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小弟愚見以為: [ 孫子十三篇 ] 有云『兵者,詭道也!』兵法類書的讀者,務必同時提昇個人之品格修養。否則將從兵道墮入魔道,萬劫不復!
二,《作戰篇》
《作戰篇》主要是從經濟角度談國家作戰的條件,是後勤之論著。孫子點名戰爭對經濟的依據,從而帶出其論點:物質齊備,方可舉師。既然要準備眾多物資,必然關乎國民經濟,從而推論出「甲兵之本,在於國民」;勞師而眾,對生產所造成的損害難以估計,若戰爭速勝,就能避免痛苦的消耗戰。正所謂「兵貴勝,不貴久」。
孫子是最早將後勤論系統化、完善化,他能準確指出後勤與國家、百姓的關係,及戰鬥之援軍等。何謂後勤呢?是指運用人力、物力、財力、設施及技術手段,保障其對象(指前線)從事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這些工作大多要要在戰前完成的。各種裝備的準備,要日費四金,十萬之師舉兵。」這樣國家不能久戰,「故兵聞拙速,豐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維持物資,糧食供應為國家之重擔,影響廣大百姓,往返運糧,除了消耗本國資源外,更胎誤戰機,限制軍隊機動。所以孫子提出「賢將務食於敵」,及其效果「食敵一鐘,當吾二十種」。
但是戰爭一日繼續,這也意味著民眾一日消耗,所以孫子主張速戰「兵貴勝,不貴久」。除了後勤的考慮外,更是戰機掌握的要誤,錯過即戰敗,抓緊會勝利。時機一失,容易形成曠日持久的局面,對雙方而言,皆吃不消 。
一次大戰是最為明顯的戰例。德軍不能發動持續而有力之攻勢,使馬思河戰役失敗,西線局勢僵持下來(即所謂靜態戰爭),持續四年塹壕戰,雙方付出了重大的傷亡,郤未能打開僵局;不僅如此,當時的兵器已經是熱兵器,且日漸成熟,彈種的數量及其需要已大增,結果是後勤負擔太重,最後拖垮了雙方的經濟,致使英、法、德等歐洲國家無復當年之勇,從些衰落。他們近百年之「帝國功業」,只是四年大戰使之盡喪,證明孫子之理論仍適用於現代社會。
三,謀略
完成後勤準備,就是《謀略》。這是一篇謀策論,由戰略出發,至戰術性的謀略及預測的科學。謀策對於作戰是十分重要的,正所謂「謀定而後動」。謀策按現代的觀點,是作戰計劃。古代之軍事研究將之分為九類:謀變及奇謀。孫子將在後文分散敘述它們的用,而在本篇,則集中在謀略的策略及將帥在謀略中的功用。
孫子認為,用兵之法由代謀策略所決定。他提出「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己。」最傑出的將帥或國家領導人應用政冶謀略勝敵人,代為現實,即是降服整個敵國為上,要出兵作戰,佔領敵土,己是次一等的利。這可說是孫子追求的最理想戰爭結果,避免了大規模之流血;正如現代戰爭的阻嚇,理論,阻嚇基於良好的戰略,因而令對手不敢輕舉妄動。其次是「代交」。並不是每次的「政冶謀略」能阻嚇敵人,當雙方實力相差不遠時,為了弧立敵人,外交手段常為各國之政策。古代春秋時,名相管仲的睦鄰政策才能使齊國桓公順利稱霸。現代外交己成為國家常規接觸的行為,一次大戰之同盟制度就是這種情況下的產物。連外交手段也弄不妥,那就要訴諸戰爭,其實戰爭也是一種武力的外交形式。現代美國的全球戰略,就將這四點相互為用,前三者是「交事」取勝,後二者為「武備」成功。通常阻礙美國國家利益的第三世界國家,美國都會先以「伐謀」(經常性戰備)及「伐交」(聯合他國制裁之)為對策,再以武力展示(如派航艦戰鬥群前往附近水域),以過其阻嚇作用;若果不行,才以武力解決。靈活運用,才是真正之上者。
在謀策決策的中,將帥起決定性作用。要知道將帥之任命及其智慧關係的國家興亡。一支精銳的部隊在平庸的將帥指揮下,連能不能立於不敗都成問題,正如二戰德國裝甲兵,為當世之一流勁旅可是在希特勒及其寵臣們之不當運用下,消耗於各個戰場上,種下戰敗之禍根,反之,即使部隊平庸,也能在良將之領導下創造奇蹟。1943年北非戰役,缺乏作戰經驗的美軍在名將巴頓之領導下,徹底擊潰德軍,就是這個道理。本篇以此為基礎,去研究將帥的決策,指揮才華及職能。孫子提出「知己」為指揮最高原則,把握失軍之情況為決策的首要資料;進而「知彼」,確實去把握敵方情況,加以比較,權衡,才能「百戰不殆」。若不知敵彼,會萬軍隊受縳,增加疑團,不知戰略目標,也就不知怎打。因此,將帥具備決斷力,勇敢精神,沉著泠靜及知己知彼的素質與否,成了作戰的關鍵。最後,孫子提出了五項有助他們預測戰局的方法:「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識眾、寡之用;上下同儲,以虞(逸)待不虞及將能而君不御,皆可節」。這具體地幫助了將帥的謀策。雖然現代科技及軍隊組成已和當時不盡相同,但其理論仍有參考價值。
……
2008-07-05 00:09:06 補充:
希望小弟的回答能稍幫上忙啊!多多指教。^_^『兵者,詭道也!』(-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