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唐朝滅亡的原因有四大因素: 宦官專權 農民起義 藩鎮割據 朋黨之爭
宦官專權
本來唐初有宦官不登三品的規定,但是唐玄宗後期漸趨荒淫腐朽,此制被打破,宦官逐步參政。宦官高力士已是官高位顯,之後的李輔國因擁立有功,參與機要,統領禁軍,任免宰相,權傾朝野。再後來,宦官的權力愈來愈大,甚至國策的制定、朝臣、節度使的任免,皇帝的廢立,幾乎都由他們把持。唐後期共有八個皇帝由宦官擁立,兩個皇帝(憲宗和敬宗)被宦官害死。唐朝的宦官專權為中國歷史上之最,遠甚於東漢與明。
宦官專權加重百姓負擔,壓制開明士大夫參與政事,造成嚴重政治腐敗。宦官與皇帝、朝臣持續不斷的鬥爭削弱了唐中央統治階級的力量。宦官對軍權的把持大大削弱了唐中央的軍事力量。
朋黨之爭
朋黨之爭是唐朝後期中央政權中出現的延續四十多年的統治階級內部的派系傾軋。朋黨的劃分,與人的思想、地位、學識、性格有關,更重要的是與人所生活的社會環境有關。朋黨中的成員之間多是親屬、師生、朋友的關系。這樣造成後果就是,各個朋黨在相爭之時,不會考慮對方在所討論的事情、所提出的觀點或解決的方法是否正確。而是一味的否定對方,肯定己方,不辨是非,不講原則。唐代最著名的朋黨之爭就是“牛李黨爭”,是代表士族利益的李德裕和以進士門第出身的牛僧孺為代表的兩大統治集團的相互鬥爭。“李黨”主張“朝廷顯貴須是公卿子弟”,其理由是自幼漂染,“不教而自成”。“牛黨”多由進士登第,則反對公卿子弟壟斷仕途。當時朝廷宦官擅權,兩黨爭相攀附權閹,以為援助,兩黨交替執政,相互攻伐,使腐敗的朝廷更加混亂。
這場黨爭持續了半個世紀之久,使本已不和諧的政治局面,更平添了幾分混亂。曠日持久的朋黨之爭,朝野震驚,破壞了正常的議政、施政程序,擾亂了皇帝大政方針的制定。加之,各黨為了自己的利益,內連閹宦,外結藩鎮,使三股勢力都深入在唐朝的政治生活中,大臣們只知互相傾軋,置國家的前途於不顧。
農民起義
唐朝後期正值土地制度發生劇變的階段,土地兼並空前嚴重,大土地所有制惡性發展,貧富不均成為階級矛盾趨向極度尖銳化的總根源。
由於連年戰爭,唐朝不斷向百姓增加賦稅、徭役,掌權的宦官更加有恃無恐地欺壓百姓,強占土地,勒索錢財,引起人民的極大不滿,反抗鬥爭此起彼伏。到懿宗、僖宗時期,連年的天災,使得糧食產量銳減,人民苦不堪言,而朝廷仍然不斷的加派賦役,於是,相繼爆發了裘甫起義、龐勛起義以及規模浩大的王仙芝、黃巢起義。
以黃巢為代表的唐末農民起義,歷時數十年,勢力發展到五十萬人,波及大半個中國,瓦解了唐朝在地方的統治,並攻占唐朝首都,建立了政權,使唐朝統治者的政治號召力大大削弱,同時擊潰了唐朝中央的武裝力量,斷絕了唐朝中央的財賦來源,使唐王朝分崩離析,名存實亡。
藩鎮割據
安史之亂後,唐朝廷為安撫叛將,獎賞平叛功臣,增設了大批節度使,如有“河北三鎮”之稱的盧龍節度使李懷仙、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成德節度使李寶臣。以後在山東、河南、江淮甚至關中長安附近等地都設有節度使,“大者連州十數,小者猶兼三四”,形成藩鎮林立的局面。這些節度使是名義上是唐朝藩鎮,實際上擁兵自重,政治上有自主權,自行任免官吏,節度使職位傳子或部將; 經濟上有財權,不向中央交賦稅;軍事上有兵權,擁有強悍武裝,軍隊不聽中央調動;“雖為藩臣,實非王臣也”。
藩鎮割據局面自安史之亂持續一百多年,一直至唐朝滅亡,是藩鎮之間,藩鎮與中央之間,長年戰亂嚴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統治力量,阻礙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生產遭受嚴重破壞,給人民帶來無窮的災難。
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又新興起一批節度使,於是新舊割據勢力趁唐朝中央被農民起義打垮之機,紛起擴張勢力,相互間展開了劇烈的兼並戰爭,最後,唐朝終於被藩鎮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