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速食麵的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

2008-06-06 7:24 pm
但中國歷史上記錄是伊秉綬發明?

伊秉綬(1754~1815年)字祖似,號墨卿,晚號默庵,為福建汀洲人(今之福建寧化),因此人稱「伊汀州」,乾隆54年進士,授刑部主事,遷員外郎,曾任惠州知府,揚州太守等官。伊秉綬還曾兩次出任揚州知府。

由於他非常喜歡與文人墨客宴遊唱和,所以家中經常賓客盈門,往往是剛開罷一席,又接著一席,因此讓家中廚師深感應接不暇。為此,伊秉綬動腦筋想出了一個妙招。他先將麵粉和雞蛋摻水和勻,先擀成麵條,後卷曲成團,晾乾後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收藏起來,當客人來時只需取來已經炸乾的麵團,放入碗中,用熱開水一沖,再加入以-海參、蝦仁、玉蘭片…、鹽、油…等佐料,便成了一碗爽滑可口的麵條,用以招待零星來客,的確十分方便。此法一經傳出,人們紛紛效仿,並將這種由伊秉綬發明的速食麵稱為「伊麵」、「伊府麵」、「依附麵」、「御府麵」…等。伊府麵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中國內地所多地方大多依照這種方式發展出各地不同的風格,但基本的做法是一樣的。簡單的說:它是一種油炸的雞蛋麵,因民間廣泛的流傳與改良,已傳至世界各地。因此有人撰文稱讚伊府麵是世界最早的速食麵,是現代泡麵、方便麵、速煮麵的「老祖宗」。其實伊府麵的做法早載於明代的<宋氏養生部>,當時稱「索麵」:「用麵調鹽水為小劑,臥之以油,纏之於架而漸移,架孔垂長細縷。先用水煮去鹽,復以前製齏湯調瀹之,暴燥,漸用。」簡單的說,就是用麵粉加鹽水調揉均勻,再揪成小塊抹油,將麵糰放在有孔的壓麵機(河撈機,有點像米苔目機),使麵漏下而成長條,經水煮除鹹味與調味,最後將麵條取出曬乾收存慢慢取用。」這些記載正是「速食麵」的特點。由此可見,中國的速食麵的發展至少也有將近3、400年的歷史了,只是當時沒有現代機械的幫助,更沒有專利權的概念,不然也該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了

回答 (4)

2008-06-06 7:30 pm
✔ 最佳答案
他本身是中國人
只是後來移居到日本而已
2008-06-12 6:50 am
你都色講"中國的速食麵的發展至少也有將近3、400年的歷史了",
咁米即係中國人...
2008-06-06 8:21 pm
現代的速食麵是在1958年為臺灣臺南市人安藤百福(安藤百福、原名吳百福)發明,安藤百福並在發明速食麵後,創立日清食品公司,經營雞湯拉麵,最初的售價為35日圓,但類似產品隨即出現,導致產生削價競爭。2000年日本的一個民意調查顯示,速食麵是日本上個世紀最重要的發明,卡拉OK次之。2002年全球共消費速食麵550億袋。



日清公司在發明速食麵後,便積極向國外發展。1963年先與韓國三養食品合作,1968年再與台灣的國際食品公司合作推出雞湯口味的生力麵。最初的生力麵因為沿用日本配方,在台灣銷路並不好。在調整過調味與麵條的口感之後,成為台灣的暢銷產品,顧客多半買回家當宵夜食用,或者是加蛋煮食。曾有一段時期,「生力麵」幾乎成為這類產品的代名詞。然而由於經營不善,生力麵最後黯然退出市場。截至2005年,過去的國際食品公司僅剩一家生力麵包店在高雄市新興區繼續營業,但早已退出速食麵市場。



雖然速食麵在亞洲頗受好評,1960年代末期在美國卻無法順利打開市場。因為一般美國人沒有燒開水的習慣,而且家中的餐具也以餐盤為主。為了讓不習慣用碗的民族消費速食麵,日清公司發明以發泡聚苯乙烯為容器的杯麵,於1971年在日本上市,售價為100日圓(0.25美元),為當時袋裝速食麵售價的三倍以上。



杯麵試賣期間在球場與賽馬場等地點銷售,因價格過高而不受歡迎,最後只能在某些必須夜間值勤的單位例如消防隊與日本自衛隊販賣。為求打開市場,安藤百福在東京鬧區與三越百貨公司合作促銷,創下四個鐘頭賣出兩萬份的紀錄,才奠定日本人接受杯麵的基礎。由於杯麵走高價路線,所以配料包括冷凍乾燥法製成的乾燥蝦,同時也改以叉子作為餐具。東京街頭促銷讓杯麵在關東得以立足。1972年二月日本發生赤軍連挾持人質與警察對抗的淺間山莊事件。由於警察吃杯麵裹腹的鏡頭上了電視現場轉播,杯麵因此一炮而紅。



早在速食麵發明以前,中國已有類似的麵食稱為「伊麵」或「伊府麵」。相傳清朝有個地方官在家宴客,廚師誤將煮熟的雞蛋麵放入沸油鍋,只好撈起後佐以高湯上桌。由於賓客吃過後讚不絕口,這道菜就流傳了下來。不過根據香港2004年所做的調查,乾燒伊麵由於過份油膩又缺乏纖維素,是香港市面上最不健康的食品。速食麵其實也差不多。現代的速食麵是在
2008-06-06 8:10 pm
在古代東西方就有將煮熟的麵條油炸後佐以湯汁做為料理,但近代真正成為速食產品的速食麵,是由1958年日籍台灣安藤百福(原名吳百福)於大阪池田市發明的。安藤百福並在發明速食麵後,創立日清食品公司,販售「雞湯拉麵」口味,最初的售價為35日圓,但仿製產品隨即出現,導致產生削價競爭。
早在速食麵發明以前,中國已有類似的麵食稱為「伊麵」或「伊府麵」(即台灣所稱之「意麵」)。相傳清朝有個地方官在家宴客,廚師誤將煮熟的雞蛋麵放入沸油鍋,只好撈起後佐以高湯上桌。由於賓客吃過後讚不絕口,這道菜就流傳了下來。
以商品化計算, 以安藤百福 (日籍台灣人,生於台灣嘉義,原名吳百福,改良麵條,製成現代化的速食麵,並創辦日清食品公司,有「速食麵之父」之稱) 為第一人, 但實際是改良者。
我們還有不少民間小食, 可惜因為賣相欠佳, 不夠 SEXY, 始終停留手作仔階段, 尚未如老麥般行銷全球... 

2008-06-06 15:00:56 補充:
不止速食麵, 足球, 馬球, 高爾夫球都是中國人"第一個" 發明的, 但沒有發展下去... 如何揉合家傳秘方/ 企業管理/ 保護知識產權, 是國人21世紀現代化重大課題...


收錄日期: 2021-04-11 16:37: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606000051KK0073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