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充血潰爛
若是寄生蟲(如魚虱)或外傷造成,只要泡黃藥或次甲基藍(1~2ppm)即可消炎。如果不是寄生蟲引起,那就可能是細菌性感染,通常是革蘭氏陰性菌造成,必須黃藥和次甲基藍一起使用,效果較佳,藥浴3~5天。期間減少餵食量,每2天換水1/2左右,再補充藥量。市面上也有專用的藥,但大都是針對熱帶魚所開發,使用效果也還不錯。如果不嫌麻煩,也可每天將金魚撈起塗抹黃藥濃液,也有魚友用紫藥水塗抹,效果也很好,每日3~4回。
啤埋其他資料
一、一般魚病判別:
1.寄生虫疾病:
(1)體內寄生虫:
症狀:拉白便、便祕、食慾下降或是有食慾但卻養不胖
治療方法:體內寄生虫驅除劑(錠),依藥劑說明方式使用
(2)體外寄生虫:
症狀:魚兒在景石或底砂上磨蹭、體色減退暗淡、體表潰爛、於魚體上有明顯寄生虫
治療方法:明顯寄生虫可用鑷子拔除(拔除處之體表需用稀釋藥水消毒),或使用體外寄生虫驅除劑,依藥劑說明方式使用
2.細菌性疾病(白點、霉菌等):
症狀:體色暗淡、魚體局部充血、患白點病時體表有白(灰)斑或黏膜增生、水霉菌則會形成白絲狀物附著魚體表面
治療方法:甲基藍,或是白點、霉菌治療劑之同類藥劑,依照藥劑說明方式使用
3.鰓病:
症狀:食慾減退、鰓蓋開閤率加快、魚兒常游至溶氧量高的地方(如過濾器出口、氣泡石處或靠近水面)、魚鰓腫大變色或出現異常斑點(寄生虫)、鰓部腐蝕或黏液增多,嚴重時魚兒呼吸受阻死亡
治療方式:鰓部腐蝕或腫大,非寄生虫所引發時,使用黃藥或同類藥劑;若為寄生虫引發病變時可使用體外寄生虫驅除劑,仍是依照藥劑說明使用
4.外傷:
症狀:體表外傷或魚鰭破損
治療方法:一般黃藥,或是細菌性治療劑之同類藥劑,依照藥劑說明方式使用
5.眼疾:
症狀:一般為眼部腫脹、或是眼部受創、變白灰濛
治療方法:使用黃藥或同類藥劑,依藥劑說明方式使用
6.腹水:
症狀:魚肚異常腫大,嚴重時魚兒活動力減退、或壓迫魚膘導致魚兒泳姿異常
治療方式:若為消化系統異常,可禁食二至三天,視魚兒是否能自行調節,若禁食方式無效者……目前無其他適當安全之治療方式,較可行者為「針筒抽除腹水法」之人工醫療手術,但危險性極高。
7.瘦弱(非寄生虫)症:
症狀:魚體消瘦導致身體比例失調,頭大、體小等。大多來自環境壓迫讓魚兒整日焦燥不安。
治療方式:改善環境或水質
8.魚膘病:
症況:魚兒泳姿異常、倒浮倒游、游泳時失衡偏向一邊
治療方式:目前無適當可靠之治療方法
9.敗血症:
症狀:魚體表面出現紅斑、活動力減低、食慾不振、魚鰭充血。嚴重時體液外滲、內臟組織受損、出現腹水等水腫症狀,魚體明顯紅斑,魚鰭柄處充血明顯
治療方式:大部份為水質惡劣所引發,可使用抗生素治療,或在病症初期即改善水質並維持水質穩定
二、隔離治療注意事項:
在魚缸內有水草及硝化系統的情形下,大部份將病魚撈出隔離治療。但由於原缸中仍可能殘有傳染性病菌,所以標榜「不傷水草及硝化系統」的藥劑就是一種良好的選擇。但在整缸已經確定染病時,建議重新洗缸,水草儘量捨棄不要再種回缸內,底砂、景石、過濾器(過濾棉扔棄不再使用)和缸子等物品洗好(能使用稀釋藥水擦洗更佳)後放置太陽下晒1~2天再重新佈缸培養硝化系統。
病魚在治療缸中可使用「短時間高濃度」或「長期間低濃度」方式藥浴法
藥劑使用上依其藥性說明使用
「短時間高濃度」方式藥浴依在魚兒仍有體力時採用,不然病魚鰓部無法承受藥劑。
若魚兒已經虛弱無力,建議使用「長時間低濃度」之藥浴方式
治療完後的魚兒不建議直接放回原缸中,應先留置隔離缸觀察三天至一周或更久後,視其健康情形再放回原缸
三、治療或隔離環境:
隔離或治療環境上應以原缸為基準,隔離缸應配置水草或遮蔽物供魚兒躲藏製造安全感。治療缸中可捨去水草(或使用假水草)或底砂,但應含有打氣裝置避免藥劑影響魚兒呼吸水中浴氧。
治療缸內過濾系統之吸附性過濾材必須移除。
有些水溶性藥物需配合水溫使用,因此恆溫器(或加溫器)也必須要配置在內。
有些水溶性藥物遇光會光解減低藥效或改變藥性,因此治療魚兒時應避免開燈。
治療缸或撈過病魚的網子必須消毒後才能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