自己撰寫了4500字的《董妃行狀》,又命大臣為她作傳,還破例追謚她為皇后,最后又讓30名太監和宮女為她殉葬。但這一切都不能使他感情的創傷得到彌合,還昏天黑地不知死活。孝庄皇太后無法,只好派很多人天天看守著他。

這時的順治帝決意披緇山林,孑身修道,終于在十月初,請茆溪森為自己履行了淨發儀式,准備到山西五台山當和尚。 十月十五日,玉林琇第二次來到北京時,見茆溪森已給皇帝淨了髮,勃然大怒,當即命人取來乾柴,要把茆溪森當場燒死。順治帝只得向玉林琇表示自己愿意蓄髮,不出家了。玉林琇又對順治帝作了一番思想工作。他說:“若以人間禮法論,皇上應該永居皇位,這樣上可以孝敬母后,下可以造福万民;若以世外之法論,皇上也應該永做君王,這樣對外可以保護佛法,對內可以管理教內大事。”順治帝听后覺得有理,便不非要出家不可了。

但是,經過4個多月出世与入世的反复折騰,順治帝本就虛弱的身体已支持不住了,到年底終于病倒了,很快就染上當時的不治之症天花。順治帝讓玉林琇為自己念經祈禱,又親自把平日最親昵的太監吳良輔送到法源寺剃度,作為自己的替身,但病情仍不斷惡化。

順治十八年正月初六半夜,順治帝自知勢將不起,急命學士王熙、麻勒吉速到養心殿記錄遺詔。王熙垂淚聽命,在床前匆匆寫下遺詔的第一段。這時順治帝已疲憊不堪,王熙擔心皇上支持不住,便奏請先將遺詔全部擬出,再呈皇上過目。順治帝點頭同意。王、麻二人到乾清宮西朝房連夜起草了皇帝遺詔,又赶到養心殿請皇帝過目。順治掙扎著將遺詔修改了三遍,天亮時才定稿。又挨過一天,初七半夜,順治帝在養心殿崩逝。


收錄日期: 2021-04-29 20:16: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702000051KK0112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