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收錄了同名為<寂寞的十七歲>的短篇, 寫一名寂寞, 內向, 被視為失敗者的男學生的故事, 這名男學生在競爭激烈的台灣教育制度下偏偏一事無成, 沒有朋友, 於是給自己打電話, 給自己寫信, 這種少年的抑鬱苦澀寫得入木三分, 難怪本篇成為全書的主題篇章.
全書各篇, 都以寂寞少年為創作主題. 例如<芝加哥之死>, 寫一位留美中國研究生, 在苦讀而得到博士學位後, 突然覺得原來自己一真沒有真的生活過, 人生是一片空白和無聊, 結果是悲劇的自殺.
首先使我感動的是作者的文字表達功力. 根據作者的自白, 書中的人物, 無論是寂寞的十七歲的學生或者是芝加哥之死的大學生, 都隱隱然有作者本人的影子, 最少是反映了作者在人生某階段對人生的觀察, 他以豐富的創作力, 把這些情感表示出來, 感染讀者. 我們每天也對生活有許多感受, 但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把它化成文字, 與人分享. 做得到的, 就是文學力量.
寂寞的十七歲的故事對於處於不同處境的人相信會帶來不同的感受. 雖然青春期的情緒不穩, 胡思亂想, 許多人都有過, 但我們總不知道如何處理它, 閱讀它, 只待我們年齡大了之後, 才讓它自然離去, 忘記了. 成年人讀這書, 可能有一種發現過去的自己的感覺. 青少年讀它, 或者不會有很大的共鳴 (因為不讀者不那麼容易代入書中的失敗者), 但在年齡稍長後再讀, 一定會有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