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點形成

2008-06-15 9:15 pm
地震點形成,求你話俾伐知.
更新1:

加油

回答 (4)

2008-06-16 12:16 am
✔ 最佳答案

所謂地震即大地震動。包括天然地震、誘發地震和人工地震,我們一般所提到地震爲天然地震中的構造地震,它對人類的威脅最大。
  地震震動的發源處稱爲震源;地面上與震源正對著的地方,稱爲震中;地面上其他地點到震中的距離,叫震中距;到震源的距離,叫震源距;從震中到震源的垂向距離,叫震源深度;震中附近震動最大,一般也就是破壞最嚴重的地區,叫極震區;在地圖上把地面破壞程度相似的各點連接起來的曲線,叫等震線。在一般情況下,距離震中越遠,震動也就越弱。但地面破壞最強烈的地方,往往並不是震中所在處,而是在稍微離開震中一些的地方,這裏常稱爲宏觀震中。
  地震時的震動,是以波動的形式從震源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的,這種因地震而産生的波動,就是地震波。
  爲什麽會從震源傳出這陣陣波動?地震究竟是怎麽回事?目前雖然還不能把一切問題都講清楚,但可以肯定地回答,地震的發生,是地球最外邊這一層岩石構成的地殼在運動的表現,是震源所在處的物質發生形體改變和位置移動的結果。這和大海之有波濤洶湧,天空之有風雲變幻一樣,是一種自然現象,完全可以認識的。


按照地震的不同成因,我們可以把地震劃分爲五類:
  1. 構造地震:構造地震發生的原因,是地下岩層受地應力的作用,當所受的地應力太大,岩層不能承受時,就會發生突然、快速破裂或錯動,岩層破裂或錯動時會激發出一種向四周傳播地地震波,當地震波傳到地表時,就會引起地面的震動。世界上85%-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災害的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
  2. 火山地震:由於火山爆發引起的地震。
  3. 水庫地震:由於水庫蓄水、放水引起庫區發生地震。
  4. 陷落地震:由於地層陷落引起的地震。
  5. 人工地震:由於核爆炸、開炮等人爲活動引起的地震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在四川大地震釋放的長周期地震波,搖晃程度較低,但影響時間會較久,許多在高樓民眾會感到較明顯且長時間搖晃。不過台灣距離四川震央甚遠,不會受到影響。

 台灣大學地質系主任陳宏宇表示,這次四川強震主要是板塊內擠壓、破裂所致,導致累積的能量從破碎帶釋放產生強震。過去該地區曾在1933年8月發生芮氏規模7.5強震,大約數十年到百年會出現一次。

這類地震百年一次

 陳宏宇說,這類板塊內擠壓所產生的地震,與台灣地震類型不同。台灣地震主要是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擠壓所致,頻率較高,類似兩個人互推產生的搖晃;而四川大地震則是板塊內擠壓,周期較長,但累積能量高,一旦釋放相當驚人,就如同人體受外力骨折一般!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李錫堤表示,這次震央在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界前緣,受到喜馬拉亞山及青康藏高原造山運動影響,長久累積能量配合板塊內擠壓釋放,才導致這次大地震,「通常這類地震百年才會發生一次。」
巴黎地球物理學會專家指出,四川地震與西藏高原向北和向東移動有關,未來勢必有許多餘震。


地震點形成
參考: 天之心
2009-05-17 8:38 pm
地震是自然災害難以避免.
2008-06-16 2:34 am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指由於地殼釋放能量,形成地震波。
地震可由地震儀所測量,地震的震級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釋放出來的能量,通常以「黎克特製地震震級」來表示;烈度則透過「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來表示,某地點的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致該地點地殼運動的猛烈程度,是由震動對個人、傢具、房屋、地質結構等所產生的影響來斷定。
在地球的錶面,地震會使地面發生震動,有時則會發生地面移動。震動可能引發山泥傾瀉甚或火山活動。如地震在海底發生,海床的移動甚至會引發海嘯。
一般而言,地震一詞可指自然現象或人為破壞所造成的地震波。人為自然地形的破壞、大量氣體(尤其是沼氣)遷移或提取、水庫蓄水、採礦、油井註水、地下核試等;自然的火山活動、大型山崩、地下空洞塌陷、大塊隕石墜落等均可引發地震。
震動的發源處稱為震源。大多數震源都在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岩石圈內。根據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為三類:淺源地震(深度在0-70公里)、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由震源豎一垂直線至地面上的位置稱為震央。震央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達這處,震動也最為強烈,破壞程度也最大。
地震的成因

[編輯] 構造地震
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岩層斷裂錯動而發生的地殼震動,稱為構造地震。由於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內部產生巨大地應力作用在地殼上。在地應力長期緩慢的作用下,造成地殼的岩層發生彎曲變形,當地應力超過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強度時便會使岩層斷裂錯動,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釋放,形成構造地震,地震學家通常用彈性回跳理論來描述這個現象。世界上絕大多數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

[編輯]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活動時岩漿噴發衝擊或熱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較小,數量約占地震總數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關聯。火山爆發可能會激發地震,而發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發。

[編輯] 陷落地震
由於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於地下採礦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層崩塌陷落而引發的地震,稱為陷落地裂。這類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3%左右,震級也都比較小。

[編輯] 誘發地震
在特定的地區因某種地殼外界因素誘發而引起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隕石墜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水庫地震。水庫蓄水後改變了地面的應力狀態,且庫水滲透到已有的斷層中,起到潤滑和腐蝕作用,促使斷層產生新的滑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水庫蓄水後都會發生水庫地震,只有當庫區存在活動斷裂、岩性剛硬等條件,才有誘發的可能性。
[編輯] 地震分佈
統計資料表明,地震在大尺度和長時間範圍內的發生是比較均勻的,但在局部和短期範圍內有差異,表現在時間和地理分佈上都有一定的規律性。這些都與地殼運動產生的能量的聚累和釋放過程有關。

[編輯] 時間分佈
地震活動在時間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現為在一定時間段內地震活動頻繁,強度大,稱為地震活躍期;而另一時間段內地震活動相對來講頻率少,強度小,稱為地震平靜期。
地理分佈——地震帶
地震的地理分佈受一定的地質條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規律。地震大多分佈在地殼不穩定的部位,特別是板塊之間的消亡邊界,形成地震活動活躍的地震帶。全球地震主要分佈在兩大區帶上。
一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經臺灣再到菲律賓轉向東南直至新西蘭,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帶是在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的消亡邊界上。
二是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大致從印度尼西亞西部,緬甸經中國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越過帕米爾高原,經中亞細亞到達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帶是在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上。HY
2008-06-15 9:19 pm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指由於地殼釋放能量,形成地震波。
地震可由地震儀所測量,地震的震級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釋放出來的能量,通常以「黎克特製地震震級」來表示;烈度則透過「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來表示,某地點的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致該地點地殼運動的猛烈程度,是由震動對個人、傢具、房屋、地質結構等所產生的影響來斷定。
在地球的錶面,地震會使地面發生震動,有時則會發生地面移動。震動可能引發山泥傾瀉甚或火山活動。如地震在海底發生,海床的移動甚至會引發海嘯。
一般而言,地震一詞可指自然現象或人為破壞所造成的地震波。人為自然地形的破壞、大量氣體(尤其是沼氣)遷移或提取、水庫蓄水、採礦、油井註水、地下核試等;自然的火山活動、大型山崩、地下空洞塌陷、大塊隕石墜落等均可引發地震。
震動的發源處稱為震源。大多數震源都在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岩石圈內。根據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為三類:淺源地震(深度在0-70公里)、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由震源豎一垂直線至地面上的位置稱為震央。震央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達這處,震動也最為強烈,破壞程度也最大。
地震的成因

構造地震
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岩層斷裂錯動而發生的地殼震動,稱為構造地震。由於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內部產生巨大地應力作用在地殼上。在地應力長期緩慢的作用下,造成地殼的岩層發生彎曲變形,當地應力超過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強度時便會使岩層斷裂錯動,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釋放,形成構造地震,地震學家通常用彈性回跳理論來描述這個現象。世界上絕大多數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活動時岩漿噴發衝擊或熱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較小,數量約占地震總數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關聯。火山爆發可能會激發地震,而發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發。

陷落地震
由於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於地下採礦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層崩塌陷落而引發的地震,稱為陷落地裂。這類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3%左右,震級也都比較小。

誘發地震
在特定的地區因某種地殼外界因素誘發而引起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隕石墜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水庫地震。水庫蓄水後改變了地面的應力狀態,且庫水滲透到已有的斷層中,起到潤滑和腐蝕作用,促使斷層產生新的滑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水庫蓄水後都會發生水庫地震,只有當庫區存在活動斷裂、岩性剛硬等條件,才有誘發的可能性。

地震的規模
目前衡量地震規模的標準主要有震級和烈度兩種。

震級



地震強度大小的一種度量,根據地震釋放能量多少來劃分。目前國際上一般採用美國地震學家查爾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賓諾古騰堡(Beno Gutenberg)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級劃分法,即現在通常所說的黎克特制地震規模。黎克特制規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的對數,並選擇距震央100公里的距離為標準。黎克特制規模每增強一級,釋放的能量約增加32倍,相隔二級的震級其能量相差1000 (~ 32 x 32)倍。
小於黎克特制規模2.5的地震,人們一般不易感覺到,稱為小震或微震;黎克特制規模2.5-5.0的地震,震央附近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稱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十幾萬次;大於黎克特制規模5.0的地震,會造成建築物不同程度的損壞,稱為破壞性地震。黎克特制規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監測到。有記錄以來,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發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南美洲的智利,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黎克特制規模達9.5。
地理分佈——地震帶
地震的地理分佈受一定的地質條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規律。地震大多分佈在地殼不穩定的部位,特別是板塊之間的消亡邊界,形成地震活動活躍的地震帶。全球地震主要分佈在兩大區帶上。
一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經臺灣再到菲律賓轉向東南直至新西蘭,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帶是在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的消亡邊界上。
二是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大致從印度尼西亞西部,緬甸經中國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越過帕米爾高原,經中亞細亞到達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帶是在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上。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b/Quake_epicenters_1963-98.png/300px-Quake_epicenters_1963-98.png


全球地震分佈區, 1963年–1998年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5/Global_plate_motion.jpg/300px-Global_plate_motion.jpg


全球板塊構造運動



收錄日期: 2021-04-19 01:17:5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615000051KK0105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