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很多人以為武昌起義等於辛亥革命,實際上武昌起義只是辛亥革命的開端,我們不會認為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的開端)等同整場抗日戰爭,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的開端)等同整場太平洋戰爭,在同一邏輯下,我們更不應將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的開端)等同整場辛亥革命。
武昌起義發生在1911年10月,而滿清的皇帝溥儀要到1912年2月才遜位,清室才壽終正寢,可見在武昌起義後四個多月辛亥革命的事件仍在發展中,武昌起義只是辛亥革命的開首部份,並不是全部。
中學歷史書講述辛亥革命通常只提武昌起義,之後令至滿清覆亡。但其實你細想,辛亥革命之前五、六十年前的太平天國民變,太平軍攻佔了長江中下游大遍土地仍未能推翻滿清,為何革命軍只攻佔一個小小的武昌就能推翻滿清呢?只可說書本上只集中討論武昌起義,而忽略了南方其他省份,在武昌起義後都出現類似的起義,令革命軍奪取南方很多省份的控制權,宣佈這些省份脫離滿清獨立,又因清廷被革命軍的浪潮嚇怕了,重新任用袁世凱,才令袁世凱乘機獨攬北洋軍大權,能迫使滿清倒台。
辛亥革命其實不是單單一個武昌起義!
以下是武昌起義後至清室遜位期間,辛亥革命的發展:
1911年10月10日,革命軍在湖北首府武昌起義,兩日內攻佔整個武漢三鎮,得湖北諮議會支持,成立都督府,宣告湖北獨立。
1911年10月14日,清廷欲任命袁世凱為湖廣總督,以領軍平定武昌起義,袁世凱卻假稱病請辭,欲與清廷討價還價。
1911年10月22日,革命軍在湖南陝西兩省起義成功,並得兩省諮議局支持,兩省同日宣佈脫離清廷獨立。
1911年10月24日,革命軍在江西九江起義,佔據九江;清廷的廣州將軍鳳山被炸死,廣東人心惶惶。
1911年10月27日,清廷授袁世凱為欽差大臣,11月1日任袁世凱為總理大臣。
1911年10月29日,革命軍在山西成功起義,宣佈獨立。
1911年10月30日,雲南起義成功,宣佈獨立。
1911年10月31日,江西省諮議局及士紳學界迫走江西巡撫,宣佈脫離清廷獨立。
1911年11月2日,袁世凱領北洋軍奪回漢口。
1911年11月4日,革命軍在貴州諮議局協助下成功起事,宣佈貴州獨立。
1911年11月5日,革命軍在浙江成功起事,宣佈浙江獨立,而江蘇巡撫程德全也倒戈支持革命,在蘇州宣佈獨立。
1911年11月7日,革命軍在廣西柳州起義,迫使廣西巡撫宣佈獨立。
1911年11月8日,當時安徽省諮議會正商討是否嚮應革命,革命軍在安徽起義成功,安徽脫離清廷獨立。
1911年11月9日,廣東諮議局及一眾士紳為求自保,宣佈廣東脫離清廷獨立。
1911年11月10日,福建諮議局得革命軍支持下,成功宣佈獨立。
1911年11月13日,山東巡撫宣佈山東獨立。
1911年11月16日,袁世凱由湖北返北京,成立內閣,控制清室。
1911年11月22日,重慶獨立
1911年11月25日,北洋軍收復山東,革命軍僅佔煙台
19111年11月27日,清廷將領馮國璋領北洋軍收復漢陽,欲乘勝收復武昌,但被袁世凱制止
1911年12月1日,革命軍與袁世凱達成協議,武昌停戰,革命軍保住武昌。
1911年12月2日,成都獨立,四川全省脫離滿清;江浙革命軍攻下南京,為剛失去漢陽的革命軍重振聲威
1911年12月,北洋軍從革命軍手上奪回山西
1911年12月18日,清廷代表及革命軍代表開始在上海租界商討和議
1911年12月25日,孫中山抵達上海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27日,孫中山願將大總統職位讓予袁世凱,惟袁世凱必須令清室遜位
1912年2月12日,清隆裕太后頒佈清帝溥儀遜位的懿旨,並命袁世凱組織臨時共和政府,統治中國二百多年的清朝終告結束
1912年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袁世凱為『新舉臨時大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