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
http://www.tynews.com.cn/big5/site1/images/2006-09/13/xin_230903131025281675411.jpg
鰲拜
鰲拜,生年不詳,卒于康熙八年(1669),滿洲鑲黃旗人。他的叔父費英東早年追隨努爾哈赤起兵,是清朝的開國元勛。鰲拜本人隨皇太极征討各地,戰功赫赫。順治去世,遺詔命鰲拜与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共同輔佐年僅8歲的康熙皇帝,為輔政四大臣之一。康熙八年,鰲拜因專擅弄權而被拘禁,不久就死于幽所。鰲拜的一生可謂大起大落,大喜大悲。
鰲拜作為“天子自將之師”鑲黃旗的重要將領,忠心事主,始終不渝,在皇太极去世后堅決擁立其子為皇位繼承人,甚至不惜兵戎相見,最終爭得福臨繼位。他為此与睿親王多爾袞結下怨仇,在后者攝政期間,多次遭受殘酷打擊,三次論死。鰲拜作為清初一員驍將,其性格是耿直倔強、敢于抗爭的。他對故主皇太极忠心耿耿,一片赤誠,而對順治也始終堅守臣節,稱得上是一個難得的忠義之臣。在目前熱播的影視劇中,鰲拜給人們留下的都是驕橫跋扈、貪婪不法的奸惡形象,他的忠貞耿直這一面恐怕還是鮮為人知的。
縱觀鰲拜的一生,早年戰功赫赫,雖偶有波折,但還算是榮寵一時;又歷事三朝,輔佐幼主,忠心耿耿。但最后他卻因擅權而被革職抄家、身死禁所,可嘆可惜。
康熙即位之時,清朝處於雖然建立,但國家正百廢待興的局面。而康熙雖然當了皇帝,但因為年幼,國家大事的決斷基本掌握在四位輔政大臣手中。這四位輔政大臣,索尼居首位,總掌啟奏批紅等大權,但年老力衰。排在第二位的蘇克薩哈富有才幹,但與鰲拜不和。其後的遏必隆則為人圓滑,不與人爭鋒。對權力最有野心的是鰲拜。為了在索尼退下之後掌控朝政,鰲拜一方面拉攏遏必隆,一方面借圈地事件打擊蘇克薩哈。在處理朝政時,鰲拜十分專橫,根本不將康熙帝放在眼中。
聰明的康熙以退為進,在祖母的支持和幫助下,一方面避免與鰲拜發生正面衝突,一方面韜光養晦,專心學習治世本領,並尋找適當時機剪除鰲拜。
1667年6月,索尼去世。十二歲的康熙決心廢除四大臣輔政體制,實行親政。7月,實行親政大典。不過,康熙雖然親政,但原有輔政體制卻未能發生變化。為了使康熙能夠及早親政,並迫使遏必隆和鰲拜也交出權力,蘇克薩哈在康熙親政第六天上書請求退隱。在康熙尚未做出反應之際,鰲拜羅織了24條罪狀陷害蘇克薩哈,並強迫康熙將其處死。清除了蘇克薩哈後,鰲拜更加肆無忌憚,朝廷所有政事,均由其決斷;對於康熙帝的有些詔令,他也敢公開抗旨。這些使康熙意識到該是剪除鰲拜的時候了。康熙考慮到鰲拜親信黨羽遍佈朝野,所以決定設計將其剷除。
康熙一方面在表面上麻痺鰲拜,一方面選擇一群身強力壯的少年練習撲擊之術。1669年5月,康熙決定採取行動。他首先將鰲拜的黨羽以各種名義派出,削弱鰲拜的勢力,然後派人將鰲拜召入宮中擒獲。鰲拜的黨羽在此之後也被一一擒拿。
在對待鰲拜的處理上,再次顯示了康熙的睿智。他下詔說:「鰲拜愚悖無知,誠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戰功,貸其死,籍貫沒拘禁。」 也就是說,鰲拜因立過許多戰功,所以免於一死而終身監禁。對於其黨羽也給予了不同的處罰。同時恢復了蘇克薩哈的職位。這種措施穩定了朝局。
康熙剪除鰲拜後,廢除了輔政體制,收回了朱批大權。自此才真正開始了親政。
http://www.minghui-school.org/school/article/2005/11/1/49501.html
可否介紹清朝鰲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