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粤劇的問題!!!!!!!!!!急急急急急急急!!!(發展情況,特色,粵劇式微的原因及狀況,曾作的轉變)

2008-06-09 4:30 am
1粤劇在中國的發展情況
(「紅船」是什麼?「過山班」是什麼?高福台與粵劇發展有何關係?)
2粤刻的特色,如戲服、道具、劇情、唱腔等等有關嗎?與大量粵刻名伶的產生有關嗎?與大老官的本名曲有關嗎?)
3粵劇式微的原因及狀況
(社會環境?觀眾口味?粵劇口味?粵劇本身的局限?如:長時間的訓練、戲服化妝繁瑣、演出機會......)
4粵劇曾作的轉變(提示:傳統粵劇怎樣順應潮流?)

回答 (1)

2008-06-11 5:06 am
✔ 最佳答案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佈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粵劇戲班常在廣州沿海巡迴演出,為方便行程,故棲身於紅船。此類戲班皆稱為紅船戲班。紅船船艙臥鋪分配及工人職責皆有規定,成為日後戲班的基礎。一般來說,粵劇戲班分為本地班、外江班、本地外江班及過山班。一般一個戲班擁有天地二艇,後來規模增加至146人,才設立畫艇。
粵劇早期服飾主要是模仿明朝衣冠式樣,並加以改良為戲服。清朝時期,京劇越來越受歡迎,交流逐漸增多,服裝制度亦漸受京劇影響,而且當時新劇目加入朝廷官員角色,部分戲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樣。傳統京劇服裝可分為:蟒、靠、褶、帔、衣。而然傳統粵劇服裝可分為:

「蟒」:取材自朝廷的官禮服,是劇中王侯將相、后妃大臣於朝會大典穿著。
「靠」:又稱「甲」,即將士用的鎧甲,是劇中武將的戰袍。
「褶子」:又稱「海青」,是劇中廣泛使用的便服。
「開氅」:又稱「海長」,是劇中武將權臣在非禮儀場合穿著的便服。
「官衣」:又稱「圓領」或「補子」,是劇中文武百官辦理公事時穿著的官服。
「帔」:又稱「帔風」,是劇中王侯將相、后妃大臣家居穿著的便服。
「衣」:凡不入以上六類的各式人等穿著的服裝。
材料方面以布質為主,後期增加了膠片或者銅托小鏡點綴戲服。在50-60年代初珠片戲服大行其道。根據《廣東戲劇史略》對服裝的描述:“粵尚顧繡,大率金錢為貴,於是金碧輝煌,勝於京滬所制。自歐美膠片輸入,光耀如鏡,照眼生花。梨園名角,競相採用,奇裝異服,侈言摩登,鬥麗爭妍,漸流詭雜”。可見其瘋魔程度如何如何。到了60年代末,繡花戲服開始受到歡迎,直到今日仍是戲行中的主流。
不同行當需要不同的戲服。例如:小生通常飾演文質彬彬的角色,有時候甩袖,所以長袖稱呼為文袖。小武需要打鬥,短袖才方便演員動作,所以短袖亦稱呼為武袖。因此文武生(小武加小生)的戲服會出現文武袖。
唱腔
清朝初期,外江班把戈陽腔及崑山腔傳入廣東。到了太平天國時期,本地班逐漸出現,但唱腔仍以梆子為主。後來隨著崑曲衰落及受徽班影響,轉為以西皮二黃為基礎唱調。辛亥革命時期,志士班的改良從演唱語言入手,在將官話變為廣州方言,又稱為新腔。抗戰時期,不斷有著名老倌冒起,各自鑽研粵劇並發展自己的唱腔。例如:薛覺先的“薛腔”,瀟灑典雅,韻味醇濃。馬師曾的“馬腔”,半唱半白,生鬼通俗。小明星的“星腔”,感情細膩,低迴宛轉,蕩氣迴腸。羅家寶的“蝦腔”則真假嗓結合,清新悅耳,還有紅線女的“紅腔”、新馬師曾的“新馬腔”、陳笑風的“風腔”等等。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c/Vancouver_Cantonese_Opera_Extravaganza_22May2005_-_11_crop.jpeg/250px-Vancouver_Cantonese_Opera_Extravaganza_22May2005_-_11_crop.jpeg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4/Xiaosheng_with_kao.jpg/220px-Xiaosheng_with_kao.jpg


收錄日期: 2021-04-15 23:44:4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608000051KK0239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