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聲的混淆,敬請指教。

2008-06-25 6:13 pm
平仄聲的混淆,敬請指教。

看過下列兩般指引,仍感混淆。例如黃、紅、文三個字都不是很聲響亮而高亢,如是否可將(汪、空、蚊) 作為平聲。 另外是否有方法?如某網頁或字典只要找出該字便可肯定該字是平或仄聲呢?
(1) 平,就是平聲;而仄就是仄聲。簡單來說,就是每個字音,都有它自己音調的高低長短,如「陰」聲是高音,「陽」聲是低音,平聲是長的,上聲是由低滑向上的,去聲是稍低的,入聲是短促的。 平聲以外,其餘上、去、入都叫「仄」聲。平聲的字,特點是把此字的讀音聲調延長,其聲調不變;上、去、入三聲叫「仄」,其特點是音調較短,有升有降,把聲調一延長,即出現變調,所以給人不「穩重」的感覺,所以又叫「側」。
(2) 中 國 字 的 發 音 可 分 平 仄 兩 聲, 平 聲 響 亮 而 高 亢 , 仄 聲 沉 啞 而 低 弱 ,而 仄 聲 又 分 為 上 去 入 三 個 聲 , 上 聲 向 上 高 讀 而 音 帶 輕 柔 , 去 聲 向 下 緩 讀 而 音 帶 凝 重 ,入 聲 隨 口 急 讀 , 戛 然 而 止 。
以 下 一 些平 仄 與 四 聲 的 例 子 :
平 仄 仄 仄
上 去 入
 東  董  凍  篤 
 紅  汞  鬨  酷 
 黃  往  旺  鑊 
 文  憫  問  物 
 元  怨  願  月 
 岑  滲  甚  十 

謝謝!

回答 (2)

2008-06-25 11:48 pm
✔ 最佳答案
中古的平仄,平為平聲,上去入為仄聲,但不分陰陽。普通話的平仄,陰平和陽平為平聲,上去為仄聲。
指引 (1)提到「陰」和「陽」就不是中古的平仄,提到「入」就不是普通話的平仄。「陰」「陽」「入」「上聲是由低滑向上」「去聲是稍低」都是粵語的特徵,指引 (1)是以粵語來論平仄。粵語九聲可和中古的平上去入對應,粵語的陰平字和陽平字大致就是中古的平聲字,餘下的大致就是中古的仄聲字,例外甚少。
如果用粵語聲調來對照中古的平聲,就不應用指引(2)的「聲響而高亢」來做準則,因為這是中古平聲的概況。粵語的九聲是從中古的四聲分裂而來,九聲中除了入聲字外,最高音的是陰平,最低音的是陽平,「黃紅文」三字屬於陽平。此外,粵語聲調平板的不一定是平聲,去聲也是平板的,只是去聲的音高介於陰平和陽平之間,故言稍低,不是最低。
如果用粵語來論中古的平仄就必須用原調,因為粵語變調豐富,甚至忘卻了原調。如蚊字,本來讀作「文」,與「一文錢」的文字一致地變調,讀了陰平聲(「一蚊雞」的「蚊」),忘了原調是陽平聲,好在都屬平聲。「籃錢腸房」等字,讀書音唸平聲,口語音唸上聲,傳統的粵音字典儘量根據韻書上的反切來修訂讀書音,原調一般以讀書音為準,論平仄應還它一個讀書音調。

指引(2)說的是中古平仄的概況,語言學家能從各種理據推求古代的字的音值,稱「擬音」,但難以推求調值,因為方言間的調值差異頗大,古書也沒有記載調值,只有略略形容調類的模樣,可參考http://pbice.blogspot.com/2005/11/phonetics_29.html。
一般以唐代《元和韻譜》和 明代《玉鑰匙歌訣》作為根據。
《元和韻譜》
平聲哀而安 (安為平安)
上聲厲而舉 (舉為上揚)
去聲清而遠 (清為高,遠疑為消沉)
入聲直而促 (促為急收)
(「安舉遠促」本身都是字例)

以下兩個網站可以查詩詞的平仄:
http://w2.hkmalls.com/poem/rhyme85.htm
http://chinese-artists.net/poem/
2008-06-28 7:47 pm
 東  董  凍  篤   ※  ※  棟  讀
 空  孔 ★汞  哭   紅  ※  ※  酷
 汪  枉  ※  ※   黃  往  旺  鑊
 蚊  ※  ※  乜   文  憫  問  物
 冤  宛 ★怨  乙   元  遠  願 ☆月
 心  審 ★滲  濕   岑  ※  甚  十
          ↑

★:誤將去聲作上聲。
※:我未曾認知的字。
↑:此入聲有兩個音調,「乙」較低,「濕」較高。
☆:此入聲也有兩個音調,如「賞月」、「坐月」的「月」字本音「越」,但也有另一個與陰入聲兩個不同音調的字音,所以九聲以外,似乎還有第十聲。


收錄日期: 2021-04-23 17:58: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625000051KK0055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