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身體構造??

2008-06-05 5:35 am
牛的身體構造係点??請詳細解釋(貴人對牛不太有認識.....最好樣樣講下...)

請付中英文對照......

回答 (1)

2008-06-05 7:20 pm
✔ 最佳答案
牛科動物概述
牛科動物的共同特點是體質強壯;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門牙和犬齒都已經退化,但還保留著下門牙,而且下犬齒也門齒化了,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瑯質有褶皺,齒冠磨蝕後表面形成複雜的齒紋,適於吃草;為了貯存草料、躲避敵害,它們的胃在進化中形成了4個室:即瘤胃、蜂巢胃、瓣胃和腺胃,還具有“反芻”的習性,使食物能夠得到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它們的角與鹿類有極其明顯的區別。通常情況下,1歲以後的雄獸和雌獸的頭骨上都長有一對粗大的角,角的形狀在各種之間有所不同,但都是額骨的突起衍生出來形成的對稱骨枝。外邊包著一層角質套,角質套可以脫下,角內部是空心的,所以又叫“洞角”,牛科動物也因之被稱做“洞角”動物。角不分叉,外面還有一層堅硬的角套,角套為空心,套在骨質的角心上,並且隨著角心的生長而擴大,所以也把它們叫做“洞角類”。與鹿類具有的實角不同,牛科動物的角上沒有神經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後,不能再生長。除了北美洲的叉角羚羊的角是分叉的,而且每年換角套外,一般牛類的洞角長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長,而且不更換角套。

在牛科動物中,一般將牛屬、水牛屬、倭水牛屬、非洲野牛屬和野牛屬的動物通稱為牛類,共有大約16種。牛類是哺乳動物中最後出現的一個類群,很可能起源於原始的羚羊類,隨著進化過程,體形演變為高大而健壯,四肢粗壯,達到頂點的便是非洲野牛屬和野牛屬。牛類的共同特點是雄獸和雌獸頭上都有表面光滑的角,並且緊靠著枕骨的兩側長出,角的基部遠遠地分開,吻邊沒有毛,尾巴較長,末端有簇毛串,眼睛前面和趾間沒有臭腺,雌獸有4個乳頭等。

牛屬中共有8種,其中包括家牛和它的祖先原牛和瘤牛。現在世界上大約飼養著11億隻家牛,大約500個品種,依照其用途分為乳用種、肉用種、肉乳兼用種和肉用與勞役兼用種等。一般認為歐洲系的家牛是在大約7000年以前由生活於歐洲及非洲北部的原牛經過人工飼養、培育而成的,原牛體形雄偉,頸部有小的肉垂,頭頂有飾毛,從前的數量很多,後來隨著森林被大量採伐而逐漸減少,並於1627年絕滅。亞洲系的家牛的祖先可能是生活於印度的瘤牛,這兩個家牛系是否同種尚不清楚,但家牛都是它們的後代,以及它們的雜交品種,共同特點是角的橫斷面都呈圓形,背部低平,有13對肋骨等。
作為生物學角度,牛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即牛一共有4個胃室。
牛的胃由4個胃室組成,即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飼料按順序流經這4個胃室,其中一部分在進入瓣胃前返回到口腔內再咀嚼。這4個胃室並非連成一條直線,而是相互交錯存在。

(一)瘤胃 成年母牛的瘤胃容積可達151升,能存136千克內容物。瘤胃的功能有:
1.暫時貯存飼料 牛採食時把大量飼料貯存在瘤胃內,休息時將大的飼料顆粒反芻入口腔內,慢慢嚼碎,嚼碎後的飼料迅速通過瘤胃,為再吃飼料提供空間。
2.微生物發酵 飼料不斷進入和流出瘤胃,唾液也很穩定地進入瘤胃,調控酸鹼度。微生物(細菌、真菌和原蟲根據飼料類型進行不同的發酵,發酵終產物被牛經瘤胃壁吸收利用。瘤胃微生物可以消化粗纖維,分解糖、澱粉和蛋白質;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質,合成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為了保持瘤胃的正常功能和合成B族維生素及蛋白質,瘤胄細菌和原蟲需要不斷從日糧中獲得營養物質。
(二)網胃 網胃位於瘤胃前部,實際上這兩個胃並不完全分開,因此飼料顆粒可以自由地在兩者之間移動。網胃內皮有蜂窩狀組織,故網胃俗稱蜂窩胃。網胃的主要功能如同篩子,隨著飼料吃進去的重物,如釘子和鐵絲,都存在其中,因此,美國的牛仔都稱網胃為“硬胃”。
(三)瓣胃 瓣胃是第三個胃,其內表面排列有組織狀的皺褶。對瓣胃的作用還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飼料內的水分和擠壓磨碎飼料。
(四)皺胃 牛的皺胃也稱為真胃。其功能與單胃動物的胃相同,分泌消化液,使食糜變濕。真胃的消化液內含有酶,能消化部分蛋白質,基本上不消化脂肪、纖維素或澱粉。飼料離開真胃時呈水狀,然後到達小腸,進一步消化。未消化的物質經大腸排出體外。


收錄日期: 2021-04-23 23:07: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604000051KK0269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