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習中的樂感問題,是困擾學生學習的大問題。

2008-06-06 5:09 pm
音樂學習中的樂感問題,是困擾學生學習的大問題。如果不能順利解決,演奏出的音樂老是味同嚼蠟、平淡無奇,學生學習積極性當然會受到很大打擊,並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而我們如何來提高學生的樂感呢,這裡,每個音樂老師都有自己的不同方法,有讓學生聽名家演繹的CD、磁帶的,有多聽老師的示範的,或讓學生充分的展開想像的,有去體會自然界的美好的。但都可以總結為被動的感受。但往往這些沒有樂感的學生,並不是體會不到美,而是表達不出來,有人說過:「最大的痛苦,不是沒有靈感,而是有靈感卻表達不出來的人」,我覺得完全有必要從理論上讓學生理解樂感的含義。
  什麼是樂感,許多學生根本說不清楚(老師沒講?),其實沒那麼神秘,就是在對音樂的體驗中表現出來的強弱處理。當然我的老師也從來沒有這樣講過,這也是我自個琢磨出來的。
  我把樂感分成三種不同層次的領會,初級處理的樂感,我認為是存在在節拍中的,許多人都知道,但就算是音樂老師或學生也不一定深究過,當然2/4拍是「強、弱」;3/4拍是「強、弱、弱」;4/4拍是「強、弱、次強、弱」,教學中完全可以讓學生這樣嚴格按照這種處理演唱一遍,會發現,其實好聽很多了,就是有點呆板而已,當然真正演唱音樂是不能這樣的,所以這才叫初級處理呢。當然記住一定要提醒學生,注意一些影響節拍強弱的節奏問題,如「附點」,就是對它前面的音有強化作用,對後面的音有弱化作用;還有切分音對前後兩個音的弱化,和對中間這個長點的音的強化作用。
  而中級樂感處理呢,我認為則是旋律線發展的方向問題,相比較初級處理以小節為單位,它是以樂句為單位來處理的。就是說,在一次換氣到下一次換氣中,旋律線是向上發展,則是變強,向下發展則是變弱,有向上、向下的不同變化則做相應處理。這才是樂感的關鍵,大多數情況都不會超出這個處理框架,因為這是符合我們的審美的基本感受。有人會問了,這樣看來,如果一個樂句從節拍看來是由強到弱,但從旋律線看來則是由低到高,這種矛盾如何處理呢,其實很簡單,所以才分為初級、中級呢,就是說,當初級、中級不矛盾,當然就不說了,如果矛盾,則聽中級的意見,不要理睬初級的要求。明白了吧,樂感的表達就是這麼簡單。趕快拿首歌來唱唱試一下是不是這樣。
  有人會說了,等等,那高級還沒說呢,其實高級就是說,看清楚作者的提示。作者為了表達自己的寫作意圖,常常有許多提示,不論是樂曲開始,還是每一段的開頭,或速度變化時,變調時等等,都常常有許多提示,要注意許多強弱符號,漸強、漸弱變化符號等,這些就是高級處理,一般不能隨意更改,不然,就和作者原意背道而馳了。而且你會發現,高級處理常常和中級處理矛盾,如本來旋律線是向上,標記卻讓你漸弱。這其實就是作者擔心你會按照你自己的慣常方式去理解處理,而專門標出來的表達他特殊需要的特殊地方。
  怎麼樣,樂感的表達不難吧?希望你能活學活用,你會發現更多的規律。不妨說出來大家一起分享。

回答 (1)

2008-06-09 5:58 am
✔ 最佳答案
I think students should listen to live performances in addition to recordings...
Going to live performances allows students to see how professional musicians display their showmanship...
Of course, it takes time to build one's musicianship. Most people improve their musicianship through live experiences.
In short, I would suggest every young student to go to live performances.
參考: I am a piano teacher getting a Master of Music degree.


收錄日期: 2021-04-11 18:48:1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606000051KK0050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