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從汗液看健康
正常人每天約排出500至1000ml的汗液,夏季可達1500至2000ml。如果汗腺停止排汗或出汗過多,均是不正常的現象。
從中醫角度來看,汗是津液的代謝產品,與鼻涕、眼淚、口水和唾液共稱為五液。此外,汗亦被稱為心液《素問 宣明五氣》,而心主血,因此有汗血同源的說法。出汗過多,會耗氣,也會傷及津液而損於心血。
汗量
無汗:又稱閉汗,是指汗腺減少或機體不產生汗液,身體局部或全身少汗或完全不出汗。患者某些部位或全身皮膚非常乾燥,他們多半曾患有皮膚病(如銀屑病、硬皮病等),令毛孔閉塞,以致無汗。另外,若身體新陳代謝紊亂,亦可能會無汗。
老人家活動量減少,汗腺萎縮,排汗較小,不足為怪。
多汗:多汗是指在恆溫和靜態情況下,仍大量出汗。若多汗兼有心悸、食慾亢進、情緒波動、失眠,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若多汗兼頭暈乏力,以及感到飢餓,可能是血糖過低及肝功能欠佳。服用某些藥物後,亦會產生多汗反映。若重金屬中毒,例如鉛、汞、砷等,可能亦會有多汗現象。
若汗出如珠,冷汗不止,須加注意,這是氣散虛極的表現,中醫學上稱為「絕汗」,是病危的表現。
出汗時間
自汗:在白天,精神清醒的狀態下,不因勞動、穿厚衣或高溫而汗自出,稱為自滸。中醫認為這是氣虛、陽虛的表現,身體因失卻固攝力而不自覺地流汗。自汗的人通常精神不振、氣短、怕冷。
盜汗:指入睡後,在半夜或黎明時分,胸部、背部、大腿等地方出汗,出汗量甚多,可以令衣服濕透。醒後則沒有出汗。盜汗多陰虛所致,若伴有低熱、兩顴潮紅、手心發熱,口乾等症狀,可能是肺病的徵象。
出汗部位
頭汗:以頭面部出汗為多,肝胃有熱及氣虛所致。若兼有四肢發冷、氣短,多為陽氣虛。重病患者若突然額頭大汗,則是病危警告。現代醫學發現,突然間一側額頭出汗,多是頸部交感神經受刺激,可能患有動脈瘤。
手足汗:心情緊張時會手腳出汗,若非因此原故而經常兩手潮濕和冰冷,多因脾胃濕蒸,氣虛、腎虛所致。身體狀態甚差者才有這問題,須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