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中日賠償問題

2008-06-09 4:02 am
戰後中日賠償問題
(戰後日本須賠償事項 賠償的原因 方法 日本對於賠償態度等)

回答 (2)

2008-06-13 10:43 pm
關於日本戰爭賠償的問題,在中方草案第七條這樣寫著:“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放棄對日本國要求戰爭賠償的權利。”但是在日後中日聯合聲明的正文中行文有了個別改動,去掉了“權利”二字換上了“要求”。

外交文件上的一字之差,往往掩蓋著談判桌上的翻雲覆雨,唇槍舌劍。在中方放棄賠償的問題上,中日雙方果然有一場短兵相接的較量。

1972年9月26日,田中首相抵達北京的第二天,中日兩國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一輪外長談判。當談判進行到中方草案第七款賠償問題時,日方代表高島忽然狂妄地聲稱,根據1952年日本與臺灣締結的和約,日本戰爭賠償問題已經解決,因而不存在中國放棄什麽賠償權利的問題。同時對中日間終止戰爭狀態等提法---表示拒絕,會談因此不歡而散。

次日,周恩來會見田中,一反前一天溫和的態度,以嚴厲的口氣譴責了日本的行為。他說:“聽了今天上午外長會談的匯報。高島條約局長是破壞日中邦交正常化來的吧。日中邦交正常化是個政治問題,不是法律問題。高島局長是搞訟棍那一套嘛!我不認為高島局長的意見是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的本意。”同時周總理對中日賠償問題再次重申不承認臺灣的允諾,指出:“當時蔣介石已逃到臺灣,他是在締結舊金山和約後才簽訂日臺條約,表示所謂放棄賠償要求的。那時他已不能代表全中國,是慷他人之慨。遭受戰爭損失的主要是在大陸上。我們是從兩國人民的友好關系出發,不想使日本人民因賠償負擔而受苦,所以放棄了賠償的要求。” “毛主席主張不要日本人民負擔賠款,我向日本朋友傳達,而你們的條約局長高島先生反過來不領情,說蔣介石已說過不要賠款,這個話是對我們的侮辱,我們絕對不能接受。我們經過50年革命,蔣介石早已被中國人民所推翻。高島先生的說話不符合你們兩位的精神。”面對周恩來總理義正辭嚴的聲明,田中一行垂頭喪氣,連晚飯都吃不下去了。

第二天,中日聯合聲明起草小組再次開會,高島一上來便對他上次的言行表示道歉,聲言日本國民對中國放棄戰爭賠款的要求深為感動。至此,由於戰爭賠償問題引起的風波方才平息下去。不過中方體諒到日本方面的難處,同意將聲明中有關賠償的“權利”一詞換為“要求”。

1972年9月29日上午10時20分,中日兩國代表在人民大會堂簽署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聯合聲明。聲明第七條寫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布: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關系,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

至此,中日兩國間懸而未決長達27年之久的賠償問題,以中國政府的大義放棄而畫上了句號。
2008-06-12 2:09 am
[編輯] 戰後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9/AntijapaneseWarMemorialMuseum.jpg/250px-AntijapaneseWarMemorialMuseum.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在七七事變原址建造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編輯] 審判戰犯
戰後,盟國在東京成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但由於日本跟美國的政治協商成功,所以只對東條英機為首的28名日本甲級戰犯宣判有罪,而不少真正犯下戰爭罪行的戰犯卻無罪釋放(當時日本天皇甚至不需要上庭作供或辯護)。中國戰區則成立南京軍事法庭對日本乙級戰犯和漢姦進行了審判。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對關押在太原和撫順的一千餘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無一人被判處死刑。最終於196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所有戰犯釋放回國,開創了處置二戰戰犯的先例。

[編輯] 中日和約


主條目:中日和約
1951年,美國主導並邀請52個國家召開舊金山和會,中國因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權問題未參加此會。和會的結果是48個戰勝國與戰敗國日本於1951年9月8日簽訂的對日《舊金山和約》,但與會的越南、朝鮮、蒙古宣佈不承認該條約。周恩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也不承認《舊金山和約》的合法性[8]。[來源請求]
1952年4月28日,中華民國政府在臺北與日本單獨簽訂《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媾和。在中日和約以及舊金山和約中,日本放棄台灣、澎湖群島、西沙群島及南沙群島之主權,中華民國政府則豁免了日本的戰爭賠款義務。但後來有推動臺灣獨立者據此認為因為條約沒有指明名割讓給任何特定國家,所以引起台灣地位未定論的產生(參見臺灣問題)。但是也有人認為,既然條約是與中華民國簽定的,那麼當然是歸還給中華民國政府的。還有人認為,日本沒有指明特定割讓給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9][來源請求]
直到197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和日本建交,於是建交時聲明放棄向日本提出戰爭賠款要求(當時毛澤東與黑田壽男的對話:「日本的南鄉三郎見我時,一見面就說:日本侵略了中國,對不住你們。我對他說:我們不這樣看,是日本軍閥占領了大半個中國,因此教育了中國人民,不然中國人民不會覺悟,不會團結,那末我們到現在也還在山上,不能到北京來看京戲。就是因為日本“皇軍”占領了大半個中國,中國人民別無出路,才覺悟起來,才武裝起來進行鬥爭,建立了許多抗日根據地,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條件。所以日本軍閥、壟斷資本幹了件好事,如果要感謝的話,我寧願感謝日本軍閥。」。至此,這場中日戰爭在法律形式上結束。[來源請求]

[編輯] 領土變化
與七七事變前相比,中國收回了被日本占領的東北地區、甲午戰爭中割讓給日本的臺灣、澎湖地區。蘇聯則以戰後不支持中國共產黨以及不支持新疆獨立為條件換取了中華民國承認外蒙古獨立,並占領中國領土唐努烏梁海,但是由於蘇聯當局違背諾言,蔣中正的中華民國政府於1953年2月24日,依聯合國通過的“控蘇案”,由中華民國立法院廢止《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拒絕承認“蒙古獨立”。此外,蘇聯還在中國東北獲得了中東鐵路和旅順港的使用權。HY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40: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608000051KK0229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