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的資料 - 衣,食,建設,娛樂,發明(Mindmap)
古羅馬的資料:
衣,食,建設,娛樂,發明
可唔可以幫我找呀?上網找唔到。
交功課啦 (Mindmap) !唔該!星期二交啦!
註:可唔找衣食,但其他要找。
回答 (2)
服飾特徵
古羅馬的服飾承襲了古希臘的傳統又有所發展。當時,不分男女貴賤,古羅馬人都穿寬大的圍裹式長衣長袍,他們的圍裹式長衣,就成了古代羅馬文明的象徵。
古羅馬藝術品中有一件《演說者的雕像》,還有一個被認定為奧古斯特的雕像,他們都穿著圍裹式的長衣。衣長至踝骨上或直拖至地,奧古斯特的服裝甚至連頭部上端都一同圍裹起來。圍裹式長衣所用的顏色不同,往往反映著裝者的不同職業和寄著某種象徵意義。如哲學家身穿藍色的長衣,象徵他們的學識像海洋、宇宙那樣深邃淵博;醫生身穿綠色的長衣,寓意病危的人會轉危為安,對生命充滿了希望;占卜者、星相家身穿白色的長衣,表示他們誠實可靠,從不欺騙別人;神學家身穿黑色的長衣,告訴信徒們他們作為上帝的使者,是莊嚴、公正、值得依賴的,等等。在古羅馬,貴族的服色多為深紅、鮮紅或乳白,平民的服色多為深灰、淺灰或褐色。特別是貴族婦女的圍裹式長衣,多用絲綢製成,色彩絢麗,圖紋精美,當時玫瑰花飾已廣泛應用於婦女服裝上,更在俏麗之餘又多了幾分優美、雅致。尤其是當一隻圓潤的玉臂袒露在外時,其服裝立體的皺褶彷彿愈加活躍,使圍裹式長衣的整體服飾形象顯現出十二分的雕塑感。
隨著西羅馬帝國的崩潰,歐洲許多地方相繼進入封建社會,直到16世紀前後,在1200多年的時間裡,史稱中古時代或中世紀。黑暗的中世紀,封建制度與基督教神學結成同盟,禁錮人民的思想自由,這不能不影響到當時的服飾。
食物
只要參閱維蘇威火山腳下城市遺址中發現的炭化食物、關於烹調和飲 食的大量圖像資料以及許多文學著作中的參考資料,古羅馬的飲食習俗就可見一斑。在提比略執政時期,羅馬人對飲食變得更有興趣。當時有一個名叫阿皮西烏斯的美食家,在他編著的《論烹調》一書中搜集了廣為流傳的食譜。然而飲食在羅馬早期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吃只不過被當作一種必不可少的行為。當時吃的非常簡單,穀類和蔬菜是主要食物,而且無需特別加工。
典型的食品是一種叫做普爾斯的麥片粥,還有用豆子、小扁豆、鷹嘴豆或者青菜如苣荬菜或捲心菜等製成的湯。公元前2世紀以前,吃麵包甚至也不很普遍。羅馬與東方初次建立聯繫後,飲食習慣開始發生變化。調味品、上等的葡萄酒和來自黑海南岸一個叫本都的古王國的櫻桃、亞美尼亞的杏、非洲的椰棗等新品種水果逐漸出現。
食品的加工愈加精緻,食品的選擇也愈加豐富。主食有更為精美的麵包品種、有酥脆的或鬆軟的麵包圈以及包著美味可口餡的意大利麵點等,範圍更加廣泛了。
新奇美味的大菜也許就是烹製的魚和肉。羊肉、家禽肉和豬肉是最普通的肉類;牛肉被當作奢侈品,只在特殊場合享用。羅馬人也吃一些野味兒,特別是野兔、鹿、野豬和野雞。由於森林茂密,狩獵已成為一項非常普遍的活動。最值得稱道且令我們驚奇的是用肉類外加調味品烹製出的美食,其中最令人稱奇的要數火烈鳥和睡鼠做成的美味佳餚。有的美食家甚至在自家用帶有螺旋形跑道的陶制籠子餵養睡鼠。
各階層的人都普遍喜歡吃魚,烹製的方法包括煮、凍、烤三種。這裡的主要食物是當地捕到的鳳尾魚、沙丁魚、鯖魚、海膽、魷魚和龍蝦,也有美味的鱘魚和大比目魚。最富裕的家庭還擁有養殖魚和貝類的魚塘。公元前1世紀,塞爾吉奧·歐拉塔在菲拉格林野外建立了養魚場,以滿足新的大規模需求。
羅馬人極為喜愛吃魚,以至於用魚為主要成分製作的被稱為加勒姆的調味醬成為餐桌上每道菜所必不可少的。製作這種調味醬是將魚的內臟取出浸軟,直至可以過濾為液體醬,其過程需要時間和技巧。事實上,加勒姆是一種奢侈品,其售價很高, 售出數量也有限。
2008-06-09 23:35:37 補充:
古羅馬文化特點
質樸務實的傳統美德 、熱愛祖國的強烈情感 、虔誠敬神的宗教態度 、遵紀守法的習慣風氣 、求實致用——羅馬文化最重要的特徵
建築藝術方面則以圓為主。
2008-06-09 23:37:42 補充:
鬥獸場
古羅馬鬥獸場位於意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威尼斯廣場的東南面,是古羅馬帝國和羅馬城的象徵,是羅馬古跡中最卓越、最著名的代表,是當今世界八大名勝之一。
2008-06-09 23:39:09 補充:
古羅馬的文化
古羅馬文化在自身的傳統上廣泛吸收東方文明、希臘文化的精華並融合而成。古羅馬建築與雕塑發展迅速,現存的建築有:
羅馬鬥獸場
君士坦丁凱旋門
龐培城
萬神廟
拉丁文字母成為許多民族創造文字的基礎。羅馬法和法學對世界各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凱撒 、西塞羅為代表的拉丁文散文,以維吉爾、賀拉斯、奧維德等人為代表的羅馬詩歌,是世界各國學者研討的對象。在羅馬帝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基督教,給整個人類特別是歐洲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
2008-06-09 23:51:37 補充:
發明
斑馬線則是古羅馬人發明的:
早在古羅馬時期的龐培城的一些街道上,車馬與行人交叉行駛,經常使市內交通堵塞,為此,人們便將人行道與馬車道分開,並把人行道加高,還在靠近馬路口的地方砌起一塊塊凸出路面的石頭——跳石,作為指示行人過街的標誌。行人可以踩著這種跳石,慢慢穿過馬路。馬車運行時,跳石剛好在馬車的兩個輪子中間。
2008-06-09 23:51:53 補充:
後來,許多城市都使用這種方法。19世紀末期,隨著汽車的發明,城市內更是車流滾滾,從前的跳石已無法避免交通事故的頻頻發生。20世紀50年代初期,英國人在街道上設計出了一種橫格狀的人行橫道線,規定行人橫過街道時,只能走人行橫道,於是,倫敦街頭出現了一道道赫然醒目的橫線,看上去這些橫線像斑馬身上的白斑紋,因而人們稱它為斑馬線。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39:5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607000051KK0301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