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今天非洲的一切困難,莫大過糧食的短缺。
有資料顯示,非洲50多個國家中,有40多個國家糧食不足。撒哈拉沙漠以南的40多個國家中,有近30個國家人均食品供應量低於最低需要量。目前全球因飢餓而死亡的人口中,非洲佔了大約四分之三。
首先是人口、婚姻政策和生育觀念方面出了問題。非洲連續多年戰亂,許多國家忙於應接不暇的戰爭,根本談不上制定人口政策,婚姻生育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態 。從政治方面看,國家與國家,部落與部落之間,戰爭不斷,領袖人物期望人口有大的發展,期望有更多的兵源。如此看,怎麼能實行計劃生育呢。從經濟方面看,在相當低的勞動生產率情況下,隻能靠密集勞動才能追逐到盡可能多一些的糧食產量。同時,兒童從事農業勞動的產出量要大於他們的食物消費量,因此多娶妻子,多生孩子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同時,由於前一時期非洲人口迅猛增長,人口平均年齡非常低,因此不斷有大量的人群進入婚育階段,這勢必造成今后一定時期非洲仍將處於人口增長的高峰。今年7月28日,俄羅斯《晨報》有一篇題為《不幸的父親》的文章,說的是埃塞俄比亞的一個男子,娶了11個妻子,現有77個子女,另有23個夭折,不然他將有100個孩子。這個令人難以想象的例子就足以說明問題。
其次是為了生存而對綠色植被的掠奪,對生態的破壞。非洲大多數國家以木材為主要生活燃料。據《南非華人報》介紹,非洲相當一部分國家的能源,百分之八十以上來自木材。人口過快增長要求能源大量增加,進一步加速了對森林的砍伐,城市的周邊尤為嚴重。非洲一些國家,比如科特迪瓦,實行土地國有化,而國家無暇顧及對土地及其附著物的保護、開發和管理。這樣,對土地上生長的薪柴,任何人都不能聲稱是自己所有,也就人人可以利用了。以森林為主的綠色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加快了水土的流失和土壤的沙化,改變了當地的氣候條件和水文狀況。上個世紀非洲經歷了三次大旱災,一次為世紀初,歷經九年。另一次是世紀中,又歷經了九年。再一次是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歷經二十年。現在,非洲又發生了歷史上罕見的大旱。這與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息息相關。
三是再接再厲做好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工作。我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經濟發展的總量和人均量,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有計劃生育工作很大的貢獻。但從現實看,人口多,底子薄仍然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人口多,平均人口密度大,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問題。現在,理論界有些學者擔心老齡化社會提前到來,而出現"未富先老"的問題,擔心過低的生育率,造成人口危機問題。但是我們要看到,在未來二十年內,我國的人口仍然會處於增長期,糧食問題、居住問題、就業問題等等,仍然是長期棘手的問題。因此,計劃生育工作,特別是難於管理的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工作,決不可以懈怠和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