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日本在1931年的 the october incident(20分)

2008-06-11 2:49 am
煩請詳述這個事件。
中英皆可

回答 (1)

2008-06-13 8:12 am
✔ 最佳答案

你說的是九一八事件嘛? 因為查資料無查到the october incident既野
1931年9月18日至1932年2月18日之間發生九一八事件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陰謀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武力進犯中國東北。東北軍由於執行了南京國民政府的“不抵抗”命令,造成日軍以極小的兵力和極小的代價迅速佔領全東北。但東北部分愛國官兵和廣大民眾衝破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奮勇抗擊日本侵略者。中國共產黨號召武裝抵抗日本侵略,組織領導抗日聯軍在東北開展艱苦的抗日鬥爭。隨著日本由東北而華北以蠶食的方式不斷加深對華侵略,國民黨政府也被迫進行了以消極抵禦以求妥協和平的局部抵抗,中國愛國官兵則奮勇進行了抗擊日寇的壯舉,有的是自發地獨立組織並領導局部地區的抗戰。這一系列的抗日行動是一二八凇滬抗戰、長城抗戰、察哈爾抗戰和綏遠抗戰。隨著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不斷高漲,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大義為重,積極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了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促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中華民族逐步走上團結抗日的道路。
九一八事變與偽滿洲國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精心策劃和長期準備,以實現其獨佔東北,進而滅亡中國,稱霸亞洲所採取的一個決定性步驟。
日本對中國東北的覬覦由來已久。早在1927年日本內閣召開“東方會議”就確定以武力侵佔我國東北的方針,並炮製了“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如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的蓬勃野心。尤其是中國東北地區(日本別有用心地稱之為“滿洲”),日本將之視為“生命線”,是其侵略擴張政策的大陸跳板,是關鍵性的第一步。20世紀30年代初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給日本以沉重打擊,加劇了國內的階級矛盾。日本政府為擺脫嚴重危機,轉移人民的視線,緩和尖銳的階級矛盾,積極加緊籌劃侵華事宜。1931年6月,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和陸軍省制定“滿蒙問題解決方案大綱”,確定了以武力侵佔我東北三省的具體步驟,伺機發動戰爭。
據此,日本為尋找發動戰爭的藉口,不斷製造挑釁事件。1931年7月,日本間諜機關在東北製造了挑撥中朝兩大民族關係的“萬寶山事件”,8月藉口有一個日本軍官中村大尉在東北失蹤,大肆叫囂挑釁,並把大批軍隊調入東北,增強駐紮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準備進攻。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陰謀製造了“柳條湖事件”。日軍細密策劃在瀋陽北郊柳條湖村附近炸毀南滿鐵路的一段,誣陷為中國軍隊破壞鐵路、襲擊日本守備隊,不容中方有任何解釋和行動,便突然聚集軍隊攻擊瀋陽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瀋陽城,製造了九一八事變。
在蔣介石“絕對不抵抗”的命令下,19日晨日軍佔領瀋陽。接著又分兵進佔遼陽、海城、營口、蓋平、復縣、開原、昌圖、公主嶺、長春、撫順、本溪、鳳城、安東等地。21日東進吉林省,佔領省會吉林及吉長、吉敦兩鐵路。22日佔領遼源及四洮路。不到五天,幾乎全部佔領了遼寧、吉林兩省的千里河山。之後,南京政府又發表了“告全國軍民書”,聲明東北事件已“訴諸國聯行政院,以待公正之解決,故希望全國軍隊,對日軍避免衝突,對於國民亦一致誥誡,務須維持嚴肅鎮靜之態度”,堅持不抵抗政策。11月日寇佔領黑龍江,1932年1月初佔領錦州,蔣介石命令幾十萬東北軍一槍不放地完全退入關內。總共不過三個多月,整個東北二百萬平方公里領土和三千余萬人民、四千多公里鐵路和無盡的寶藏,就被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所斷送了。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原清朝遜位的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建立偽“滿洲國”,並強迫中國當局予以承認,遭到嚴正拒絕。偽“滿洲國”完全置於日本政府與軍隊的控制之下,各部、縣等“政府”機構均安排有日本人擔任“副”職,掌握實權;甚至“皇宮”中的事務也必須聽從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的安排。東北三省完全淪為了日本帝國主義奴役下的殖民地


收錄日期: 2021-04-28 13:54:1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610000051KK0202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