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回憶 」一詞的起源?

2008-05-31 8:12 pm
什麼是集體回憶 ?
「集體回憶 」一詞的起源?


請詳述你的答案
多謝大家賜教!

回答 (1)

2008-06-11 6:19 am
✔ 最佳答案
集體回憶,或集體記憶,是一種概念,最初由霍布瓦克(Maurice Halbwachs)提出,以跟個人記憶區分開。
集體回憶是在一個群體裏或現代社會中人們所共享、傳承、以及一起建構的;這個討論由阿斯曼(Jan Assmann)延續,他寫下了《Das kulturelle Gedchtnis》(文化記憶),較近期的學者如Paul Connerton,把這個概念再伸延,認為人類的身體就是記憶的保留和繁衍這種集體過程所進行的地方,而皮埃爾諾哈(Pierre Nora)研究地方與空間(lieux de memoire - 記憶的場所)在集體回憶中的角色有很大的貢獻
集體回憶係由英文 "collective memory" 翻譯過嚟,响1990年代後期嘅香港開始應用,到2000年代中期差唔多日日響香港嘅傳媒都聽倒,係指對一班人對情、景、事共同擁有嘅回憶。亦即係指社會上對某一樣嘢嘅感受,參與某件事嘅經歷,圍繞某地方發生嘅故事嘅描述,已產生超越個人嘅記憶;而哩啲感受會幾個人化,而哩啲事多數都係大嘢,同埋啲地方通常係有好耐歷史,或者好舊嘅公眾地方;而哩啲描述係由傳媒報導。
從柏林的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館,中國的各種抗戰紀念館及解放紀念建築,到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越南退伍軍人紀念碑,一個國家或民族的集體回憶可以部份地由他們所選擇興建的紀念建築來代表,他們選擇用記念建築來紀念些甚麼,或者更值得注意地,不紀念些甚麼,會是他們的集體回憶的一個指標。集體回憶亦由「再現形式」(representational forms - 即文字、圖片、影像等)的不斷製作而得以持續。在這個媒體時代,特別是由於過去十年數碼化的不斷發展,出現大量的「二手記憶」(second hand memories),某些故事和影像被重新製作甚或重新建構,但也受到新影像或其他「再現形式」的挑戰和質疑。
在香港,集體回憶是指對超過一個人以上感情、場景、音樂、圖片及事件的共同擁有的回憶。集體回憶可能是一家人對往事(例如己故的家庭成員)的回憶。但是,社會性的集體回憶,是新聞傳媒報導的、社會上眾人的感受,參與某事件的經歷,某地曾經發生的故事,非個人之記憶;而原素是感性的和個人化的。口述歷史的資料來源就是集體回憶(想當年)。
集體回憶在1990年代後期在香港開始廣泛應用。自2006年11月香港政府清拆被認為有集體回憶的愛丁堡廣場碼頭(舊中環天星碼頭),香港人對集體回憶的關注度更大幅增加。2007年1月,香港政府更提出將集體回憶作為是否清拆香港歷史建築列入參考因素之一。
以下是很多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地點
愛丁堡廣場碼頭
皇后碼頭
天星碼頭
事件
三年零八個月
六七暴動
七一遊行
八九民運
天星碼頭事件
人物
羅文
黃霑
沈殿霞
歷屆香港總督
曾灶財
伍晃榮
公共交通工具
啟德機場
中華巴士
人力車

收錄日期: 2021-04-18 00:05: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31000051KK0095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