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評論..秦始皇

2008-06-02 1:22 am
我想要有關評論 =秦始皇是千古罪人還是千古一帝= 的資料
約600字。thx~!

回答 (2)

2008-06-02 2:56 am
✔ 最佳答案
[編輯] 正面評價
秦始皇首創驛站制度,並修驛道,為龐大帝國的政令通達以及由此而來的郡縣制皇權國家奠定了技術基礎。「修驛道,設郡縣」,這是中國能夠採用郡縣制這種先進制度,而非類似西方的分封制的一個必要條件[來源請求]。同時期的羅馬不能有效控制佔領區[來源請求],只能設權利極大的總督(總督總攬一地的軍政大權,都是貴族,基層組織都依靠當地的原有組織),仍舊類似於分封制,這是羅馬帝國後來分裂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郡縣制是一種平民制度,其軍政首腦都由皇帝任命,依政績軍功可上可下,可平職調動,這就導致了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的出現。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都可以來自平民,郡縣官僚制有效的保證了平民(布衣)參政議政的權利(如李斯,蒙敖等都是布衣,依軍功政績才出將入相),相比分封制這種貴族政治,無疑是一大歷史進步。有人認為[來源請求],現代國家的文官制度和軍隊制度就是起源於此。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重視以法治國,秦始皇繼承了這個傳統,並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韓非,曾自嘆「若與其同游,則無恨矣」。戰爭時期,秦始皇對將領賞功罰罪,皆依法。統一中國後,秦始皇以秦國原有的法律令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制定和頒行全國統一的法律。秦始皇雖專制,認為「朕即天下」,但有秦一代,仍是依法治國。陳勝吳廣起義,其理由也是「秦法嚴苛」,其罪當死、不得不反,乃是「法逼民反」,而並非如後世「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那般因嚴重腐敗而造成的「官逼民反」。有人認為[來源請求],後世儒家倡導依靠教化而施行人治,治國不依法而依人情禮制,甚至由君主一言而決,致使至今人治之風、馬屁之風猶在。
在經濟上,秦始皇重視農業,重視土地的政策。他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下令佔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只要向政府申報土地數額,交納賦稅,其土地所有權就得到政府的承認和保護。秦始皇還大力發展了全國的水陸交通,修建由咸陽通向燕齊和吳楚地區的馳道,以及由咸陽經雲陽(今陝西淳化西北)直達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的直道,並在西南地區修築「五尺道」,開鑿溝通湘江和漓江的靈渠。此外,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和統一幣值,也為後世的經濟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創始人和前領導人毛澤東對秦始皇的評價也是甚高,他不僅有「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的詩句,還說過:「孔夫子是有些好處……但秦始皇比孔子還要偉大的多。孔夫子是講空話的。秦始皇是第一個把中國統一起來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統一了中國,而且統一了中國的文字、中國各種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後來一直沿用下來。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超過他的,可是被一些人罵了幾千年。……中國曆來分兩派,一派講秦始皇好,一派講秦始皇壞。我贊成秦始皇,不贊成孔夫子。因為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統一文字,修築寬廣的道路,不搞國中之國,而用集權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幾年一換,不用世襲制度。」在某些場合,毛澤東甚至說他自己就是「馬克思加秦始皇」。當然,毛澤東對於秦始皇也不是完全肯定,他也說過:「秦始皇作為一個歷史人物,要一分為二。秦始皇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進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統一六國後,喪失了進取方面,志得意滿,耽於佚樂,求神仙,修宮室,殘酷地壓迫人民,到處游走,消磨歲月,無聊得很。……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反對暴秦,就包括反對秦始皇,這也是完全正義的。」

[編輯] 負面評價
秦始皇的專制獨裁、橫征暴斂、嚴刑峻法、生活奢侈,不僅使秦朝在統一中國後只歷15年即告覆亡,而且也開啟了中國兩千餘年的君主極權統治。
秦始皇推行的是「以法治國」的法家學說,而從漢武帝以後的中國歷代統治者,都推行以仁愛、中庸為核心的儒家學說。而且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極端措施,得罪了天下士人(即知識分子階層)。因此,秦始皇常作為負面典型出現在各種散文、史籍中。
秦始皇的建築工程,包括萬里長城、秦馳道、靈渠、阿房宮及秦始皇陵等,規模均極為龐大,動輒勞動舉國人口興修,不少文獻均斥責在工程進行時造成不少人命死傷[13]。但另一方面,這些工程也使各地的交通進一步發展,有助日後交通、經貿、國家安全以及各民族之融合。故此,這些工程是功大還是過大,一直是史學家的爭論點。對於長城,有人指出當時所修築的長城,並非今所見之長城(今長城主為明朝時所修建),秦長城主要目的是標名與匈奴的防衛基準界線,《史記匈奴列傳》</ref>,始皇仍遣蒙恬發兵十萬攻擊匈奴,後人對此的評價是:「興兵遠攻,貪外虛內,務欲廣地,不慮其害」[14]。蒙恬死後沒多久,匈奴便輕鬆跨過秦長城,不但收復了原來的失地,並且佔領了燕、代等郡[15]。可見,長城本身在後世抗擊游牧民族的戰爭中是否有意義還屬爭議話題,但至少在秦始皇時代的作用除了虛耗國力以外,作用微乎其微。
HY
2008-06-02 2:46 am
秦始皇帝
文出維基大典
(渡自秦始皇)
往: 嚮, 尋
秦始皇帝

秦始皇
名諱 嬴政
生卒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至秦始皇三十七年
在位 秦王政元年至秦始皇三十七年
政權 秦
陵墓 麗山
先君 父秦莊襄王
嗣君 子秦二世皇帝
秦始皇帝諱政,莊襄王子也,母趙姬,昭襄王四十八年生。傳為呂不韋子,蓋太史公書載趙姬本不韋妾,送莊襄王時已有孕。

莊襄王三年,王薨,政襲號為秦王,時年十三。王少,相國呂不韋代理國政。不韋與太后淫亂,見王漸長,恐遭禍,故以嫪毐假宦者獻太后,生二子。嫪毐以王父自居,封長信侯,領山陽、太原等,自收黨羽,經營雍,埶日彊。

九年,王冠於蔪年宮,嫪毐畔,攻蔪年宮。王早陳精兵三千,遂敗嫪毐。嫪毐攻咸陽宮,亦北,自亡走,為王所獲,車裂而死,曝屍示萬里。太后禁於雍之萯陽宮。呂不韋遠放巴蜀。

十七年,使內史騰將十萬軍度河攻韓,陷新鄭,虜韓王安,置潁川郡,韓亡。

十九年,王翦拔趙,放趙幽繆王河南房陵,子自立為代王。翌年,燕太子丹以趙既沒,燕見危,遣荊軻入秦刺王,不果。

廿二年,使翦子賁攻魏,引河水灌大梁,城壞,魏王假降,魏亡。

廿三年,王翦將兵六十萬大破楚,追至蔪南,殺項燕。廿四年復擊楚,虜楚王負芻。楚王弟昌平君立於蘭陵,蒙武攻之,昌平君中流箭死,楚亡。

廿五年,使王賁伐燕,陷薊,追燕王喜至遼東,虜之,燕亡。轉而攻代,虜代王嘉,趙祀亦終。

廿六年,使賁南下攻齊,虜齊王建,齊亡,一統天下。王以為功高三皇,德高五帝,乃上尊號為皇帝,自號始皇帝。廢諡法,傳之稱二世、三世,乃至萬世。

始皇帝廢封建、行郡縣、收兵器、夷險阻、築道路。詔廢六國文字,專用秦小篆,使書同文,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下開中國一統之局。

卅三年,蒙恬北擊匈奴七百里,收河南,屯上郡。連秦燕趙長城,東竟海。南收百越,置四郡。

始皇帝嘗遣徐福並童男童女三千東入海求仙,不歸。

卅七年,東巡至沙丘崩。胡亥等矯詔自立為太子,襲號為皇帝,賜死扶蘇及兄弟等。葬麗山。


家屬 [纂]長子 扶蘇
廿六子 秦二世皇帝 胡亥
餘不詳

據 [纂]史記·秦始皇本紀
取自&quot;http://zh-classical.wikipedia.org/wiki/%E7%A7%A6%E5%A7%8B%E7%9A%87%E5%B8%9D&quot;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39: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601000051KK0212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