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了中國,使得中國的版圖到達長江流域以南的地帶。接著由於開拓南越,使中國的版圖包括了兩廣,以至擴張到今天越南北部一帶。
秦朝沒有採用分封制,而是採用郡縣制,最初將全國分為三十六個郡,後來增至四十六個。部分郡大體位置如下圖: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8/Qin_empire_210_BCE_TC.jpg/300px-Qin_empire_210_BCE_TC.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秦朝諸郡
遼東郡、九原郡、雲中郡、遼西郡、上郡、太原郡、巨鹿郡、膠東郡、邯鄲郡、琅琊郡、北地郡、東海郡、隴西郡、咸陽、南陽郡、漢中郡、九江郡、會稽郡、南郡、衡山郡、蜀郡、巴郡、黔中郡、長沙郡、閩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右北平郡、漁陽郡、廣陽郡、上谷郡、代郡、雁門郡、常山郡、濟北郡、臨淄郡、河東郡、河內郡、東郡、薛郡、三川郡、碭郡、穎川郡、陳郡、泗水郡
官吏制度
主條目:秦朝官制
中央官制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衛尉(皇宮保衛)、郎中令(警衛)、太僕(宮廷車馬)、廷尉(司法)、典客(外交)、奉常(宗廟禮儀)、宗正(皇室內部事務)、少府(山河湖海稅收和製造業)、治粟內史(財政稅收)
御史大夫:掌圖籍章奏,監察、彈劾百官,輔佐丞相處理事務
地方官制
郡:郡守
郡尉
監察使
縣:縣令
縣尉
鄉:三老
游徼
嗇夫(小鄉)
有秩(大鄉)
亭:亭長
里:里正
嬴政統一中國後,遂自稱“功高三皇,德高五帝”,創建皇帝尊號,自號為始皇帝。嬴政認為謚號乃是“子論父,臣論君”,大為不妥而廢除之,而改用計數方式的世數尊號,自稱始皇帝,宣佈子孫稱二世、三世,以至萬世,代代承襲。秦始皇規定皇帝自稱朕,命改為制,令改為詔。“皇帝”尊號,“朕”御用自稱等皆源自秦朝開始。
秦始皇實行了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一的措施。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大臣只有參政議事權,無決策權;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即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行政、監察和軍事;地方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全國修建驛道,秦馳道,興建水利,築靈渠;遷萬姓充屯邊地,謫判罪犯戍守邊防;在戰國諸國所建長城的基礎上修建萬里長城,以防匈奴入。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