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或中國鱘在動物分類上,隸屬於魚綱、鱘形目、鱘科、鱘屬,別稱鱘魚、鰉魚、苦臘子、鱣等。中華鱘是中國特產的珍貴魚類,屬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牠們與大熊貓一樣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是研究魚類和脊椎動物進化的活化石,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被稱為中國的“水中國寶”。
中華鱘形成了穩定的生殖迴遊習性,有自古以來固定不變的航道:親魚從近海迴遊到長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帶產卵,孵化出的鱘苗順流而下,漂遊入海,大約十年後,幼鱘長大了,又追尋牠們童年的足跡,從大海返回上游尋根產卵。
兇殘掠食者 海狼受滋擾必反擊
http://news.sina.com 2008年06月23日 15:33 明報
【明報專訊】..........................
海狼又名梭子魚,取其體型與織布機的梭子相似,是海洋常見魚類,最長可達 2米。杜偉倫說,由於海狼性格兇殘,潛水員在海中遇到牠們都不敢貿然接近,只要這些魚稍受滋擾,幾乎必會反擊。相反中華鱘性格溫馴,平時進食魚蝦等甲殼類動物,不會主動攻擊魚類,因此相信是海狼主動攻擊。對於中華鱘被咬後兩日逝世,他估計與抵港前經長時間運送,未完全適應新環境下再被攻擊,引致身心受創,最後死亡。
海狼屬肉食魚類,但杜偉倫估計海狼並非在飢餓的情?下發動攻擊,因為海洋館充斥大量體型懸殊的魚類,不愁衣食,毋須冒險攻擊較自己體型大的魚類去獲取食物。 ..............
元兇海狼魚 天生掠食者攻擊新鄰居
2008-06-24
【東方日報專訊】海洋公園在○五年引入俗稱海狼的梭子魚,性格兇猛,是天生的掠食者,通常聯群結隊活動,能以伏擊及高速突襲兩大撒手鐧獵食其他魚類。根據外國資料,過往亦曾經有數百宗襲擊潛水客的紀錄,與鯊魚同樣惡名昭彰。海洋公園將中華鱘與海狼放在一起導致前者死亡,有海洋專家指,可能與魚類的地盤習性有關。
海狼亦可稱為梭子魚或梭魚,是條鰭魚的其中一種,體形狹長,最長可達一點八米,由於口部及下顎闊大,有如狼牙般凸出的尖牙,外形兇猛,故又被稱為海狼。海狼是天生掠食者,背鰭兩邊分開,一邊有五條刺針,另一邊則有一條刺針及九條放射狀線條,全身橫線明顯,能以時速四十三公里突襲獵物。
目前世上已知的海狼約有廿六種,主要分布在菲律賓等熱帶及亞熱帶海域,通常出現於珊瑚礁和礁石附近。世界自然基金會高級海洋環境保護主任朱炳盛表示,海狼雖是兇猛魚類,但過往由於與中華鱘的居住地不同,故沒有問題。.............
中華鱘(Aclpenser Sinensis Grdy)是一種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魚類 ,是我國特有的古老珍稀魚類 。世界現存魚類中最原始的種類之一 。遠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 ,就把中華鱘稱為王鮪魚 。中華鱘屬硬骨魚類鱘形目。鱘類最早出現於距今2億3千萬前的早三疊世,一直延續至今,生活於我國長江流域,別處未見,真可謂“活化石”。
中華鱘雖然個體龐大,但卻攝食“斯文”,只以浮游生物、植物碎屑為主食,偶而吞食小魚、小蝦。據統計,長江上游每年可產中華鱘2、3萬公斤。但近年來捕撈過多,加之此魚繁殖率低、成熟期長(10年左右),其種群數量已日趨減少。為使這種我國特產的“活化石”免遭滅頂之災,有關部門已把中華鱘列為保護對象。但有些具體問題仍有待解決。譬如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建成後,切斷了中華鱘由海口上溯金沙江生殖洄游的通道,以致那些大腹便便的母鱘,被阻於壩下而喪身。如何解決壩區的魚道問題,已迫在眉睫。 可喜的是,據悉,有關中華鱘的人工繁殖和放流工作已試驗成功。 如若通過具體實踐,使中華鱘能在淡水中定居並繁衍後代,那就更有現實意義了。
我國曾在遼寧北票晚侏羅世(距今1億4千萬年前)地層中發現過鱘類化石,名北票鱘。這種鱘只在兩體側有一行側線鱗,其它體表裸露,與中華鱘體披五行鱗者不同。
2008-06-24 13:29:22 補充:
海狼,是魚類的一種,愛聯群出動,有地盤觀念,犬齒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